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工况的DST FUDS HPPC电池参数与容量在线辨识研究,采用一阶与二阶模型结合EKF与ffrls算法,附仿真验证Simulink模型。,不同工况DST FUDS HPPC电池参数在线辩识,包括一阶模型,二阶模型,带ocv同时参数辩识,EKF ffrls两种在线辩识算法。 参数辩识加容量同时在线辩识,附赠simulink模型用于仿真验证。 ,工况DST; FUDS; HPPC电池参数; 参数辩识; 一阶模型; 二阶模型; OCV同时参数辩识; EKF; ffrls算法; 容量在线辩识; Simulink模型。,在线电池参数及容量辨识技术:一阶二阶模型与OCV融合的EKF与FFRLS算法研究
2025-09-28 10:02:08 497KB
1
嵌入式领域有不少操作系统,大致可以三类:第一类以Wince、Linux、Android为代表的,属于大型操作系统,拥有内核任务调度、菜单界面、多媒体、网络、文件存储、外设驱动等一系列完善的功能,但这类操作系统属于非实时操作系统,往往用于办公、娱乐、人机接口等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场合。 嵌入式微系统在当前科技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中低端设备中。本文将深入探讨嵌入式操作系统在这一领域的困境与解决方案。嵌入式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三类:大型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以及轻量级实时操作系统。 大型操作系统如Windows CE、Linux和Android,具备强大的功能,包括内核任务调度、图形用户界面、多媒体支持、网络连接、文件存储和设备驱动等。然而,这些系统并不适合需要严格实时性的应用场景,因为它们是非实时操作系统。通常,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娱乐以及对时间要求不那么严格的人机交互界面。这类操作系统对硬件要求较高,例如至少需要ARM9 200MHz处理器和32MB内存,并且要求支持MMU(内存管理单元)。 VxWorks是功能丰富的实时操作系统,常见于高实时性、高可靠性的应用,如军事、航空、航天和工业自动化。它们对硬件要求也较高,但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第三类是轻量级实时操作系统,如uC/OS-II和FreeRTOS,它们仅包含抢占式多任务内核,以及一些基本的内核管理功能。开发者需要自己添加额外的库来实现如用户界面、网络等功能。这类系统主要用于成本敏感、需求多样的中低端项目,如家用电器控制、小型监控、传感器测试平台、仪器仪表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对于这类项目,开发通常会经历从简单的前后台系统到更复杂的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如uC/OS-II)的演变过程。 中低端项目的挑战在于,由于成本限制和需求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操作系统适用于所有开发。即使是像uC/OS-II这样的RTOS,也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裁剪和定制。另一方面,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导致编程规范不统一,使得代码维护和项目继承性成为问题。人才流动性大,当软件负责人离职后,新接手的开发者可能因理解差异而重写代码,造成资源浪费。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如RT-Thread应运而生,它集成了GUI、文件系统和网络功能,适用于消费类产品。而新兴的msOS则以微软C#的编程风格,强调平台灵活性和易用性,整合了uC/OS-II,并提供黑白屏GUI、参数日志存储、PID算法库和步进驱动库,特别适合仪器仪表和小型工业自动化领域。 通过细分市场需求,如将项目分为彩屏消费类、黑白屏工控类和微控制类,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特定的操作系统进行开发。msOS等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出现,为中低端嵌入式软件平台的困局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改善当前的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降低软件成本。
2025-09-25 13:28:34 92KB msos 嵌入式微系统 软件开发 嵌入式OS
1
PyTorch是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库,它以Python语言为接口,主要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深度学习领域。它由Facebook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开发,基于Torch库,并且使用和维护都是开源社区。PyTorch采用动态计算图,这使得它在构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时更为灵活和直观。它支持GPU加速,适合于研究和产品开发中使用。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来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从而对数据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和预测。它要求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模型,以实现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图像处理方面,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已经成为了主流技术。 B站,即哔哩哔哩,是一个年轻人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分享平台,广泛地覆盖了动画、番剧、国创、音乐、舞蹈、游戏、科技、鬼畜、娱乐、影视等多元化的领域。在B站上,有很多专注于技术分享的UP主,他们通过上传教学视频,分享技术经验,吸引了一批热爱学习技术的观众。 刘二大人是在B站上分享技术视频的知名UP主之一,他制作的《PyTorch深度学习实践》是一套面向有一定编程基础和技术背景人群的教学视频。这套教程旨在帮助学习者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使用PyTorch进行深度学习的技术。