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D的恒压/恒流的整合方案pdf,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巳成为全世界的共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采用发光二极管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的照明是节能环保的首选。日前LED照明灯的发光二极管电路结构,分成串联式或并联式。串联式使用的直流电源一般都是恒流源,而并联式通常使用的直流电源一般都是恒压源。这就产生了在使用中二种类型的电源不能互换的问题,给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不方便,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在二者电路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很好地解决了二种类型的电源不兼容的问题,设计出了恒流/恒压驱动开关电源合二为一的电路,实现了LED照明灯电源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2025-09-25 11:48:20 713KB LED电源
1
光储充交直流三相并网 离网系统 基于Matlab三相光伏储能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 关键词:光伏大功率 储能 充电桩 LLC 电池 并网PQ控制 SPWM 恒压 恒流充电 提供两个仿真可对比看效果,如图一,二。 点击“加好友”可先看波形效果细节 1、光伏,功率600kW,采用电导增量法 2、储能系统 采用双向DCDC,buck-boost变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稳定母线电压800V。 3、并网逆变器采用PQ控制,交流系统 含220V大电网,LC滤波器,采用SPWM调制 4、三组充电桩采用全桥LLC结构,输入800V左右,恒压输出350~480V,恒流输出100A~300A效果好(恒流设置越小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理论可以设0A空载运行),额定功率120kW,开关频率60k。 充电桩可设置不同工况运行。 具备恒流切恒压功能。 注:仿真运行时间很长,超过半小时,这是为了能满足LLC离散运行要求,把powergui设置的很小,导致运行时间很长,加上LLC仿真特性造成的。 可提供仿真使用、参考资料
2025-09-11 23:22:30 862KB xbox
1
在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电机的高效精确控制是核心课题之一。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简称PMSM)由于其高效能、高转矩密度、良好动态响应等特点,在工业自动化、电动交通工具、伺服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内容将重点讨论永磁同步电机的几种控制策略,包括变频(VF)控制、恒流频比控制、恒压频比控制,以及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的控制仿真。 VF控制是一种常用的电机控制方法,它通过调整电机供电频率和电压来实现电机速度和转矩的控制。在VF控制中,开环控制多用于对电机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而闭环控制则可以实现更精确的速度和位置控制。VF控制策略简单、成本较低,但其控制性能受到电机参数和负载变化的影响较大。 恒流频比控制是指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保持电流与频率的比例关系不变,以此来控制电机的转矩。由于电机的磁通量与电流成正比,因此保持恒流可以确保电机的磁通量恒定,从而获得稳定的转矩输出。恒流控制适用于对转矩波动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恒压频比控制则是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保持电压与频率的比例关系恒定。这种方法可以在电机转速变化时维持电机内部磁通量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电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的稳定。恒压频比控制同样适用于要求电机功率输出稳定的场合。 MATLAB/Simulink作为一个强大的数学计算和仿真工具,它提供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和电力系统工具箱可以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MATLAB/Simulink,我们可以搭建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不仅能够模拟电机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动态性能,还能够验证控制算法的可行性,这对于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仿真可以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在VF开环控制及中高速无传感全速域复合控制策略的模拟。在无传感控制中,电机的速度和位置信息不是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通过观测器或估算器来实时计算。无传感控制技术可以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上述讨论的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例如,在对电机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恒压频比控制;在对转矩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则更适合采用恒流频比控制。而MATLAB/Simulink仿真则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在实际应用之前对电机控制策略进行充分的验证和优化。 以上内容总结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基本概念和MATLAB/Simulink仿真应用的基本方法,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通过对这些控制策略的深入理解,可以在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025-09-03 13:53:40 80KB matlab
1
电流源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稳定集电极电流。在电流源电路中,通常会将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或参考地),并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到电源,以限制基极电流。集电极则通过一个较大的电阻连接到电源,以产生所需的输出电流。 内附分压器偏压、齐纳二极管偏置、串联二极管偏置与三极管NPN和PNP搭配的六种恒流源电路。 使用软件:multium 14.0 晶体管恒流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其核心思想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通过精确控制基极电流来维持集电极电流的恒定。这种电路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稳定电源、电流偏置、电荷泵等。恒流源的设计能够提高电子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晶体管恒流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晶体管的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Ic)与输入电流(基极电流Ib)之间的关系。