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目标检测系列- 鸭舌帽 检测数据集 cap >> DataBall 标注文件格式:xml​​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XIAN-HHappy/ultralytics-yolo-webui 通过webui 方式对ultralytics 的 detect 检测任务 进行: 1)数据预处理, 2)模型训练, 3)模型推理。 脚本运行方式: * 运行脚本: python webui_det.py or run_det.bat 根据readme.md步骤进行操作。 本篇内容涵盖了关于一个特定目标检测数据集的详细介绍,该数据集专注于鸭舌帽这一特定物品的检测任务。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生成的知识点: 1. 数据集概述:数据集名为“数据集-目标检测系列-鸭舌帽检测数据集”,这是DataBall系列中的一个成员。它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和验证目标检测模型,使其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图像中的鸭舌帽。 2. 数据集内容:该数据集可能包含大量的图像文件,这些图像中都有鸭舌帽作为目标物体。为了进行机器学习的训练,这些图像中的鸭舌帽已经被标注,标注的形式为xml文件,这是一种常用的图像标注格式,能够详细描述图像中各个物体的位置和类别信息。 3. 技术栈和工具:该数据集与ultralytics公司的yolo模型(You Only Look Once)相关联,这是一种在目标检测领域广泛应用的深度学习算法。数据集的使用说明提到了一个基于web界面(webui)的工具,允许用户通过网页方式执行模型训练和推理等任务。这表明该数据集旨在简化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和部署流程。 4. 模型训练和推理:数据集的使用说明中提到了三个主要步骤: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数据预处理是将原始图像数据转换成模型可以理解的格式,模型训练是指使用标注好的数据集来训练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而模型推理则是在训练好的模型上运行新的图像数据,以检测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5. 脚本和操作指南:为了使用该数据集,提供了两个脚本文件:webui_det.py和run_det.bat,分别适用于Python环境和Windows批处理环境。用户需要阅读readme.md文件,按照指南进行操作,以便正确地运行脚本,开始数据集的使用和模型的训练过程。 6. 项目和社区支持:数据集提供了一个项目地址,指向了一个GitHub仓库,这意味着该数据集是开源的,并且可能有一个活跃的开发和用户社区。项目仓库可能包含了完整的文档、代码和问题追踪,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支持。 7. 应用场景:鉴于鸭舌帽是一个常见的时尚元素,该数据集可能在时尚物品识别、零售库存管理、智能监控等领域有应用价值。通过训练的目标检测模型可以识别场景中的鸭舌帽,进而进行相关的信息提取和处理。 总结而言,这个鸭舌帽检测数据集是为了解决特定目标检测任务而设计的,它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和指南,使得深度学习领域的开发者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容易地实现模型的训练和应用。通过开源项目的共享和社区的协作,这个数据集有望推动目标检测技术在特定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2025-08-11 09:20:21 3.16MB 人工智能 yolo检测 python
1
"机器人头部动作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 机器人头部动作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指通过头部运动测量单元的设计,采用了三轴陀螺仪L3G4200D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来检测人的头部运动信息,并将其发送到机械臂执行端,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该系统主要由头部动作识别单元和机械手部分组成。 头部运动测量单元的设计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该单元采用了三轴数字陀螺仪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融合的策略,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数字滤波处理后,估算出头部的运动姿态,通过无线单元发送到机械臂执行端。 陀螺仪采用意法半导体(ST)推出的L3G4200D,是三轴数字陀螺仪,支持I2C和SPI接口,量程范围从±250dps到±2000dps,用户可以设定全部量程,低量程数值用于高精度慢速运动测量。器件提供一个16位数据输出,以及可配置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等嵌入式数字功能。 加速度传感器采用ADXL345,是ADI公司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支持I2C和SPI接口,最大可感知16g的加速度,感应精度可达到3.9mg/LSB,具有10位的固定分辨率和用户可选择分辨率,可通过串行接口配置采样速率。具有自由落体检测,单击双击检测等功能。 无线通信单元采用由NORDIC出品的工作在2.4GHz~2.5GHz的ISM 频段的无线收发器nRF24L01。无线收发器包括:频率发生器、增强型“SchockBurst”模式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和解调器。芯片具有极低的电流消耗:当工作在发射模式下发射功率为0dBm时电流消耗为11.3mA,接收模式时为12.3mA,掉电模式和待机模式下电流消耗更低。输出功率频道选择和协议的设置可以通过SPI 接口进行设置。 主控MCU主控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的增强型ARM cortex-m3处理器STM32F103RBT6,最高72MHz系统时钟,集成128K FLASH和20K SRAM,16通道12bit ADC,集成多达7通道的DMA控制器,多达4个16位定时计数器其中包括一个面向于电机控制的高级定时器,集成I2C,SPI,CAN,USART和USB通信接口。满足系统需求。 姿态估计通过I2C总线与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通信,通过定时器中断,估算出头部的运动姿态,通过无线单元发送到机械臂执行端。 机械臂的执行器驱动单元设计,该部分采用MOSFET驱动,有电流反馈。机械臂结构设计,该部分采用线性执行器电动推杆,推力1500N,速度在2mm/s至60mm/s之间可控,行程200mm,机械臂底盘支持360度全向旋转,整体水平作用距离达1.2m,垂直作用距离1.0m,腕关节支持360度旋转,夹持机构开合行程30mm,可以应对一般家庭应用。 本文利用加速度计与陀螺仪组合单元检测人的头部的机械运动,控制机械臂运动并抓取目标,之后人可以控制机械臂将物品放在适当的位置,可以为四肢瘫痪的人提供一种交互式的辅助装置。 该系统的设计可以为残疾人提供一种交互式的辅助装置,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主能力。同时,该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智能家居、医疗保健等。
1
神经网络设计 Martin T.Hagan (美)Howard B.Demuth Mark H.Beale 此书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学习规划,重点是对这些神经网络的数学分析、训练方法和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以及控制系统等工程实践问题中的应用。并带有matlab代码实现及讲解。 1.绪论 2.神经网络结构 3.说明性实例 4.感知学习规划 5.信号和权值向量空间 6.神经网络中的线性变换 7.有监督的Hebb学习 8.性能曲面 9.性能优化 10.Widrow-Hoff学习算法 11.反向传播 12.反向传播的变形 13.联想学习 14.竞争网络 15.Grossberg网络 16.自适应谐振理论 17.稳定性 18.Hopfiled网络
