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件涉及的是一个基于RTD2525BE芯片的转换器原理图,用于将HDMI和DP(DisplayPort)信号转换为eDP(Embedded DisplayPort)信号。RTD2525BE是一款集成电路,通常用在显示接口转换中,支持多种视频输入格式和输出格式。以下是关于这个转换器原理图的关键知识点: 1. **RTD2525BE**: 这是主要的转换芯片,由Realtek公司生产,设计用于连接不同的显示接口,如HDMI、DP和eDP。它处理视频信号的编码、解码和接口转换。 2. **HDMI和DP接口**: 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一种数字音频/视频接口,用于传输未压缩的音频和视频数据。DP接口则提供更高带宽,支持更高质量的显示设备。 3. **eDP接口**: eDP是一种专为嵌入式显示器设计的接口,常见于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提供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显示连接。 4.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子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设备的配置信息和识别数据。 5. **FLASH**: 闪存,用于存储固件或程序代码,可以被多次读取和擦写。 6. **GPIO (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 通用输入/输出,可以配置为输入或输出,用于控制和检测外部设备。 7. **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和其他设备,如EEPROM和GPIO控制器。 8.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用于设备间的串行通信。 9.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串行外设接口,一种同步串行通信接口,用于与各种外设进行高速通信。 10. **TMDS (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 用于HDMI和DP的信号传输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数字视频信号。 11. **DP Lane**: DP接口中的通道,每个Lane可以传输一组独立的差分信号,多Lane组合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12. **eDP Lane**: 类似于DP Lane,用于eDP接口的数据传输。 13. **VCC和GND**: 电源和接地,VCC代表正电压,GND代表地线,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14. **Audio Interface**: 音频接口,包括GND(接地)、SCL(时钟)、SDA(数据)、SOUT(输出)等,用于传输音频信号。 15. **Backlight Control**: 背光控制,用于调节显示器的亮度。 16.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冲宽度调制,常用于控制背光亮度,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调整输出平均电压。 17. **SARADC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8. **DDC (Display Data Channel)**: 显示数据通道,用于在HDMI和DP接口中传输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即显示器的配置信息。 19. **Resistors (R), Capacitors (C), Inductors (L)**: 电阻、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常见的被动元件,用于滤波、耦合、阻抗匹配等。 20. **晶振 (XTAL)**: 提供系统时钟的元件,对于数字电路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组件和接口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转换解决方案,使得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显示输出,实现灵活的显示连接。通过理解这些知识点,工程师可以对原理图进行解析,进行硬件设计、故障排查或系统升级。
2025-08-08 17:38:00 451KB
1
### PROFIBUS DP从站开发知识点详解 #### 1. PROFIBUS-DP协议概述 - **PROFIBUS-DP基本概念**: - PROFIBUS-DP是一种基于PROFIBUS标准的子集,专门针对快速数据传输场景设计。它主要用于连接主站和从站,实现高速的数据交换。 -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PROFIBUS-DP因其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而被广泛应用。 - **PROFIBUS-DP的功能**: - **周期性数据传输**:主站定期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 - **非周期性通信**:包括设备配置、诊断及报警等功能,这些功能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性。 - **通信结构**: - 主站-从站结构:一个PROFIBUS-DP网络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主站和多个从站组成。主站负责协调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从站则响应主站的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任务。 #### 2. PROFIBUS-DP协议结构 - **协议层级**: - **物理层**:定义了传输媒介的物理特性,如信号电平、数据传输速率等。PROFIBUS-DP通常采用RS-485接口进行通信。 -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访问总线的规则,包括帧格式、错误检测等。 - **应用层**:定义了特定应用的协议和服务。 - **PROFIBUS-DP的协议层次**: - 第一层(物理层):定义了传输媒介的物理特性。 -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定义了访问总线的规则。 - 用户接口:提供了高层应用与低层协议之间的交互接口。 #### 3. 报文格式与分析 - **PROFIBUS-DP报文**: - 报文是PROFIBUS-DP通信的基本单元,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以确保数据正确无误地传输。 - **报文详细剖析**: - **报文格式**:主要包括同步字段、地址字段、控制字段、数据字段、校验字段等。 - **周期性数据交换报文**:用于主站与从站之间的常规数据交换,具有固定的结构和频率。 - **非周期性报文**:如诊断信息、设备参数设置等,不固定时间发送。 #### 4. 状态机 - **初始化阶段**: - 在系统启动时,从站会进入初始化状态,等待接收主站的命令。 - 初始化阶段还包括重启和用户数据通信准备。 - **状态机概述**: - 从站的状态机定义了从站如何响应来自主站的不同命令。 - 状态机有助于理解从站的行为模式及其与主站的交互逻辑。 #### 5.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务 - **SAP55 (SET_SLAVE_ADD)**: - 用于设置从站的地址。 - 这一服务对于从站的初始化非常重要。 - **SAP61 (SET_PRM)**: - 用于设置从站的参数。 - 参数可以包括通信速率、数据格式等。 - **SAP60 (SLAVE_DIAG)**: - 提供从站的诊断信息。 - 有助于维护人员了解从站的工作状态。 - **SAP62 (CHK_CFG)**: - 用于检查从站的配置是否正确。 - 对于确保从站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 6. GSD 文件 - **GSD 文件范例**: - GSD (Generic Station Description) 文件是描述从站特性的标准文件。 - 它包含了从站的所有必要信息,如通信参数、服务功能等。 - **GSD 规范**: - GSD 文件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以便于不同厂商的产品能够相互兼容。 - 了解GSD文件的结构和内容对于开发PROFIBUS-DP从站至关重要。 #### 7. SPC3 (Slave Protocol Controller 3) - **SPC3介绍**: - SPC3是PROFIBUS-DP从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它实现了从站的通信协议栈,负责处理所有的通信任务。 - **SPC3的特点**: - 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 支持多种通信模式,包括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通信。 #### 8. PROFIBUS-DP 寄存器 - **CONTROL PARAMETERS (LATCHES/REGISTERS)**: - 控制参数寄存器用于存储和管理从站的关键配置和状态信息。 - 这些寄存器包括但不限于中断请求寄存器、中断屏蔽寄存器、中断确认寄存器等。 - **中断控制器寄存器**: - **中断请求寄存器 (IRR)**:用于记录已发生的中断事件。 - **中断屏蔽寄存器 (IMR)**:用于控制哪些中断可以被触发。 - **中断确认寄存器 (IAR)**:用于清除已处理的中断标志。 - **中断寄存器 (IR)**:用于存储当前激活的中断状态。 #### 9. 组织参数 - **ORGANIZATIONAL PARAMETERS**: - 这些参数用于定义从站的内部组织结构。 - 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缓冲区的大小、定时器设置等。 #### 小结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PROFIBUS-DP从站开发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包括协议结构、报文格式、状态机、服务访问点(SAP)、GSD文件、SPC3控制器以及各类寄存器等。这些内容不仅对于从站的开发非常重要,也是理解整个PROFIBUS-DP系统运作原理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开发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从站的工作机制,从而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使其更快地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中。
2025-08-05 10:05:24 3.35MB DP从站
1
因工作需要,从厂家要来的,给需要的人用