在一个三极管中,集电极电流大致等于基极电流乘以一个固定的比例系数,称为晶体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或hFE)。通过设计合适的电路,可以确保基极电流的稳定性,从而实现集电极电流的恒定输出。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恒流源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三极管:作为电路的核心元件,通常是NPN或PNP型的晶体管。 2. 基极电流控制元件:可以是电阻、分压器、齐纳二极管或串联二极管,用于产生稳定的基极电流。 3. 集电极电路:包括一个大电阻(或可变电阻),与电源连接,决定输出电流的大小。 4. 负载:可以是电阻、LED、传感器等,接入在集电极和电源之间,由恒流源供电。 在设计恒流源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正确和稳定工作: - 三极管的β值选择,它决定了基极电流与集电极电流的关系,需选择β值稳定的晶体管。 - 基极电流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加入一个电阻,通过基极电阻分压产生稳定的基极电流。 - 集电极电阻的选择,它直接影响输出电流的大小和稳定度。 - 负载的特性,需要确保电流源的输出电流能够满足负载的需求。 使用软件如multium 14.0进行模拟,可以提前预测电路的行为,调整元件参数以达到预期的电流输出。软件仿真不仅可以节省实验材料,还能够快速迭代设计,对于设计高性能和高精度的恒流源电路至关重要。 晶体管恒流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涵盖了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从基本的电路原理到具体的电路设计和仿真,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通过精确的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可以构建出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的稳定且高效的恒流源电路。
2025-08-26 10:28:37 466KB
1
大功率LED技术是现代照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室内外装饰和特种照明应用中。大功率LED的功率至少在1W以上,常见的规格有1W、3W、5W、8W和10W。这类LED灯具相较于传统白炽灯而言,在亮度和能效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使得它们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LED的应用设计中,恒流驱动和光学效率是两个核心问题。恒流驱动确保LED在不同条件下工作时,电流保持恒定,这对于保持LED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提高光学效率则意味着最大化发光效能和减少能耗。 文中提到美国国家半导体(NS)公司的产品作为一个设计实例。在选择LED驱动方案时,需要考虑LED灯具的应用环境,例如室内和室外使用场合。AC/DC转换器适合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DC/DC转换器则用于调整直流电压的稳定输出。 文中还提及了两种典型的LED驱动应用案例:使用LM2734的AC/DC转换器,用于替代卤素灯的设计,以及使用LM3475、LM2623A和LM3485等方案的DC/DC转换器,适用于LED手电筒和矿灯等设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功率LED驱动电路设计时应考虑散热设计。由于LED功率较高,发热量大,散热设计不良会导致LED工作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在设计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路时,可以利用DC/DC稳压器的反馈端(FB)实现从恒压驱动到恒流驱动的转换。文中通过LM2734的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运算放大器和采样电阻调整电流,确保恒定的电流流经LED,从而提高效率和性能。在设计时,还应考虑采样电阻的功耗,使其与DC/DC稳压器的允许范围相符。 总而言之,随着大功率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掌握大功率LED恒流驱动器的设计技术对于开拓其新应用领域至关重要。通过本文提供的设计实例和分析,可以了解在特定场景下选择合适驱动芯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电路参数来优化LED的性能和寿命。LED驱动电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还需要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结合散热需求来实现高效和可靠的LED照明系统。
2025-07-22 21:27:05 466KB LabVIEW
1
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实例pdf,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实例
2025-06-26 13:22:28 1.29MB LED照明显示
1
配低阻电阻传感器的惠斯登电桥, 若采用直流电压源激励, 则由于极化作用和传感器的热电效应的影响, 电桥输出信号将有误差。而且, 用于电桥的直流信号放大器必须克服像偏 移电压、漂移和泄漏电流等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双向恒流方波源激励电桥的新方法。 惠斯登电桥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路,主要用于检测电阻的变化,如在应变片传感器中。在传统的惠斯登电桥中,通常采用直流电压源作为激励,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当电桥连接低阻传感器时,直流电压激励可能会导致极化作用,使传感器产生热电效应,从而影响电桥的输出信号,产生误差。此外,直流信号放大器在处理电桥输出时需要克服偏移电压、漂移和泄漏电流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采用双向恒流源供电的新方法。双向恒流源可以提供稳定且方向可变的电流,这种电流源本身具有短路保护功能,非常适合用于低阻电桥。由于电流是恒定的,不会因为极化或热电效应产生额外的寄生电压,从而降低了误差。同时,这种电源的双向特性有助于消除与直流放大器相关的偏移电压、漂移和泄漏电流等问题。 具体实现中,电桥激励由一个方波发生器(放大器−∀)生成,其输出通过背靠背齐纳二极管限制在饱和电平以下。振荡频率可以通过公式设定,文中给出的频率大约为千赫兹左右。方波电压源通过二极管桥和沟道场效应管转换成双向电流源,调整电阻器的值来设定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通常是微安级别。应变片电桥作为负载,接收这种双向激励电流,其差分输出信号通过单端差分放大器(−.)进行放大。 为了隔绝电桥因热电效应产生的直流电势,采用了电容隔离。接下来的线路使用放大器−.进行精密半波解调,二极管在反馈回路中,其非线性、温度敏感度和正向电压降都得到了降低。解调后的输出通过低通滤波器滤波后送至显示器。在无应变状态下,调整电阻器2+.的值,使得输出读数为零。 采用恒流源激励的一大优势在于,即使电源的任意两个输出端子之间出现短路,系统也能恢复正常工作,这对于远程传感器应用尤其重要,例如在结构挠曲测量中使用应变仪。通过选择适当的引线和元件,可以减少寄生电容和电感引起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这种双向恒流源供电的惠斯登电桥方案提升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特别适合低阻传感器的应用,并且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电气干扰,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025-06-13 03:18:00 85KB
