xilinx zynq7010原理图+PCB 使用Altium Desiger打开
2025-08-06 16:40:03 8.76MB fpga zynq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绘制分数阶三维和四维混沌系统的吸引子相图及其复杂度和分岔图谱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数阶Lorenz系统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预估校正法绘制吸引子相图,并强调了步长控制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Adomian分解法和预估校正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特别是在绘制分岔图时的表现。此外,还讨论了复杂度图谱的生成,包括双参数扫描和矩阵操作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李雅普诺夫指数谱的计算方法及其在确认混沌行为中的作用。 适合人群:对混沌系统、分数阶微分方程及MATLAB编程有一定了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并掌握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相图绘制方法;② 探讨不同方法(如Adomian分解法和预估校正法)在分岔图绘制中的优劣;③ 分析复杂度图谱和李雅普诺夫指数谱,以评估系统的混沌特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理论。同时,提醒读者注意一些常见的陷阱,如复杂度对数据长度的敏感性和配色选择的影响。
2025-08-06 14:31:31 995KB
1
范围指示器是在某数据框内显示另一数据框范围的一种方法。它可用于创建鹰眼图或定位器地图。有时地图(主要地图或主地图)中所显示区域的轮廓无法轻易识别。要为地图浏览者提供空间环境,可能需要创建一个定位器地图。定位器地图显示的区域(或范围)比主地图要大。这个较大的范围应该能够为地图浏览者所识别。良好的定位器地图中还会包含一个指示器,例如能够显示出主地图范围在此较大范围中所处位置的红色轮廓。例如,定位器地图可能显示州(主地图范围)在国家(定位器地图范围)中的位置。 ### ArcGIS教程:使用范围指示器增强鹰眼图或定位器地图 #### 一、范围指示器概述 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范围指示器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在一个数据框内显示另一个数据框的范围。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创建鹰眼图或定位器地图,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特定区域的地理位置。 #### 二、范围指示器的作用 1. **空间环境提供**:当主地图中显示的区域轮廓不易识别时,通过创建一个范围更大的定位器地图,并在其中使用范围指示器来显示主地图的位置,可以帮助地图浏览者更好地了解该区域在更大地理范围中的位置。 2. **视觉辅助**:良好的定位器地图通常包含一个易于辨识的指示器(如红色轮廓),用于突出显示主地图在其范围内的具体位置。 3. **示例**:比如,定位器地图可以用来展示某个州(主地图范围)在整个国家(定位器地图范围)中的位置。 #### 三、范围指示器的特点 1. **动态更新**:范围指示器会随着关联数据框(如主地图或定位器地图)范围的变化而自动更新。即使在地图被旋转或改变了投影后,范围指示器也会随之调整。 2. **自定义选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指示器的颜色、符号类型等,使其更加符合个人喜好或项目需求。 3. **多模式显示**: - 当选中“使用简单范围”时,范围指示器将显示所选数据框(主地图)的地理边界框。 - 如果数据框用于数据驱动页面,指示器则会根据当前索引要素的轮廓来显示。 - 如果数据框经过裁剪,则范围指示器仅显示裁剪后的部分。 - 如果数据框既不参与数据驱动页面也没有经过裁剪,则始终使用简单范围。 #### 四、范围指示器的设置步骤 1. **准备阶段**:确保地图中至少有两个数据框,其中一个的范围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数据框范围内。较大的数据框称为定位器地图,较小的数据框称为主地图。 2. **设置范围指示器**: 1. 在内容列表中右键点击定位器地图数据框,选择“属性”。 2. 在弹出的数据框属性对话框中,转到“范围指示器”选项卡。 3. 从“其他数据框”列表中选择主地图数据框,并可选择其他额外的数据框。 4. 单击右箭头按钮将选定的数据框添加到“显示以下数据框的范围指示器”列表中。 5. 单击确定以完成设置。 3. **查看效果**:此时,定位器地图中会出现一个默认为红色轮廓的范围指示器,显示主地图在其范围内的位置。 #### 五、自定义范围指示器 1. **更改符号**: 1. 在内容列表中右键点击定位器地图数据框,选择“属性”。 2. 转到“范围指示器”选项卡。 3. 从“显示以下数据框的范围指示器”列表中选择主地图数据框。 4. 单击“框架”按钮。 5.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根据需要调整颜色、线宽等属性。 6. 单击确定保存更改。 #### 六、注意事项 - 在使用不同坐标系的数据框创建范围指示器时,ArcMap会自动处理投影转换。 - 可以在一个数据框中显示多个不同数据框的位置。 - 为了便于管理和识别,建议给地图中的每个数据框起一个清晰、描述性的名称。 通过上述步骤和技巧,您可以有效地利用范围指示器来提高地图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您的GIS项目或研究。
2025-08-06 11:45:00 117KB ArcGIS
1