2025-08-01 22:51:55 702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模型预测控制(MPC)在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车速预测模型,如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用于预测未来的车速信息。接着讨论了动态规划(DP)算法与MPC的结合,实现了基于预测的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逆向迭代和正向求解的方法,能够在预测时域内找到局部最优解,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能量利用效率。此外,还提到了在线预测的魅力,即将预测模型与MPC结合,实现接近实时的最优能量管理。文中提供了大量伪代码示例,展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和技术细节。 适合人群:从事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师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的研究者,旨在通过MPC和DP的结合,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能量利用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了大量的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同时,作者分享了一些个人经验,如状态离散化策略、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等,进一步丰富了内容。
2025-07-26 14:29:48 1.47MB
1
根据提供的FPGA板载DP 1.4 TX与RX原理图的信息,我们可以深入解析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点。本文将从接口标准、FPGA在显示接口中的应用、DP 1.4标准特性、信号线功能以及电路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 1. DP (DisplayPort) 1.4标准 DisplayPort 1.4是一种高清视频标准,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之间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DP 1.4相比之前的版本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支持更多的特性,如高动态范围(HDR)、增强型音频回传通道(eARC)等。 ### 2. FPGA在显示接口中的应用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在处理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任务时非常灵活高效。在显示接口领域,FPGA主要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接口的协议转换、数据同步、信号再生等功能。具体到DP 1.4接口,FPGA可以实现DP信号的发送(TX)或接收(RX)。 ### 3. DP 1.4 TX与RX信号线详解 - **DP1_RX_HP**: High Performance (高性能)信号线,用于接收高速数据。 - **DP1_RX_SENSE_P_INV**/**DP1_RX_SENSE_N_INV**: 这两条信号线用于检测接收端的状态,通常与接收器的自动均衡功能相关联。 - **DP1_RX_SCL_CTL**/**DP1_RX_SDA_CTL**: 分别为时钟和数据控制信号线,用于控制辅助通道(AUX)的通信。 - **DP1_AUX_D_OUT**/**DP1_AUX_OE**/**DP1_AUX_R_IN**: 辅助通道的数据输出、使能和数据输入信号线,用于设备之间的低速通信,比如配置和状态信息的交换。 - **DP1_RX0P**/**DP1_RX0N**...**DP1_RX3P**/**DP1_RX3N**: 这些成对的差分信号线用于传输视频数据流,每个通道包含一对线路。 - **DP1_RX1P**/**DP1_RX1N**...**DP1_RX3P**/**DP1_RX3N**: 同上,用于多通道视频数据传输。 - **DP1_RX_SCL**/**DP1_RX_SDA**: I2C总线的时钟和数据线,用于辅助通信。 ### 4. 版本信息与元器件参数 - **版本信息**: ALTERA_FMC_DP_REV11 表示该设计是基于ALTERA FPGA,并且是第11版的FMC DP模块设计。 - **Retimer IC**: 在FPGA与DP连接中使用了Retimer IC来提高信号质量。Retimer IC的主要作用是再生和重新定时信号,以确保数据在长距离传输后仍保持完整性。 - **电源电压**: +1.8V、+3.3V、+1.2V_DP 等表示不同部分所需的电源电压。例如,+1.8V 通常用于核心供电,而 +3.3V 用于某些外部接口。 - **电容和电阻**: C700.1uF、R8249.9R 等标识了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值。这些元件对于滤波、稳压等非常重要。 ### 5. 其他电路细节 - **TXS0102**: 此IC是一种双向缓冲器,可用于信号隔离或电平转换。 - **SN65MLVD200A**: 这是一种低电压差动信号驱动器,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 **BSH103BK312**: 指的是肖特基二极管,用于保护电路免受反向电流的影响。 - **AZ1117H-1.8/1.2**: 这些是低压差稳压器(LDO),用于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 - **C874.7uF/C6310uF**: 大容量电容用于电源滤波,确保电源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PGA板载DP 1.4 TX与RX的设计不仅涉及到了高速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还包含了电源管理、信号调理等多方面的技术细节。这对于理解FPGA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角色及其与其他硬件组件的交互方式至关重要。