2025-08-07 15:50:06 17.03MB 神经网络 Hagan matlab 人工智能
1
】近日,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阿里集团—新零售智能引擎事业群编写的《人工智能之认知图谱》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以知识图谱、认知推理、逻辑表达等技术为支撑的认知图谱是实现机器认知智能的使能器,不仅让机器理解数据的本质,还可以让机器解释现象的本质。 【认知图谱】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结合了认知心理学、脑科学以及人类知识,致力于构建一种新型的认知引擎。这种引擎不仅能够理解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还能对现象进行本质的解释,推动人工智能从简单的感知智能阶段迈向认知智能。认知图谱通过知识图谱、认知推理和逻辑表达等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它强调机器的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以实现可解释性和鲁棒性,是第三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图谱**是认知图谱的核心元素之一,它是结构化的知识存储方式,用于表示实体(如人、地点、事件)及其相互关系。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早期的知识库系统追溯到现代的大规模知识图谱,如Google的知识图谱。关键技术包括知识的获取、整合、验证和更新,以及基于图谱的查询和推理。知识图谱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智能助手等领域,改善信息检索和理解的效率。 **认知推理**则是在知识图谱基础上,通过推理算法来模拟人类思考过程,解决复杂问题。这涉及到推理规则的建立、推理算法的设计和优化,以及推理结果的评估。认知推理在智能决策、问答系统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它使得机器能够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推断,从而理解和预测未知情境。 **逻辑表达**是认知图谱中的另一关键环节,它使用形式逻辑来表示和处理知识,使得机器可以进行精确的推理。逻辑表达通常涉及一阶逻辑、描述逻辑等,这些逻辑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表达能力,可以处理复杂的语义关系。 报告中还分析了**认知图谱领域的人才现状**,通过对AMiner平台数据的研究,揭示了国内外学者分布、学术水平、国际合作以及人才流动的情况,指出中国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在**应用场景**部分,以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为例,展示了认知图谱如何提升搜索和推荐系统的性能。此外,认知图谱还在智慧城市、司法、金融、安防、精准分析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智能解释和自然人机交互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智能推荐优化用户体验。 报告对**认知图谱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技术创新热点、专利数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情况。这预示着未来认知图谱将在更多领域深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人工智能之认知图谱》研究报告详尽探讨了认知图谱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人才状况、应用实例和发展前景,对于理解和研究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认知智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认知图谱将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为推动社会智能化进程的关键工具。
2025-08-05 13:35:47 10.85MB AI 认知图谱
1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之认知图谱-2020.8-239页.pdf
2025-08-05 13:34:21 10.17MB
1
在本项目中,通过数据科学和AI的方法,分析挖掘人力资源流失问题,并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我们通过对AI模型的反向解释,可以深入理解导致人员流失的主要因素,HR部门也可以根据分析做出正确的决定。
2025-08-04 20:21:46 105KB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1
疲劳驾驶监测系统是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以预防可能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保障行车安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Android平台上,由于其开放性与广泛应用,结合嵌入式系统的高效稳定,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研究重点在于Android平台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的嵌入式实现与优化。会对Android平台的系统简介、特点及优势,以及Android平台在疲劳驾驶监测中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随后,对疲劳驾驶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并对现有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为了更进一步,论文将深入探讨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开发环境以及编程基础。 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论文将从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硬件设计模块,以及软件设计模块进行详细介绍。其中硬件设计模块涵盖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软件设计模块则包含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这样的设计使得疲劳驾驶监测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运行。 在算法实现方面,研究将着重分析疲劳驾驶监测系统所采用的信号处理算法,包括时频域分析方法和小波变换方法,以及特征提取算法和疲劳程度评估算法。其中特征提取算法将涉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而疲劳程度评估算法则包括疲劳度计算模型和疲劳程度预测模型。这些算法是疲劳驾驶监测系统核心,其准确度和效率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为了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性能,研究将探讨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主要集中在系统功耗优化上。优化策略的实施,旨在确保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在实时监测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从而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并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本研究将对Android平台上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的嵌入式实现与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通过深入研究,本系统可望在降低交通事故率、保障驾驶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5-08-04 15:00:25 91KB 人工智能 AI