为了配合教学,刘二大人制作了相关的实践数据集,供学习者下载使用。 在本压缩包中,包含了三个数据文件,分别是names_train.csv.gz、names_test.csv.gz、diabetes.csv.gz。这些数据文件可能包含了用于训练模型的训练集、用于测试模型的测试集,以及可能用于分类、回归分析等不同任务的数据。由于文件已经进行了压缩,学习者需要先将它们解压,然后才能在PyTorch框架中加载和使用这些数据。 对于初学者来说,使用PyTorch进行深度学习实践,首先需要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包括神经网络、前向传播、反向传播、损失函数、优化器等。然后,通过实际编写代码,实现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网络结构设计和训练中去。实践中,数据处理是十分关键的一步,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归一化、编码、划分数据集等,以确保模型能够有效地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初学者可以尝试解决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比如图像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在这一过程中,利用PyTorch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模型,从而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性能。同时,B站上的相关视频教程也可以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PyTorch的使用方法。 B站UP主刘二大人提供的《PyTorch深度学习实践》数据集,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PyTorch框架的初学者而言,是一个宝贵的资源。通过这些数据集的实践操作,学习者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更好地应用于深度学习的各个领域。
2025-09-25 10:51:40 90KB pytorch pytorch 深度学习 数据集
1
Abaqus数值模拟案例集:探究随机纤维分布二维RVE模型中微观横向拉伸损伤的Drucker-Prager准则与Ductile-Damage延性损伤的模拟对比,Abaqus数值模拟案例研究:随机纤维分布二维RVE模型中的微观横向拉伸损伤与延性损伤评估,abaqus数值模拟案例系列-随机纤维分布二维RVE模型微观横向拉伸损伤,设置了周期边界,采用Drucker-Prager(dp)准则,Ductile-Damage延性损伤,界面采用cohesive单元,采用牵引分离方法,Qudes-Damage损伤,对比了两种求解器下的结果,载荷峰值几乎一致,损伤有不同,内包含cae、inp以及odb结果文件。 ,关键词:Abaqus数值模拟; 随机纤维分布; 二维RVE模型; 微观横向拉伸; 损伤; 周期边界; Drucker-Prager(dp)准则; Ductile-Damage延性损伤; cohesive单元; 牵引分离方法; Qudes-Damage损伤; 求解器对比; 载荷峰值; 内含cae、inp、odb结果文件。,Abaqus模拟纤维分布RVE模型:二维横向拉伸损伤分析与求解器对比
2025-09-24 17:01:42 1.55MB css3
1
Matlab simulink 风储联合,风光储一次二次调频,混合储能调频,等值系统,风电渗透率可调,风机为综合惯量,惯性和下垂控制,储能渗透率可调,储能下垂控制,光伏为变压减载一次调频 混合储能调频为电容储能和电池储能结合调频,电容储能主要是维持风机电压平衡 最后一张图片为储能参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图,由于是离散模型,所以储能出力有波动,对储能出力进行优化。 风电有三相ABC电压电流,离散模型。 50HZ 60HZ都有。 除了风储调频实际系统,火储调频也有。 仿真速度很快 在电力系统中,风储联合调频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响应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Matlab simulink中风储联合系统调频的实践应用,以及风光储一次二次调频、混合储能调频、等值系统等关键技术点。 风储联合系统调频是指通过结合风能和储能系统,对电网频率进行实时调节。这涉及到风光储一次二次调频的策略,其中一次调频主要用于对频率的快速响应,而二次调频则更加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下,可以模拟这些调频过程,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混合储能调频是指将电容储能和电池储能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调频的效果。电容储能由于其快速的响应特性,主要负责维持风电机组的电压平衡,而电池储能则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提供稳定的调频支持。在Matlab simulink中,可以模拟混合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频性能,对不同储能技术的配合使用进行深入研究。 等值系统是在对大型风电场或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时,为了简化模型而采用的一种方法。等值技术通过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元素等效为一个单一元素,来减少模型的复杂度,但同时保留了原有系统的动态特性。在Matlab simulink中,等值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仿真效率和准确性有着重要作用。 风电渗透率是指风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风电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在Matlab simulink中,通过调整风电渗透率,可以研究风电波动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相应对策。 风机的惯性和下垂控制是风储联合调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惯性控制能够模拟传统发电机组的惯性响应特性,为电网提供快速的频率支持。下垂控制则是一种基于频率和电压偏差的控制策略,能够根据系统的实时需求调整风机的输出功率。 储能渗透率是指储能系统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它直接关联到储能系统对电网调频能力的贡献。