在现代科技应用中,异形热力图的绘制是数据可视化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在分析和展示动态或不规则分布的数据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鞋垫上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所采集的数据,绘制出足部压力的热力图。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轻便、可弯曲、高灵敏度等特点,适合于曲面或柔软表面的压力测量。在足部压力分析中,传感器阵列能够实时监测人体行走或站立时脚底的压力分布,这对于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穿戴设备设计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我们需要明确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采集到的数据是离散的,这些数据点将作为热力图中的“热点”。绘制热力图之前,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筛选、插值和归一化等步骤。插值是为了在原始离散点之间生成连续的热力分布图,归一化则是为了使不同数据之间的比较变得有意义。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所使用的绘图工具或软件。在本例中,提供的压缩包文件包含了名为"code.py"的Python代码文件,这表明绘制热力图的过程是通过编写Python脚本来完成的。Python作为一门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它在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的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利用Python中的matplotlib库、numpy库等,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制各种类型的图表。 在绘制热力图的具体操作中,首先需要加载包含传感器数据的文件,然后将这些数据点映射到鞋垫的二维坐标上。在Python脚本中,我们可以使用二维数组来表示鞋垫的平面,然后根据传感器数据更新相应位置的值。完成这一步后,我们便可以利用插值方法来填充整个鞋垫平面的压力分布情况,最后通过热力图的可视化方法,将压力值转换为颜色的变化,从而得到直观的足部压力分布图。 由于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还包含了"test.jpg"和"output.png"两个文件,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两个文件分别对应于绘制热力图的前测试图和最终结果图。"test.jpg"可能是一个初步的测试结果,用于校验数据和绘图过程的正确性;"output.png"则是根据完整的代码运行后得到的最终热力图,它展示了足部压力的详细分布情况,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分析或报告展示。 在标签方面,"柔性压力传感器"和"不规则热力图"为我们指明了热力图绘制的主题和特点。柔性压力传感器说明了数据采集的工具和方式,而"不规则热力图"则强调了本研究中热力图的特点,即它不是基于规则网格的数据分布,而是需要根据实际的传感器阵列布局来绘制。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采集的离散点数据,绘制足部压力热力图的整个流程。通过Python脚本和相关库的应用,实现了数据的有效处理和直观展示,这对于相关的研究和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05 20:36:01 68KB
1
数据结构的第七章主要探讨了查找算法的多种实现方式和各自的特性,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本章内容丰富,从最基本的顺序查找,到高效的折半查找和分块查找,再到复杂的树形查找,包括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红黑树等,以及B树、B+树和散列表的介绍。 顺序查找是最简单的查找算法,它的原理是按照数据存储的顺序逐个访问数据,直到找到所需元素为止。尽管这种方法容易实现且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但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仅适合数据量较小的场合。 折半查找(又称为二分查找)是针对有序数组的高效查找方法,它通过比较数组中间的元素与目标值来决定下一步搜索的区间。由于每次查找都将搜索区间缩小一半,因此折半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不过,折半查找依赖于数据的有序性,并且要求数据结构支持随机访问。 分块查找则是将数据分为若干块,块内数据不要求有序,但块与块之间必须有序。查找过程首先确定目标值所在的块,然后再在块内进行顺序查找。分块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介于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之间,为O(√n)。 树形查找是一种利用树结构进行快速查找的方法。二叉排序树(BST)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左子树只包含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右子树只包含大于当前节点的值。这种结构使查找效率较高,但其性能取决于树的形状,最坏情况下会退化为链表。 平衡二叉树(如AVL树)通过旋转操作保持树的平衡,使得树的高度接近log2n,从而保证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不超过O(log2n)。红黑树则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它通过维持若干性质确保最长的路径不会超过最短路径的两倍,同样能保证O(log2n)的时间复杂度。 B树是一种多路平衡搜索树,适合存储在磁盘等辅助存储器上,它能够减少磁盘I/O操作次数。B+树是B树的一种变体,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上,非叶子节点仅作为索引,这使得B+树特别适合范围查找。 散列表(哈希表)是通过哈希函数将关键字映射到表中的位置进行存储。理想情况下,散列表的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1),但实际使用中由于哈希冲突的存在,查找效率可能会下降。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开放定址法、链表法等。 数据结构中的查找算法多种多样,各自有其独特的应用背景和效率表现。选择合适的查找算法对于提升程序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掌握不同查找算法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从而在实际问题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5-08-05 18:21:08 3.64MB 数据结构
