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裂缝检测系统GUI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系统通过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处理步骤,包括直方均衡化、中值滤波去噪、亮化增强对比度、图像二值化、滤波处理、裂缝识别与判断、裂缝拼接与投影,最终用方框标记裂缝并显示相关参数。此外,系统还支持将裂缝参数数据保存至Excel文件,并保存处理后的裂缝图像。整个系统旨在提供高效、准确、便捷的裂缝检测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土木工程、建筑检测、材料科学等领域,需要进行裂缝检测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物等结构的安全监测,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记录裂缝情况,确保结构安全。系统的目标是提升裂缝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误差。 其他说明:该系统不仅展示了MATLAB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强大能力,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实用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直观地查看和分析裂缝信息,从而做出更合理的维护决策。
2025-11-10 10:14:39 606KB MATLAB 图像处理 数据分析
1
简单易用的多图对比功能,可以平铺或切换着观察; 支持多种RAW,YUV格式,自动分辨率和格式识别; 实用的图像分析功能; RGB/RAW HEX文本获取; 自动识别图片文件更新,同步刷新视图,保持视图区域不变; 这个版本修正了数字签名问题,不会被系统误报
2025-11-09 16:46:03 33.56MB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图像调试 图像对比
1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推出新的算法和技术,旨在实现更高效、更准确的图像理解和分析。本文所涉及的正是这样一个综合性课题,即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这一流行的目标检测算法的改进算法开发出的高精度实时多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 YOLOv5算法是一种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方法,它以速度快、准确率高而著称,非常适合用于处理需要实时反馈的场景,如智能监控、自动驾驶和工业自动化等。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YOLOv5能够在单次前向传播过程中直接从图像中预测边界框和概率,相较于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它显著降低了延迟,提高了处理速度。 该系统在原有YOLOv5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多方面改进。在算法层面,可能采用了更先进的网络结构或优化策略,以提升模型对于不同场景下目标检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系统可能整合了更多的数据增强技术,使得模型能更好地泛化到新的数据集上。此外,为了提升多目标跟踪的性能,系统可能还集成了高级的追踪算法,这些算法能够保持目标在连续帧中的稳定性,即使在目标之间发生交叉、遮挡等复杂情况下也能实现准确跟踪。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库,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图像处理函数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各种视觉任务。而TensorFlow和PyTorch作为当下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为算法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它们丰富的API和灵活的计算图机制使得构建复杂模型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实时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和跟踪视频中的异常行为和特定物体,从而提高安全性。在自动驾驶领域,多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对于车辆行驶环境中的行人、车辆、路标等进行精准识别,是实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工业自动化中,对于生产线上的零件进行实时监控和识别,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的精确度。 从压缩包内的文件名称“附赠资源.docx”和“说明文件.txt”推测,该压缩包可能还包含了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文档和附加资源文件。这些文档可能提供了系统的安装部署、配置指南、使用教程等,对于用户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参考资料。而“EvolutionNeuralNetwork-master”文件夹可能包含了与目标检测算法相关的源代码和训练好的模型文件,这对于理解和复现该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变得越来越广泛。YOLOv5算法的改进和应用只是冰山一角,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优化,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5-11-04 16:46:09 94KB
1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是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它特别适合于处理图像数据。CNN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方式,能够自动和有效地从图像中提取特征,用于分类、检测等图像处理任务。 图像处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图像的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等过程。图像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图像质量、突出重要特征、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图像识别等。卷积神经网络由于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它由大量的节点或“神经元”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组成。在图像处理中,CNN通常包括多个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卷积层负责在输入图像上应用一组可学习的滤波器来提取特征,池化层则用于降低特征维度,减少计算量。全连接层则用于将学习到的特征映射到最终的输出,如类别标签或位置坐标。 Matlab是一种高性能的数值计算环境和第四代编程语言,它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数据分析和算法开发等领域。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其中的深度学习工具箱允许用户设计、训练和部署各种深度神经网络,包括卷积神经网络。 