储能系统的下垂控制与风机的下垂控制类似,但更多关注于在一次二次调频中储能的出力调节,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Matlab simulink中,光伏系统也可以通过变压减载实现一次调频。这是利用光伏发电的可调节特性,在电网频率偏离正常值时,通过调节光伏输出来辅助电网频率的稳定。 仿真模型的精确度和运行速度也是衡量仿真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Matlab simulink提供了快速准确的仿真环境,不仅能够模拟风储联合调频的全过程,还包括火储调频系统的研究,为电力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Matlab simulink在风储联合调频技术中的应用,涉及了多个关键技术点,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和优化提供了强大支持。通过这些仿真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调频质量,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4 09:31:02 451KB 数据仓库
1
在IT行业中,Autodesk AutoCAD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工程和设计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它允许用户创建、编辑和查看二维和三维图形。而Delphi则是一种强大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以其高效的性能和丰富的组件库而受到开发者的青睐。将Delphi与AutoCAD结合进行二次开发,可以极大地拓展AutoCAD的功能,满足特定行业的定制需求。 "Delphi在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这个主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AutoCAD的二次开发接口**:AutoCAD提供了多种API供开发者使用,如ObjectARX(AutoCAD Runtime eXtension)、.NET API和LISP等。其中,ObjectARX是C++接口,而Delphi由于其与C++的兼容性,可以通过创建COM组件或直接调用ObjectARX头文件来访问这些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开发者可以创建自定义命令、动态块、插件等,实现对AutoCAD内部工作流程的控制。 2. **Delphi集成开发环境(IDE)**:Delphi的IDE提供了强大的代码编辑器、调试工具和可视化组件库,使得开发者能快速构建用户界面并与AutoCAD交互。例如,VCL(Visual Component Library)组件库中的TACADDispatch对象可以用来调用AutoCAD的ActiveX控件,实现与AutoCAD程序的无缝集成。 3. **源码分析**:在"Delphi7-Autocad2004-code"这个压缩包中,很可能包含了使用Delphi编写的AutoCAD二次开发示例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Delphi中编写与AutoCAD交互的程序,包括如何初始化AutoCAD对象、发送命令、处理返回结果等。 4. **海工模型试验数据的应用**:描述中提到的“海工模型试验数据”可能是指在海洋工程领域中,利用AutoCAD进行模型试验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开发者可以利用Delphi开发工具,将实验数据导入到AutoCAD中,创建图表、曲线或者三维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5. **具体开发步骤**: - **创建项目**:在Delphi中创建一个新的VCL Forms应用程序。 - **引入AutoCAD库**:导入必要的AutoCAD类型库和组件。 - **建立连接**:通过COM接口连接到AutoCAD实例。 - **编写命令处理逻辑**:根据业务需求编写自定义命令的实现代码。 - **设计用户界面**:利用Delphi的组件库创建用户友好的界面,用于输入参数或展示结果。 - **编译与调试**:编译源码并进行测试,确保在AutoCAD中能够正确运行。 6. **最佳实践**: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错误处理和资源管理,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效率。此外,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和文档记录,可以使代码更易于维护和扩展。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Delphi在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技能和知识的领域,需要对Delphi编程、AutoCAD API以及特定行业应用有深入的理解。通过学习和实践,开发者可以创建出强大且定制化的AutoCAD解决方案,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2025-09-23 11:32:21 9.36MB delphi cad 源码
1
基于GADF+Transformer算法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及应用研究,包含格拉姆角场及多类变换二维图像技术实现代码全解析。,基于GADF+Transformer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附说明文件及相关lunwen,代码一定能跑通,有格拉姆角场GADF,小波变DWT还有短时傅立叶变STFT多种转二维图像的方式 ,核心关键词:GADF+Transformer;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附说明文件;代码;格拉姆角场GADF;小波变换DWT;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转二维图像。,GADF-Transformer轴承故障诊断模型:代码可运行,多法转二维图像
