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流行的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在Python的机器学习库scikit-learn(sklearn)中,SVM提供了多种实现,包括`SVC`、`NuSVC`和`LinearSVC`。 ### 1. SVC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SVC`(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是基于最大间隔策略的分类器,它寻找一个超平面最大化类别之间的间隔。在示例代码中,`kernel='linear'`表示使用线性核函数,即数据可以直接线性分离的情况。`clf.fit(X, Y)`对数据进行训练,`clf.coef_`返回模型的权重向量`w`,`clf.intercept_`给出截距。通过这些参数可以绘制决策边界,例如,代码中计算了决策边界的斜率`a`并绘制了与支持向量平行的两条直线。 ### 2. NuSVC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NuSVC`(Nu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是`SVC`的一个变体,它允许指定支持向量的数量(`nu`参数),从而对样本分布比例有所控制。在给定的代码示例中,创建了一个`NuSVC`实例并使用简单的二分类数据进行训练。`clf.predict`用于预测新样本的类别,`clf.support_`返回支持向量的索引,`clf.classes_`给出所有可能的类别。 ### 3. sklearn.svm.LinearSVC `LinearSVC`是另一种线性支持向量机实现,它主要优化了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性能。与`SVC`不同,`LinearSVC`不使用`C`和`nu`参数,而是直接使用`C`来控制正则化强度。在鸢尾花数据集的例子中,`LinearSVC`被用来训练模型,并通过`score`方法评估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predict`方法用于预测测试集的类别。 ### SVM关键概念: - **核函数**:当数据非线性可分时,SVM通过核函数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使得在高维空间中可以找到一个线性超平面进行分类。常见的核函数有线性核、多项式核、RBF(高斯核)等。 - **支持向量**:距离决策边界最近的样本点,它们决定了决策边界的形状。 - **间隔(Margin)**:支持向量到决策边界的距离,SVM的目标是最大化这个间隔。 - **C参数**:正则化参数,控制模型的复杂度,较大的C值允许更多的样本点落在决策边界上,较小的C值使模型更倾向于找到更大的间隔。 - **nu参数**:`NuSVC`中的参数,控制支持向量的上界和下界,同时也限制了分类错误的样本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SVM模型取决于数据的特性,例如线性可分性、样本数量、内存限制以及是否需要控制支持向量的数量。对于线性可分数据,`LinearSVC`可能更快,而对于非线性数据,可以选择`SVC`或`NuSVC`并尝试不同的核函数。
2025-11-23 00:33:05 179KB 支持向量机 sklearn python 数据挖掘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改进模型,结合了动态大核注意力机制(DLKA)和空间金字塔池化(SSPP)。DLKA模块通过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的结合,增强了特征图的表征能力;SSPP模块通过多尺度池化操作,提取不同尺度下的特征信息。文章详细展示了DLKA和SSPP模块的具体实现,包括它们的初始化和前向传播过程。此外,还介绍了如何将这两个模块集成到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中,以提升模型性能。最后,通过构建并测试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输出形状符合预期。 适合人群:对深度学习有一定了解,尤其是熟悉PyTorch框架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人员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希望深入了解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提取方法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应用;②需要在现有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升模型性能的研究人员;③想要学习如何将自定义模块集成到预训练模型中的开发者。 阅读建议:由于本文涉及较多的技术细节和代码实现,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PyTorch官方文档,逐步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式,并尝试运行示例代码以加深理解。
1
Shap解释Transformer多分类模型,并且基于shap库对transformer模型(pytorch搭建)进行解释,绘制变量重要性汇总图、自变量重要性、瀑布图、热图等等 因为是分类模型,所以只用到了Transformer的Encoder模块,使用了4层encoder和1层全连接网络的结果,没有用embedding,因为自变量本身就有15个维度,而且全是数值,相当于自带embedding 代码架构说明: 第一步:数据处理 数据是从nhanes数据库中下载的,自变量有15个,因变量1个,每个样本看成维度为15的单词即可,建模前进行了归一化处理 第二步:构建transformer模型,包括4层encoder层和1层全连接层 第三步:评估模型,计算测试集的recall、f1、kappa、pre等 第四步:shap解释,用kernel解释器(适用于任意机器学习模型)对transformer模型进行解释,并且分别绘制每个分类下,自变量重要性汇总图、自变量重要性柱状图、单个变量的依赖图、单个变量的力图、单个样本的决策图、多个样本的决策图、热图、单个样本的解释图等8类图片 代码注释详细,逻辑
2025-09-22 20:43:22 4.78MB xhtml
1
YOLOv11图像分类模型是一种用于图像识别与分类的人工智能算法,其设计初衷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升图像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YOLOv11模型的核心特性体现在其能够实现实时的图像识别与分类,这一点对于需要快速处理大量图像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比如自动驾驶车辆中的视觉系统、安全监控、工业自动化等。 YOLOv11模型作为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的一部分,其创新之处在于它将目标检测任务视为一个回归问题,直接在图像上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这种端到端的训练方式避免了复杂而耗时的图像分割或候选区域提取步骤,使得YOLOv11能够在保持较高准确度的同时,显著降低处理时间,实现了实时目标检测。 YOLOv11模型的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这些层通过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逐渐学习到越来越抽象的图像特征,最终在输出层得到分类结果。