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软件项目管理农业物联网_STM32F103C8T6主控_ESP8266-01s无线通信_OneNet云平台_MQTT协议_AndroidStudio开发_嘉立创EDA设计_蔬菜大棚环境监测系统.zip 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本项目涉及的农业物联网系统,以STM32F103C8T6作为主控制单元,通过ESP8266-01s模块实现无线通信,并使用OneNet云平台,借助MQTT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同时,该系统采用Android Studio进行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并通过嘉立创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主要应用于蔬菜大棚环境监测,以提升蔬菜大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STM32F103C8T6是一款由STMicroelectronics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高性能微控制器,其丰富的接口资源和较高的处理能力使其适合用于农业物联网中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ESP8266-01s是一款常用的低成本Wi-Fi模块,能够方便地将微控制器连接到互联网,为物联网项目提供了无线通信的能力。OneNet是一个由中国移动推出的开放云服务,支持各类物联网设备接入,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它支持推送和订阅模式,非常适合物联网场景下设备间的数据通信。 Android Studio是谷歌官方开发的一款集成开发环境,专门用于开发Android应用。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和调试工具,便于开发者快速开发稳定、性能优异的Android应用。嘉立创EDA是一款流行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PCB布板设计等环节,其简洁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使之成为工程师和爱好者设计电路图和PCB板的首选工具。蔬菜大棚环境监测系统则是将上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调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该压缩包内的附赠资源.docx、说明文件.txt以及monitoring-system-main文件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开发指南和项目文件。其中,附赠资源可能包含了教学视频、相关资料或者额外的代码示例,而说明文件将详细描述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安装指南。monitoring-system-main文件夹中则应包含了项目的核心代码和必要的配置文件,为开发者提供了从零开始搭建和维护整个蔬菜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的可能性。 本农业物联网项目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10-14 12:50:12 54.62MB python
1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现代农业技术正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其中,温室大棚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管理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手段。本文将以基于51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毕业设计为核心,深入探讨该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技术实现及其应用价值。 51单片机是一种经典的微控制器,因其简单、稳定和易编程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控制系统。在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中,51单片机能够根据环境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条件。基于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大棚内的气候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系统的设计包含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传感器的配置,以及相应的执行机构(如加热器、通风装置、遮阳网等)。控制系统通过编程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并根据预设的阈值和算法自动控制执行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大棚内温度超过设定的最高温度时,系统将自动启动通风装置降温。 再者,系统的设计中还应考虑到用户界面的友好性。通过设计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轻松设定环境参数的阈值,查询实时数据,并手动控制各个执行机构,以满足特定情况下的需求。此外,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51单片机程序中应包含异常处理机制,以便于在出现故障时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避免对农作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在系统实现的技术层面,本设计需综合运用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嵌入式编程、传感器应用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仔细调试单片机的I/O口,确保各个传感器的准确读取与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同时,为了增强系统的实用性和拓展性,程序设计应采用模块化思想,便于后期升级和维护。 本毕业设计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电路设计、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而且对未来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此类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为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可以对这一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及技术实现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2025-10-06 11:41:45 3.6MB
1
一个基于STM32和DHT11的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并显示温湿度数据,还具备超限报警和阈值调节功能。文中涵盖了从硬件选型到软件编程的全过程,包括详细的原理图、PCB设计以及Proteus仿真验证。通过C语言编写的程序实现了传感器数据读取、数据处理、液晶显示和报警控制等功能。 适合人群: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感兴趣的电子工程学生、农业物联网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项目旨在为农业大棚提供智能化管理手段,帮助农民实时掌握环境参数,预防因温湿度异常导致的作物损失。通过实际应用和仿真测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该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成本效益和实用性,采用了性能稳定的STM32微控制器和经济实惠的DHT11传感器,使得整个解决方案既高效又经济。
2025-09-28 22:47:22 926KB
1
基于PLC的智能大棚温室控制系统是一种应用于现代农业的电气自动化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的自动监控和调整。这种系统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实现精准农业。 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是通过PLC实现对温室大棚内部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以满足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控制方案则围绕系统目标进行,涉及软硬件的协调配合,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包括了系统的硬件组成,PLC的产生、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其中,PLC型号的选择、I/O地址的分配以及接线图的设计是硬件设计中的关键部分。系统硬件组成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等,而PLC作为核心部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并完成相应的I/O地址配置和线路连接。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涉及到程序设计思路和具体的程序设计图。程序设计思路包括对整个系统运行逻辑的理解和编程思路的明确,而程序设计图则是软件实现的具体体现,它将帮助工程师快速地理解程序结构和功能模块划分。 仿真软件模拟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一部分,首先介绍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的基本概况,接着展开组态软件的设计过程。这涉及到组态软件的选择、组态动画的设计调试以及运行。通过仿真软件模拟设计,可以在实际部署前测试和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总结部分来概括整个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点和创新之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设计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而致谢则是对参与项目人员、指导教师以及支持单位的感谢。 智能大棚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电气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系统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2025-08-25 22:14:02 1.33MB
1
基于Arduino的温室大棚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实时显示温湿度、气体数据与土壤湿度,手机APP控制并自动调节环境与设备。,基于Arduino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 1.使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温湿度,数据一方面实时显示在OLED屏,另一方面上传手机APP,湿度过低时自动控制加湿器进行加湿,达到一定湿度后停止加湿(加湿过程中,可以物理性关闭),温度过高时,可通过手机蓝牙控制风扇进行降温; 2.SGP30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和TVOC(空气质量),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可通过手机蓝牙控制窗户的开关(使用步进电机和ULN2003电机驱动模拟),进行空气交(可以和风扇同时进行); 3.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大棚内土壤湿度,一方面将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另一方面上传手机APP,当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自动打开抽水机进行浇水,高于阈值停止浇水。 包含源码,库文件,APP,接线表,硬件清单等资料。 不包含实物 不包含实物 不包含实物 ,基于Arduino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DHT11温湿度传感器;SGP30气体传感器;OLED屏显示;手机