1
悉Photoshop的人都知道,PSD文件是Photoshop的默认文件格式,据我所知,在Photoshop CS2之前的版本好像有提供PSD源文件的预览功能,但是后来的版本里面就没有了,这对于经常使用Photoshop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本人深爱PS,也经常使用Photoshop这个东西,目前Photoshop最新版本是CS5版本,很好很强大。
2025-08-05 14:37:18 229KB ai格式和psd合适预览缩略图补丁
1
在现代电子设计领域中,开关电源作为一种高效、小巧且灵活的电源解决方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开关电源能够将一个电压转换为另一个不同的电压值,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本文档提供的资源是关于220V交流电转换为24V、12V以及5V直流电的开关电源设计资料,包括了详细的设计原理图、PCB布局图以及物料清单(BOM)。 我们来探讨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开关电源通过利用高频开关技术,快速地在导通和截止之间切换,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和调节。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输入滤波器、整流电路、开关元件、变压器、输出整流和滤波电路以及反馈控制电路。 在220V转24V/12V/5V的开关电源设计中,首先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冲直流电。接着,开关元件(如MOSFET或IGBT)开始工作,通过高速的开关动作使得变压器两侧的电压发生变换。变压器是开关电源中非常关键的组件,它不仅提供电气隔离,还能够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来设计不同比例的匝数比。在变压器的次级侧,脉冲电流经过整流和滤波处理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反馈控制电路根据输出电压的反馈值来调整开关元件的工作频率或占空比,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 在设计开关电源的过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效率、稳压精度、输出电流、电源的尺寸和重量以及散热问题等。为此,本文档中提供的原理图和PCB布局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原理图揭示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而PCB布局图则提供了电路板的设计细节,包括元件的布局和走线。这些信息对于制作实际的电路板、调试以及后期的维护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料清单(BOM)详细列出了构成电源的所有元器件,包括它们的型号、规格以及数量,是采购元件和组装电源的必要依据。 220V转24V/12V/5V开关电源的设计并不简单,它要求工程师不仅要精通电子电路的设计,还要能够考虑到电路的实际应用环境和条件。此外,电源设计还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电磁兼容性要求,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制作和使用开关电源时,还应特别注意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如何防止过载、过热、短路等问题,以及如何保护电路免受冲击电流的损害。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需要在电路设计阶段就考虑进去,比如增加保险丝、热敏电阻、稳压二极管等元件。 开关电源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本文档提供的220V转24V/12V/5V开关电源设计资料对于学习和掌握开关电源的设计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原理图和PCB布局图的学习,可以帮助电子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并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出高效、稳定且可靠的电源产品。
2025-08-04 14:43:01 18.95MB 开关电源
1
阐述了Pro/TOOLKIT程序开发及步骤,对基于Pro/TOOLKIT的Pro/ENGINEER二次开发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开发了工程图操作模块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块的功能,以机械三维零件为例,对该模块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25-08-03 17:14:40 517KB 二次开发 Pro/TOOLKIT
1
基于Pro/Toolkit的工程图快速出图研究,房玉强,董玉德,本文讨论了在保证工程图视图与零件实际尺寸比例为1:1时,通过定制工程图模板,通过Pro/Toolkit对CREO 2.0进行二次开发,使CREO 2.0能够快速生�
2025-08-03 17:12:52 615KB 首发论文
1
高压多级电磁线圈炮简易线路图(原创)
2025-08-03 16:59:38 152KB 电磁线圈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