每个输出单元代表了图像中某个区域属于特定类别的概率。此外,YOLOv11采用锚框(anchor boxes)机制,通过预先设定的一组不同尺寸和长宽比的边界框,来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寸和形状目标的检测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YOLOv11模型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各种类别的图像样本,并且每个样本都标记了其对应的类别。通过不断迭代优化,模型能够不断适应并识别出新的图像特征,从而提高分类的准确率。 YOLOv11模型的成功也得益于其开源性,它通过像ultralytics这样的开源项目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这些项目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模型训练和测试的平台,而且促进了该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和普及。 YOLOv11图像分类模型凭借其实时性、高准确率和开源性等特点,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图像分类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YOLOv11模型的应用范围将继续扩大,其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25-06-22 20:51:26 1.96MB
1
本文介绍了利用 C++ 和 OpenCV 对 YOLOv11-CLS 模型完成图像分类的具体方法,涵盖模型导入、数据预处理流程及推理操作,并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南,其中包括数据增强、置信度调整等进阶应用技巧。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演示如何使用 C++ 和 OpenCV 构建一个高效的图像分类系统。 适合人群:有基本的 C++ 或机器学习背景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作者。 应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性能实时物体检测的各种应用环境中,例如无人车系统和安保摄像头等领域。使用者能够学习到模型选择、环境搭建以及优化技术的应用。 此外,为了改善模型表现和用户体验感,在今后的研发过程中还考虑集成更多的自定义功能选项。目前推荐用户严格按照文档提示来进行操作。
2025-05-07 16:54:11 41KB OpenCV 图像分类 模型部署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EfficientNet模型,主要增加了ContextAnchorAttention(CAA)模块。该模型首先定义了基础组件,如卷积层、批归一化、激活函数、Squeeze-and-Excitation(SE)模块以及倒残差结构(Inverted Residual)。CAA模块通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锚点来增强特征表示,具体步骤包括通道缩减、选择锚点、收集锚点特征、计算查询、键、值,并进行注意力机制的加权融合。EfficientNet的构建基于宽度和深度系数,通过调整每个阶段的卷积核大小、输入输出通道数、扩展比例、步长、是否使用SE模块等参数,实现了不同版本的EfficientNet。最后,模型还包括全局平均池化层和分类器。 适合人群:对深度学习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研究图像分类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人员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EfficientNet架构及其改进版本的设计思路;②掌握如何通过引入新的注意力机制(如CAA)来提升模型性能;③学习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高效的神经网络。 阅读建议:由于本文涉及大量代码实现细节和技术背景知识,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和PyTorch编程经验。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复现代码,以便更好地理解各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1
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种强大的分类算法,以其出色的预测性能和对高维数据的处理能力而受到青睐。该模型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集成它们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整体的分类准确性和鲁棒性。 此资源提供了一个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允许用户在Matlab环境中快速构建和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代码涵盖了数据导入、预处理、模型训练、分类预测以及性能评估等关键步骤。此外,还包含了一个示例数据集,帮助用户理解如何应用该模型,并提供了详细的使用说明,指导用户如何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分类任务。 资源适合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数据科学家以及对机器学习算法感兴趣的学生。通过这个资源,用户不仅可以学习到随机森林算法的原理,还可以获得实际编程和应用该算法的经验。此外,该资源还有助于用户理解如何评估和优化分类模型,提高其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项目中的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随机森林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并不能保证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提供完美的分类结果。用户在使用时应考虑数据的特性和分类问题的具体需求,合理选择和调整模型参数。同时,对于模型的使用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数据使用协议。
2024-08-10 20:46:53 4.03MB matlab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1
【视频演示】 bilibili.com/video/BV1Se411v7oy/ 【博客地址】 blog.csdn.net/FL1623863129/article/details/135359963 【测试环境】 vs2019 net framework4.7.2 opencvsharp4.8.0
2024-06-14 14:47:51 241.85MB
全连接神经网络(DNN)分类预测,多特征输入模型。 多特征输入单输出的二分类及多分类模型。程序内注释详细,直接替换数据就可以用。 程序语言为matlab,程序可出分类效果图,迭代优化图,混淆矩阵图。
2024-04-01 21:36:14 72KB 神经网络 dn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