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成像测井是一种在石油勘探和生产中常用的测量井下情况的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在井下传播和反射的特性来获取井壁和井壁周围岩石的信息。在超声成像测井中,由于仪器设计、操作和地质条件的影响,测井仪器可能会出现偏心现象,即仪器未居中对准井轴。这种偏心会导致超声换能器发射的超声波束在某些位置上发生非正入射,从而影响回波声幅,造成声幅图像的失真。 本研究由张健撰写,探讨了超声成像测井中由于测井仪器偏心导致声幅图像出现差异性特征的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偏心校正方法。该方法被应用于典型实验数据和实际测井资料处理中,并进行了效果比对,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成像资料的图像质量。 研究指出,当井下仪器处于偏心状态时,超声波束相对于井壁的入射角度会发生变化,导致即使是井壁周围同样光滑的条件下,回波声幅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在图像中表现为两条明显的垂直暗带,掩盖了井壁内的真实信息。因此,为了消除偏心对回波声幅图像的影响,有必要估计并补偿由偏心引起的图像灰度变化。 研究中的偏心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分析偏心状态下回波声幅图像中出现的差异性特征。 2. 设计出针对偏心声幅图像的校正方法。 3. 将校正方法应用于实验数据和实际测井资料中进行处理。 4. 比对处理前后的效果,评估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此外,为了支持研究工作,张健还列出了研究基金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作者简介中提供了个人背景信息,张健是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一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检测与控制技术。 在技术实现方面,虽然理论上和实验模型可以大致估计不同偏心条件下回波声幅的变化,但在工程应用中,直接从实际测井资料数据中估计由偏心所引起的灰度变化的方法更具有可行性。通过这种直接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校正由偏心引起的图像失真问题。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研究了超声成像测井中因仪器偏心造成的声幅图像失真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校正方法,以提高成像测井资料的图像质量。该方法通过分析和处理测井数据来估计和补偿由偏心引起的图像灰度变化,进而改善井壁图像细节的显示。该研究的成果对于提高超声成像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30 14:17:46 1.03MB 成像测井
1
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是自动控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系统中引入特定的校正装置,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满足特定的设计指标。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以MATLAB为工具,针对一给定的单位反馈系统,通过引入串联滞后校正网络,优化系统性能。 课程设计的初始条件为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G(s)/(s(1+0.1s)(1+0.2s)),并规定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不低于100,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也已被指定。在这一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MATLAB绘制系统的伯德图,并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以便于了解系统在未校正状态下的性能。 接下来,设计任务是系统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网络。这一步骤的核心在于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使系统满足设计指标。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对系统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的相位和幅度特性,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反复迭代和调整。 在设计好校正网络之后,需要使用MATLAB绘制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根轨迹分析是理解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重要工具,通过它可以直观地看到系统极点随系统参数变化的轨迹。对根轨迹的绘制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系统的行为。 设计过程中,清晰的计算分析过程、MATLAB程序及其输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课程设计报告中必须详细记录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MATLAB的使用情况。报告的格式要符合教务处的相关原则。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参考文献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以便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总结部分要求学生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所学知识,并描述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收获与体会部分应包含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解。 整个课程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使用MATLAB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理论与实践的认识。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025-06-28 12:13:36 541KB
1
### 自动控制原理滞后系统的校正 ####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中,通过“自动控制原理滞后系统的校正”这一课题的学习,旨在达到以下目的: 1. **理解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流程**:熟悉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系统的设计之中。 2. **掌握系统分析方法**:学习如何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确保设计出的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在各种工况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3. **MATLAB工具的应用**:通过MATLAB这一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加深对控制理论内容的理解,学会利用MATLAB进行系统的建模、仿真与优化。 4. **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解决。 ####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详解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料阅读**: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获取滞后系统的校正原理及其应用背景,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系统分析**:对给定的单位负反馈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稳定性、稳态误差以及动态特性等方面,确保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图形绘制**:使用MATLAB绘制根轨迹图、Bode图、Nyquist图等图形,直观展示系统校正前后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4. **系统校正**:针对特定的工作要求,设计并实现校正系统,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来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 三、具体步骤与方法 1. **自学MATLAB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MATLAB的基本操作命令,包括控制系统工具箱的使用方法等,并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这些技能。 2. **频率法校正设计**:利用MATLAB的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使其满足给定的频域性能指标。在此过程中,需要计算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以及相关的参数值。 