2025-07-23 16:00:31 148KB fpga开发
1
### dp-modeler手册知识点概述 #### 一、数据准备阶段 **1. Osgb格式模型** - **定义**: OSGb(OpenSceneGraph Binary)是一种用于存储三维模型的二进制格式,常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领域。 - **作用**: 作为三维模型的基础输入数据之一,用于后续的精修与重建过程。 - **注意事项**: 需确保该格式的模型坐标系与其他数据文件一致。 **2. .xml格式空三(空中三角测量)文件** - **定义**: 空三(空中三角测量)是指通过对多个视角的照片进行处理来恢复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形状的技术。 - **作用**: 提供了模型的几何信息和位置信息,是进行三维模型重构的重要依据。 - **注意事项**: 确保文件中的坐标系为平面坐标,并且转角顺序为OPK(方位角、俯仰角、滚动角)。 **3. 匀光匀色后的影像** - **定义**: 指的是对原始影像进行光照和色彩均匀化处理后的结果。 - **作用**: 有助于提高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和精度。 - **注意事项**: 处理后的影像应与模型和其他数据保持坐标系一致。 **数据准备示例**: 通常通过特定的软件如Smart 3D或PhotoMesh进行设置,确保所有数据的一致性。 --- #### 二、新建工程与数据预处理 **1. 新建工程** - **步骤**: 打开软件后,通过“文件—新建解决方案”创建新的工程。 - **设置**: 输入工程名称并指定保存路径。 - **目的**: 为接下来的数据导入和处理提供工作环境。 **2. 数据预处理** - **航空影像参数导入**: 将空三数据导入到软件中,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基础。 - **Osgb格式转换**: 对Osgb格式的模型进行转换处理。 - **Osgb至Osg**: 转换为OSG格式。 - **Osg至Ive**: 进一步转换为IVE格式。 - **目的**: 使模型格式符合软件的要求,便于后续编辑和处理。 --- #### 三、模型修饰流程 **1. 模型导入** - **步骤**: 将准备好的模型导入到网格编辑视图中。 - **目的**: 准备开始对模型进行精细调整。 **2. 画范围线** - **步骤**: 在矢量测图图层管理器中新建图层,绘制范围线。 - **目的**: 用于定义模型重建的范围。 **3. 批量重建** - **步骤**: 选择已绘制的范围线,执行批量重建命令。 - **目的**: 快速完成指定区域的模型重建。 **4. 重建平面** - **步骤**: 激活重建层,选择范围边界线进行重建预览,设定内收值和平均高程后生成新平面。 - **目的**: 改善平面部分的模型细节。 **5. 显示平面** - **步骤**: 在网格中找到重建后的平面并显示出来。 - **目的**: 检查重建平面的效果。 **6. 建模** - **勾勒顶部轮廓线**: 在模型管理器中新建图层,绘制多段线来定义屋顶轮廓。 - **挤出主体结构**: 使用倾斜影像创建柱体,挤出屋檐厚度以形成立体结构。 - **补面与复制面**: 创建新的面并进行复制,以便快速构建模型表面。 - **内偏移与挤出柱体结构**: 通过内偏移来调整模型的细节,挤出柱体来增强模型的立体感。 - **自动贴图**: 自动为模型应用纹理,提升其真实感。 --- #### 四、成果导出 **1. 成果数据组织** - **步骤**: 创建一个总的文件夹,用于存放最终的成果数据。 - **内容**: 包含DP精修的模型、DP重建地面平面以及修改后的场景。 **2. 导出精修模型** - **步骤**: 在模型管理器中选择需要导出的模型,并将其导出为OBJ格式。 - **注意事项**: 设置的偏移量需与osgb文件中的偏移量保持一致,随后将OBJ格式模型转换为OSGb格式。 **3. 导出DP重建地面平面** - **步骤**: 导出模型分级为IVE格式,修改报告文件中的偏移量,再将IVE格式转换为OSGb格式。 **4. 修改后的模型转换** - **步骤**: 将修改后的OSG模型转换为OSGb格式模型。 - **注意事项**: 确保偏移量的一致性。 **5. 成果串连** - **步骤**: 将转换好的OSGb文件放置于同一个文件夹中,并使用串工具将它们串联起来。 - **目的**: 形成完整的三维模型数据集,便于后续的应用与展示。 通过以上详细的步骤介绍,可以清晰地了解从数据准备到最终模型导出整个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这对于利用天际航倾斜摄影精细化三维建模系统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指南。
2025-07-10 12:35:18 23.16MB de-modeler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西门子的TIA Portal 15.1集成自动化工具,特别是博图(TIA Portal)中的WinCC Professional与PLCSIM进行Profibus-DP通信,以便进行组态仿真工程。