2025-07-09 09:39:35 3.13MB istio
1
基于Arduino的温室大棚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气体及土壤状态,智能调节环境与设备,手机APP远程控制,高效管理农业生产。,Arduino驱动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与联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气体与土壤状态,智能调节环境与优化种植条件。,基于Arduino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 1.使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温湿度,数据一方面实时显示在OLED屏,另一方面上传手机APP,湿度过低时自动控制加湿器进行加湿,达到一定湿度后停止加湿(加湿过程中,可以物理性关闭),温度过高时,可通过手机蓝牙控制风扇进行降温; 2.SGP30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和TVOC(空气质量),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可通过手机蓝牙控制窗户的开关(使用步进电机和ULN2003电机驱动模拟),进行空气交(可以和风扇同时进行); 3.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大棚内土壤湿度,一方面将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另一方面上传手机APP,当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自动打开抽水机进行浇水,高于阈值停止浇水。 包含源码,库文件,APP,接线表,硬件清单等资料。 不包含实物 不包含实物
2025-07-09 09:38:21 15.92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Arduino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主要由Arduino Mega作为主控,集成了DHT11温湿度传感器、SGP30气体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多个传感器,实现了温湿度自动调节、空气质量监测、土壤自动灌溉等功能。系统还配备了OLED屏幕用于数据显示,HC-05蓝牙模块用于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文中提供了详细的硬件连接图、代码实现以及一些实用的避坑指南,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电子电路和编程基础的技术爱好者、农业物联网开发者、Arduino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小型温室大棚的环境监测与控制,帮助农民或园艺爱好者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作物生长效率。具体目标包括:① 实现实时环境参数监测;② 自动化调控温湿度、空气质量;③ 远程监控与控制设备。 其他说明:作者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和技术细节,如传感器校准、防抖设计、蓝牙通信协议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该项目。此外,还提供了一些扩展建议,如增加SD卡模块记录数据、实现WiFi控制等。
2025-07-09 09:37:45 4.27MB
1
基于stm32的温室大棚检测系统的仿真+原理图+程序(完美运行)
2025-07-05 22:46:04 41.33MB stm32
1
智慧大棚-物联网应用毕业设计 智慧大棚是指使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和管理大棚的温室气候、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体浓度等环境因素,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大棚中的环境变化,并自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维持最佳的生长环境。 在物联网技术中,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负责实时采集各种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该层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网关构成,如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 等感知终端。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核心,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该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负责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该层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在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智慧大棚-物联网应用毕业设计的主要技术架构包括: 1. 感知层:使用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网关采集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2. 网络层:使用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3. 应用层: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智慧大棚-物联网应用毕业设计的主要优点包括: 1. 实时监控:可以实时监控大棚中的环境变化,自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维持最佳的生长环境。 2. 高效节能: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节能,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3. 提高产量:可以通过优化环境条件,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4. 便于管理: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降低人工干预的可能性。 智慧大棚-物联网应用毕业设计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1. 绿色农业: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农业,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工业监控: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工业监控,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公共安全: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公共安全监控,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4. 城市管理: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智慧大棚-物联网应用毕业设计是一个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项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和城市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07 11:47:12 327KB
1
基于PLC的西门子智能温室大棚全套控制系统设计:电气控制组态与S7-200组态王应用,智能农业温室大棚西门子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大棚电气控制组态 S7-200组态王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全套 ,核心关键词:智能农业温室大棚;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西门子; S7-200组态王; 电气控制组态; 全套控制设计。,"西门子PLC智能农业温室控制组态设计-电气化改造的现代农业之选" 在现代农业领域中,智能农业温室大棚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正逐渐成为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控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西门子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大棚全套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电气控制组态技术,以及S7-200组态王在智能温室中的应用。 智能温室大棚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关键。通过利用PLC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的精确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从而为作物生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西门子作为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技术供应商,其PLC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尤其是在电气控制组态方面,西门子PLC因其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易于编程和扩展性等特点,被众多农业生产商和科研机构所采纳。 电气控制组态是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所有电器元件的布线、编程以及逻辑控制。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西门子PLC和S7-200组态王实现对温室中各种电气设备的高效控制,包括加热器、制冷机、照明设备、通风扇等。电气控制组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控制系统对各个设备的控制需求,同时还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维护的便捷性。 S7-200组态王是西门子专门为S7-200系列PLC设计的组态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和监控。使用S7-200组态王,可以实现对智能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大大提高了智能温室的运行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例如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获取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实现智能调节。此外,控制系统还应具备故障诊断、报警提示等功能,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智能温室大棚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电气控制系统,还包括对大棚结构、灌溉系统、施肥系统等方面的规划。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的目标是通过集成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全方位管理,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 基于西门子PLC的智能温室大棚全套控制系统设计,是现代智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电气控制组态、S7-200组态王应用以及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精准控制,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生长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向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2025-06-05 15:25:02 463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