2025-09-22 23:48:50 155KB 柔性数组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GADF(格拉姆角场)和Transformer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解释了GADF的作用及其在捕捉轴承旋转角度变化中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Transformer如何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对GADF生成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故障识别和分类。文中还提及了小波变换(DWT)和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两种额外的数据转换方法,它们能提供时间-频率双域表示和局部频率变化捕捉,丰富了数据表达方式。最后,文章展示了具体代码实现和验证过程,强调了模型的可调性和优化潜力。 适合人群:从事机械设备维护、故障诊断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深度学习和信号处理有一定了解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复杂机械设备进行高效故障检测的工业环境,旨在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附带完整的代码和说明文件,便于读者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
2025-09-22 23:47:00 913KB
1
Foxit PDF Editor是一款知名的PDF编辑工具,特别是在绿色版本V2.1 build 0702的二次修正版中,它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高效的功能。在这个版本中,开发者针对早期版本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复和优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保持文档的原始格式和布局。Foxit PDF Editor允许用户对PDF文件进行创建、编辑、查看和打印,而不仅仅局限于阅读。这款编辑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绿色版本,意味着它无需安装,可以直接运行,不占用系统资源,且便于携带和分享。 1. 创建PDF:用户可以通过Foxit PDF Editor将Word、Excel、PowerPoint等其他文档格式转换为PDF,也可以直接从空白页面新建PDF文档。 2. 编辑内容:除了基本的文字编辑功能,如修改、删除、添加文本外,该软件还支持修改图像、表格、链接等元素。用户可以调整字体、颜色、大小,甚至插入、移动或删除页面。 3. 注释与批注:Foxit PDF Editor提供了丰富的注释工具,包括高亮、下划线、删除线、文本框、箭头、形状、图章等,方便用户进行审阅和评论。 4. 安全性:为了保护敏感信息,该软件支持设置密码保护、权限限制,以及数字签名和证书验证,确保PDF文档的安全性。 5. 表单处理:用户可以创建交互式表单,添加各种字段如文本框、复选框、单选按钮,并收集填写的数据。 6. 合并与拆分:编辑器允许用户将多个PDF文件合并为一个,或者将一个PDF文件拆分成多个单独的部分。 7. OCR功能:内置的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可以将扫描的图像或非可编辑的PDF转换为可搜索和可编辑的文本。 8. 打印与导出:用户可以将PDF文件打印出来,或者导出为多种格式,如Word、HTML、图片等。 9. 二次修正:这个“二次修正版”可能包含了对上一版本的性能优化,解决了之前存在的bug,提升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Foxit PDF Editor都是处理PDF文件的得力助手,尤其对于那些需要在不同设备间共享文档且需要编辑权限的用户来说,其便携性和功能性尤为突出。通过熟练掌握这款软件的各项功能,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格式转换带来的困扰。
2025-09-22 01:07:04 2.79MB PDF Editor
1
《周立功ControlCAN二次开发库以及接口函数使用手册》是专为开发者设计的一份详尽参考资料,旨在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和高效使用ControlCAN这一专业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库。该开发库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使得在不同平台上进行CAN通信变得简单易行。 一、ControlCAN简介 ControlCAN是周立功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易用的CAN通信库,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PC应用。它支持Windows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实时操作系统,如WinCE、Linux等,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方便进行CAN消息的发送、接收以及滤波等功能。 二、接口函数详解 ControlCAN二次开发库的核心在于其提供的接口函数。这些函数包括但不限于: 1. `CanOpen()`: 初始化CAN接口,设置波特率、滤波器等参数,是使用CAN库的首要步骤。 2. `CanSend()`: 发送CAN消息,用户需提供ID、数据长度及数据内容。 3. `CanReceive()`: 接收CAN消息,返回接收到的消息ID、数据长度和数据内容。 4. `CanClose()`: 关闭CAN接口,释放资源。 5. `CanSetFilter()`: 设置CAN滤波器,用于筛选接收的消息。 三、动态库的使用 动态库(.dll文件)是Windows平台下的一种共享库,允许多个程序共享同一段代码,以节省内存和提高效率。在使用ControlCAN时,需要正确链接到对应的动态库,确保运行时能找到所需的功能模块。 四、文档与测试软件 "必读:函数库使用说明.txt"是指导开发者如何正确使用函数库的重要文档,包含函数的详细说明、使用示例和注意事项。此外,配合的CAN测试软件能帮助开发者实时监控CAN总线上的通信,调试程序,验证接口函数的正确性。 五、版本更新 "zlgcan二次开发库(2023.07.28)"表明了库文件的最新更新日期,开发者应确保使用的是最新版本,以便获取最新的功能和修复的bug。 周立功ControlCAN二次开发库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结合详细的使用手册和配套软件,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集成CAN通信功能,提高项目的开发效率和质量。通过学习和实践,开发者可以灵活地利用ControlCAN库,实现复杂的CAN通信需求。
2025-09-21 00:33:04 7.13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