这个过程适用于配置一个使用315-2DP CPU的S7-300 PLC系统。我们将详细解析每个步骤,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这一关键的工业自动化技能。 我们需要了解Profibus-DP。Profibus(Process Field Bus)是用于工业自动化的一种全球标准现场总线系统,而DP(Decentralized Peripherals)是Profibus的一个子系统,主要用于I/O设备和分布式站点之间的高速通信。315-2DP CPU是西门子S7-300系列中支持Profibus-DP通信的处理器。 1. **安装与配置TIA Portal**: - 安装西门子TIA Portal 15.1,确保所有必要的组件都已包含,如Step 7、Simatic Manager和WinCC。 -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选择适当的硬件配置,包括315-2DP CPU和WinCC Professional。 2. **配置PLC**: - 在Step 7中,为315-2DP CPU分配Profibus-DP接口,并设置DP参数,如站地址、波特率和诊断参数。 - 编程PLC逻辑,使用SCL或Ladder Diagram(LD)语言定义Profibus-DP通信协议,例如定义输入/输出数据的映射和处理。 3. **配置WinCC Professional**: - 在WinCC工程中,创建新的变量表,定义与PLC通信的变量,这些变量将在人机界面(HMI)上显示和操作。 - 配置通信驱动,选择“SIMATIC S7”并指定与315-2DP CPU的连接参数,包括Profibus-DP的站地址。 4. **建立连接**: - 在TIA Portal中,通过“Online & Diagnostics”连接到PLCSIM仿真器,确保PLCSIM已配置为模拟315-2DP CPU和相关的Profibus-DP设备。 - 在PLCSIM中启动仿真,检查PLC程序是否正确运行,无错误或警告。 5. **进行仿真**: - 在WinCC Professional中,启动HMI,监控和操作通过Profibus-DP与PLCSIM通信的变量。 - 调试和测试HMI的交互,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处理。 6. **优化与调试**: - 使用TIA Portal的诊断功能,监控Profibus-DP的通信状态,查找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 根据需要调整通信参数,优化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能够成功地在TIA Portal 15.1的环境中,利用博图WinCC Professional与PLCSIM进行Profibus-DP通信,实现S7-300 PLC的组态仿真。这个过程对于学习和实践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调试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工程师的技能和效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样的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硬件成本,提高项目的测试和验证质量。
2025-06-27 20:09:24 19.19MB 网络 网络
1
基于DP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ECVT构型车辆电量维持型电池SOC管理策略与算法开发研究,基于DP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ECVT车辆构型与电量维持型电池SOC策略,基于DP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程序为MATLAB m编程完成,大约700行左右。 1.车辆构型为功率分流型(ECVT),类似丰田Pruis构型。 2.电池SOC为电量维持型策略。 3.全程序包含逆向迭代和正向寻优过程。 4.DP作为基于优化的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基础,对后续ECMS能量管理策略和MPC能量管理策略的开发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在此程序基础上进行更改和延伸。 ,基于DP的动态规划; 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 MATLAB m编程; 功率分流型车辆构型(ECVT); 丰田Pruis构型; 电池SOC电量维持策略; 逆向迭代与正向寻优过程; 优化整车能量管理; ECMS与MPC能量管理策略基础。,基于DP算法的功率分流型车辆全局能量管理策略:逆向迭代与正向寻优的MATLAB m程序实现
2025-06-17 09:09:03 1.77MB 数据结构
1
1、包含Display Port Standard V1.1a 2007 2、包含Display Port Standard V1.2 2010 3、包含Display Port Standard V1.2a 2012 4、包含Display Port Standard V1.4 2015 (以及中文翻译版DisplayPort (DP) 协议标准 V1.4_dual-translated) 5、包含DP2.0
2025-04-09 10:55:29 312.02MB DP协议 DisplayPort
1
伦茨GSE files for Lenze Profibus-DP communication modules E94AYCPM Servo Inverter 9400 i550 i8400 IO1000
2024-10-03 02:36:14 1.44MB Lenz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