1
LF-AI-STREAM-AI人工智能资源是围绕LF-AI-STREAM和GB28181标准设计的,旨在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流媒体处理,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完整的资源包。LF-AI-STREAMGB28181是一个开放标准,它规定了如何在IP网络上传输视频、音频和控制信息的协议,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视频会议等场景。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一标准结合了AI技术,提升了视频流分析的智能化水平,使系统能够更好地识别、分析和处理视频内容。 该项目采用多模块化设计,包含多个子项目,如iot-parent、iot-device、iot-system、iot-stream、iot-things等,这些模块涵盖了从设备、系统到流处理的各个方面。其中,iot-parent可能是整个项目的基础父模块,负责管理项目依赖关系和版本信息;iot-device关注于设备端的接入和管理;iot-system可能涉及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iot-stream专注于视频流的处理;iot-things则可能与物联网设备和相关技术相结合。 在项目中,readme.txt文件是至关重要的文档,通常包含项目的基本介绍、安装指南、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是用户了解和使用资源包的首要参考。pom.xml文件则涉及到Java项目管理和构建的配置文件,其中定义了项目的坐标、依赖关系、构建配置等,是基于Maven构建系统的重要文件。 .iot-infra文件夹可能包含了项目基础设施的配置和管理,包括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方面的设置;.idea文件夹则是IntelliJ IDEA开发环境的配置文件夹,它保存了IDE的个性化设置,便于开发者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保持一致的开发体验;.image文件夹可能用于存放项目中使用到的图像资源或者进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中的镜像文件。 整个资源包支持了AI技术与流媒体处理的结合,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模块和工具,无论是从单个设备接入到系统集成,还是流媒体的处理和分析,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接口。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择和组合这些模块,快速搭建出符合GB28181标准的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或流媒体应用。 此外,LF-AI-STREAM-AI项目中的标签表明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尤其在流媒体处理方面。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该项目的资源包能够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实现视频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应用,提升业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2025-08-03 22:23:00 55.49MB AI STREAM 人工智能
1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理解智能的本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媲美的智能机器。AI的核心问题包括推理、知识、规划、学习、沟通、感知、移动和操作等。在众多的AI应用中,基于视频流的智能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安全监控、交通管理、零售分析等领域。 “LF-AI-STREAM-AI人工智能资源”项目在AI领域内,尤其关注流媒体数据的智能分析。根据项目的名称和相关文件结构,我们可以推测该项目是一个包含多个模块的综合性AI解决方案,旨在提供对流媒体数据(如视频、音频)进行实时处理和智能分析的能力。 项目中提到的“GB2818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名为《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该标准主要针对视频监控系统。这意味着项目在技术上需要满足特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智能分析的兼容性和有效性。 从文件名称列表来看,该项目至少包含了以下几个部分: - readme.txt:一个文本文件,通常用于介绍项目的基本信息、使用说明、安装指南以及配置详情等。 - pom.xml:这是一个Maven项目对象模型文件,Maven是一个自动化构建和依赖管理工具,用于管理项目构建过程中的依赖关系。 - iot-parent:很可能是整个项目的父模块,用于管理多个子模块的依赖关系、插件配置、全局属性等。 - iot-device、iot-system、iot-stream、iot-things:这些子模块可能分别对应于物联网(IoT)中的设备、系统、数据流和物(设备)的管理与智能分析。 - .idea:这个目录通常是IntelliJ IDEA集成开发环境的项目配置文件夹,存放着IDE相关的配置信息。 - iot-infra:可能是一个包含基础设施相关代码和配置的模块,涉及网络、数据库、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层面的内容。 - .image:虽然具体的文件未列出,但从名称上判断,这可能是一个包含项目所依赖的镜像文件,或者与系统镜像、虚拟化技术有关的模块。 结合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个项目是一个集成化的AI平台,专注于物联网设备数据的智能分析,尤其是流媒体数据,以及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 由于项目涉及“AI”和“流媒体”两个关键词,它可能在实时性、数据处理速度和智能分析能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此外,由于涉及到“iot”(物联网),项目可能还需要具备远程监控、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的能力。这通常意味着需要有一套完整的API和可能的第三方服务集成。 另外,标签中的“资源”可能意味着项目会提供一系列可复用的代码、库、API接口、工具等,方便开发者在新的项目中直接利用或者集成现有的功能模块。 综合来看,这个项目是一个全面的物联网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它通过提供多个模块化、可复用的组件,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用以快速开发和部署AI在物联网场景下的各种应用。
2025-08-03 22:22:14 55.49MB AI STREAM 人工智能
1
LF-AI-STREAMAI LF-AI-STREAM GB28181 AI“”
2025-08-03 18:00:10 55.49MB AI STREAM 人工智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