在Matlab中实现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程序,首先需要准备图像数据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如缩放、归一化等操作。接着定义网络结构,可以是简单的序列结构也可以是复杂的多分支结构。之后是训练过程,这个阶段网络通过学习训练数据来调整其参数。使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测和处理。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它在医学图像分析、视频分析、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众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例如,在医学图像分析中,CNN可以用来识别和分类各种疾病标志,从而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在自动驾驶系统中,CNN可以用于实时地识别道路上的车辆、行人和交通标志,确保驾驶安全。 尽管CNN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依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它需要大量的标记数据进行训练,而数据标记是一个耗时且昂贵的过程。此外,模型的训练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这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成为限制因素。因此,如何高效利用计算资源,减少对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依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复杂性,相关的程序通常包括大量的代码,涉及到多个文件。例如,在Matlab中可能包括数据加载和预处理脚本、网络定义脚本、训练脚本以及评估和测试脚本等。文件压缩包内的文件名称可能反映了这些程序的不同部分。例如,"train_network.m" 文件可能包含了训练神经网络的代码,而 "image_preprocessing.m" 文件则可能包含了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的代码。用户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运行这些脚本,来完成从数据准备到模型训练和评估的整个流程。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工业应用中,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处理技术都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将继续在提高图像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随着硬件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新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提出,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图像方面的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解决更多复杂的实际问题提供可能。
2025-11-02 19:51:48 14.04MB 图像处理 神经网络 maltab
1
RLIS标注工具是一款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数据标注工具,适用于各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项目的数据预处理工作。通过使用该工具,用户可以高效地完成数据标注任务,提升项目效率和准确率。
2025-11-01 13:07:58 116.28MB 图像处理
1
1.本项目基于网络开源平台Face++ . API,与Python 网络爬虫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爬取匹配脸型的发型模板作为造型参考,找到最适合用户的发型。项目结合了人脸分析和网络爬虫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发型推荐系统。用户可以根据他们的脸型和偏好来寻找最适合的发型,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美容需求。这种项目在美容和时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2.项目运行环境:包括 Python 环境和Pycharm环境。 3.项目包括4个模块: Face++ . API调用、数据爬取、模型构建、用户界面设计。Face++ . API可检测并定位图片中的人脸,返回高精度的人脸框坐标,只要注册便可获取试用版的API Key,方便调用;通过Selenium+Chrome无头浏览器形式自动滚动爬取网络图片,通过Face++性别识别与脸型检测筛选出用发型模板,图片自动存储指定位置并按性别、脸型序号形式命名。模型构建包括库函数调用、模拟用户面部图片并设定路径、人脸融合。 4.项目博客:https://blog.csdn.net/qq_31136513/article/details/132868949
2025-10-31 14:12:44 112.24MB face++ 图像识别 图像处理 人脸识别
1
为研制仿生眼球,构建了一个嵌入式的基于仿生控制的视觉图像处理系统。根据仿生眼对视觉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个以TMS320DM642 DSP为核心,以TVP5150、SAA7121H为编解码模块的视觉图像处理系统;实现了仿生眼视觉识别的一系列软件开发,包括实时图像采集、视频图像处理、视频输出及目标位置参数传递等功能;在CCS2.2的环境下,对视觉识别算法进行了探索,用经典的Prewitt算法以及改进的Prewitt算法对系统进行实验测试。
2025-10-27 17:47:35 225KB DSP
1
在《数字图像处理》的课程设计中,学生们需要根据给定的36个设计题目选择适合自己学号的题目,并完成一系列的图像处理任务。这些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图像阈值分割、图像锐化与平滑、图像的腐蚀与膨胀、图像区域特征的描述与测量等。学生们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来获取必要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图像处理中。 在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上,学生有1周的时间来完成设计任务,其中包括在实验室或宿舍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在信息楼开放时间的使用。课程设计最终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大约5分钟的口头答辩,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课程设计报告占40%。报告要求包括设计目的、设计方案、具体设计内容、源代码及注释、功能仿真图等,并且要求不得有雷同的报告出现。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自主研究、实验和创新。指导教师会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提供邮件或实验室答疑服务。学生在设计中使用的图像处理工具主要是MATLAB,因此,对MATLAB的熟练使用是完成课程设计的基础。此外,课程设计中还包含了多种图像处理技术,如图像的频域增强、图像的几何运算、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这些都是图像处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课程设计的参考教材包括王家文编著的《MATLAB 6.5 图形图像处理》,以及张汗灵编著的《MATLAB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等。这些书籍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 此外,课程设计还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格式规范,使用统一的封皮,并且按照学校指定的格式要求打印报告。报告的字体、字号以及内容的排列顺序都有具体要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报告,并确保源代码的完整性和详细说明。 《数字图像处理》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这些设计题目,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技能,还能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宝贵的实践经验。