1
无线充电系统中LCC-S谐振闭环控制的Simulink仿真研究与实践,LCC-S无线充电恒流恒压闭环控制仿真 Simulink仿真模型,LCC-S谐振补偿拓扑,副边buck电路闭环控制 1. 输入直流电压400V,负载为切电阻,分别为20-30-40Ω,最大功率2kW。 2. 闭环PI控制:设定值与反馈值的差通过PI环节,与三角载波比较,大于时控制MOSFET导通,小于时关断,开关频率100kHz。 3. 设置恒压值200V,恒流值5A。 ,LCC-S无线充电; 恒流恒压闭环控制; Simulink仿真模型; 谐振补偿拓扑; 副边buck电路; 开关频率; 功率。,基于LCC-S无线充电的闭环控制恒流恒压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
2025-05-26 08:31:43 218KB 数据仓库
1
中的“基于51单片机数控可调恒流源设计”是一个涉及电子工程领域的项目,主要探讨如何利用51系列单片机来实现一个数字控制、电流可调的恒流源。51单片机是微控制器的一种,具有成本低、应用广泛的特点,常用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在本项目中,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接收和处理数字信号来调整输出电流的大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中提到的“实物图+原理图+PCB+论文”是该项目的组成部分,具体如下: 1. **实物图**:实物图展示了完成的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外围电路以及可能的显示设备等,帮助理解和验证设计的实物形态和工作状态。 2. **原理图**:原理图是电路设计的基础,它详细描绘了各个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包括51单片机、电流调节元器件、A/D和D/A转换器、电源模块以及用户接口等。通过原理图,我们可以理解整个系统的运作机制。 3. **PCB**: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制电路板,是将原理图转化为实际电路的关键步骤。PCB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和布线,确保电路的电气性能和物理结构的合理性。在本项目中,PCB图会展示所有元件的精确位置和连接方式。 4. **论文**:论文通常包含项目的背景、设计目标、系统架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等,是对整个设计的详细阐述和理论支撑。通过论文,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设计思路和技术细节,以及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在51单片机数控可调恒流源的设计中,关键知识点包括: 1. **51单片机编程**: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电流的数字化控制。 2. **AD和DA转换**: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让单片机可以处理;D/A转换器则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 3. **恒流源电路设计**:可能包括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等元器件,以实现稳定的电流输出,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4. **用户交互界面**:如LED显示或LCD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电流值,以及可能的按键输入,允许用户设定电流。 5. **误差校正和控制算法**:通过PID或其他控制算法,确保电流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 整体来看,这个项目涵盖了单片机编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学习和提升电子工程技能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2025-05-23 23:18:12 16.49MB
1
在科研、生产、实验等应用场合,经常用到电压在5~20V,电流在5~40A的电源。而一般实验用电源最大电流只有5A、10A。本文专门开发了以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单元,以 TL494 作为核心部件,以AT89C52 单片机作为控制部件的开关稳压电源。该稳压电源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结构简单 , 工作可靠的特点 ,该电路设计简单,应用广泛,精度较高等特点。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开关电源的毕业设计】是一篇探讨使用51系列单片机进行开关稳压电源设计的文章,适用于科研、生产、实验等场景。这种电源能够提供5~20V的电压和5~40A的电流,满足了高于一般实验电源需求的电流输出。设计的核心是51系列单片机,配合TL494作为核心部件,以及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实现了电源的数字化控制,具有可调性、简单结构和高可靠性。 开关稳压电源在现代电子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高效、小型化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开关电源存在输出电压纹波大、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作者设计的新电源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电源的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稳压开关电源的设计、DC-DC变换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和软件设计。 1.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实现这一设计的基础,它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51系列单片机如AT89C51/52在复位电路中,利用电容和电阻产生复位所需的高电平。晶振电路通常选择11.0592MHz或12MHz的频率,以支持精确的定时和串口通信。 2. 开关稳压电源的电路原理框图包含了整流滤波电路,采用单相全波桥式整流,降低输出噪声纹波。利用TL494芯片,可以通过调整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实现5~20V的可调范围。 3. DC-DC变换电路是电源的关键部分,负责电压的提升或降低,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TL494作为脉宽调制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控制晶体管的开关,从而调整输出电压。 4. 数码管显示电路则用于直观地显示当前电源的输出状态,便于用户监控和调整。 5. 软件设计部分则涵盖了控制算法和人机交互界面,使得电源能够根据预设或实时需求进行智能化调整,同时提供了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这个基于单片机的数控开关电源设计结合了单片机技术、开关电源理论和控制策略,旨在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子设备需求。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源的性能,还降低了维护成本,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025-05-12 13:37:49 380KB TL494 场效应管恒流电路 课设毕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