2025-10-26 19:46:24 18KB
1
数据集是一个开放获取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数据集,专为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方法而设计。该数据集包含超过2000张高分辨率的OCT图像,涵盖了多种眼部疾病和病理条件,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网膜动脉阻塞(RAO)、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视网膜前膜(ERM)和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VID)等。这些图像通过Optovue Avanti RTVue XR设备采集,采用动态扫描长度和图像分辨率的光栅扫描协议,以黄斑为中心,能够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后玻璃体和脉络膜血管的结构。OCTDL数据集的主要特点是其全面的标注和高质量的图像。每张图像均由经验丰富的视网膜专家进行解读和分类,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数据集被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比例为60:10:20,以支持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和验证。此外,OCTDL还提供了详细的CSV文件,用于将疾病与相应的病理条件关联起来,便于与其他数据集(如OCTID和Kermany数据集)结合使用。在技术验证方面,OCTDL数据集已用于测试VGG16和ResNet50两种经典深度学习架构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集在疾病分类任务中表现良好,其中AMD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96.3%,而RVO的准确率相对较低,为63.3%OCTDL数据集的发布旨在推动自动处理和早期疾病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医学成像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
2025-10-20 22:36:56 380.1MB 机器学习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1
大三上学期数字图像处理期末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个基于Matlab语言的路标识别系统。这一项目不仅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还包括图像的采集、处理、分析以及特征提取等关键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熟悉Matlab这一强大的数学计算和仿真平台,掌握其图像处理工具箱中的各种功能,如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等。 项目首先可能包括对路标图像的采集,这涉及到光学成像的基本知识和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随后,采集到的图像需要经过预处理,以去除噪声和干扰,改善图像质量,这通常包括灰度转换、直方图均衡化、滤波等操作。在图像分析阶段,可能需要运用到边缘检测算法来识别路标中的边缘信息,而形态学操作则用于进一步清理和强调这些边缘。 图像分割是路标识别中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能否准确地从图像中分离出路标区域。不同的分割方法,如阈值分割、区域生长、分裂合并等,需要根据实际图像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特征提取阶段,学生需要从分割后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包括颜色、形状、纹理等,这些特征将作为判断路标种类的依据。 分类器的设计和训练是路标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学生需要利用Matlab中的机器学习工具箱,根据提取的特征训练一个分类器。这个分类器可能是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决策树或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其在各种不同的路标图像上都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如信号处理、统计学、模式识别等,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大有裨益。此外,由于项目基于Matlab平台,学生还将提高其编程能力和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整个项目是一个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从问题定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到系统测试和评估,每一步都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这一项目,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还能增强运用Matlab进行算法开发的实操能力,为未来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应这一项目的各个文件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 数据集文件:包含了用于训练和测试路标识别系统的各种路标图像。 - 预处理脚本:Matlab脚本文件,用于图像的预处理操作。 - 特征提取函数:用于提取路标图像的特征。 - 分类器设计代码:Matlab代码文件,包含了分类器的设计和训练过程。 - 测试脚本:用于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验证识别准确率。 - 项目报告:包括项目的目标、设计思路、实现过程和测试结果等内容的文档。 - 实验结果图像:展示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等过程的图像结果。 这个期末项目的开发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在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而且也提升了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为其后续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10-20 13:45:09 1.89MB matlab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