3. **系统稳定性分析**:利用MATLAB求解校正前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此外,还需要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Nyquist图等,以直观地观察系统的稳定性。 4. **动态性能指标分析**:通过绘制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等图形,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如超调量、调节时间等,并比较校正前后的变化情况。 5. **性能优化**: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 6. **设计报告撰写**:整理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资料,撰写一份完整的设计报告,并准备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 四、设计参考资料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任务,推荐参考以下几本书籍: 1. **《自动控制原理》**,程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机电控制工程》**,王积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 **《自动控制理论与设计》**,徐薇莉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 **《MATLAB控制系统设计》**,欧阳黎明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通过参考这些书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从而更好地完成此次课程设计任务。
2025-06-28 12:11:00 272KB 滞后系统的校正
1
填谷式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是一种用于改善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电路设计方法,特别是在交流(AC)输入电源供电的照明设备中。功率因数是一个衡量交流电路中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相位匹配程度的指标,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能的有效利用率。在照明领域,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电流谐波,减少能量损耗,并且可以达到环保与节能的效果。 在介绍填谷式无源PFC电路之前,首先要了解传统的桥式整流电解电容滤波电路。这种电路通常由一个桥式整流器和一个或多个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组成。桥式整流器利用四个二极管将交流电压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压,再通过电容器平滑化处理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直流输出。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整流后的电流波形会与电压波形产生严重的相位偏移,形成一个失真的波形。失真的电流波形会导致输入功率因数下降,同时谐波电流的增加可能会引起电磁干扰,不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 为了改善这种电流失真,提高功率因数,填谷式无源PFC电路被提出作为解决方案。填谷式无源PFC电路主要由几个二极管和至少两个等值电容器组成,其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电子开关控制来整流输入电压,使得电流波形得以改善。在该电路中,二极管D6的接入使得电容C1和C2在交流电压较高时以串联方式充电。当交流电压降低到低于电容器充电电压的一半时,二极管D6反向偏置,D5和D7导通,电容C1和C2开始以并联方式向负载放电。这个过程导致了输入电流的失真得到改善,输入电流的导通角增加,从60度增加到120度甚至更高。因此,填谷式无源PFC电路不仅能够修正输入电流,而且能够将线路功率因数提高至0.9以上,大幅降低3次和5次谐波电流,降低总谐波失真(THD)至30%以下。 在LED照明领域,填谷式无源PFC电路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LED驱动器通常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流来驱动LED,填谷式无源PFC电路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电流,同时满足高性能离线式LED照明电源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包括AC输入谐波电流符合IEC61000-3-2标准、功率因数满足能源之星SSL的规定、电磁干扰符合EN55015B的限制、高能效、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能够为LED提供恒流驱动。 使用填谷式无源PFC电路的优点包括其电路设计相对简单和成本低廉。虽然主动式PFC电路(有源PFC)在性能上可能优于无源PFC电路,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填谷式无源PFC电路由于其成本效益而成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在LED照明应用中,填谷式无源PFC电路的引入能够显著改善线路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失真,从而帮助照明设备更有效地利用电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并且提高整体的电能质量。
2025-06-26 15:44:11 185KB
1
霍普金森压力棒的色散校正根据: [1] Tyas A 和 Watson AJ 2001 频域色散调查压力棒信号校正 Int. J. 影响工程。 25 87–101 使用函数 (2) 直接或通过计算速度比查找表: [2] Bancroft D 1941圆柱条中的纵波速度物理。 修订59 588-93 基于: [3] MatLab脚本,用于压力的相角和幅度校正酒吧信号。 安德鲁·巴尔博士https://blast.shef.ac.uk/software/dispersionm-matlab-script-phase-angle-and-amplitude-correction-pressure-bar-signals
2025-06-24 16:53:21 16KB matlab
1
高能介子可以传播大厚度的物质。 对于地下中微子和宇宙射线探测器,必须准确知道μ子的能量损耗才能进行模拟。 在本文中,使用改良的Weizsäcker-Williams方法计算了通过致辐射而产生的对ons子平均能量损失的次要校正。 给出了数值结果的解析参数。
2025-06-18 08:09:05 261KB Open Access
1
自校正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它在自动化和控制系统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理论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能够自动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无需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在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系统中应用广泛。Simulink是MATLAB环境中用于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的图形化工具,它为实现自校正控制提供了强大平台。 标题中的"一个基于自校正控制理论的Simulink模型"意味着我们有一个使用Simulink构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自校正控制的概念。自校正控制通常包括自适应控制和学习控制两部分,通过在线估计系统参数并调整控制器参数来改善系统性能。 自校正控制器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1. **控制器设计**:这可以是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或者神经网络控制器等,它们的参数能够在运行时自我调整。 2. **参数估计器**:这部分负责实时估计系统的未知参数,如系统增益、时间常数或非线性特性。 3. **误差反馈**:将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作为反馈信号,用于调整控制器参数。 4. **稳定性分析**:为了确保系统稳定,自校正控制器需要有内置的稳定性保证机制,例如Lyapunov函数。 描述中提到的"希望有所帮助"暗示了这个Simulink模型可能是一个教学资源或者研究案例,旨在帮助用户理解和实现自校正控制。通过下载和仿真这个模型,用户可以观察到自校正控制如何在不同工况下工作,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并进行参数调整以优化控制性能。 文件名称"自校正控制器"可能是指Simulink模型中包含了自校正控制器的模块或者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用户在Simulink环境下打开这个文件,可以进一步分析和修改模型,以适应特定的应用需求。 总结来说,这个基于自校正控制理论的Simulink模型提供了一个动态的、适应性强的控制解决方案,适用于对系统参数变化敏感的环境。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模型,工程师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校正控制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025-06-08 11:53:31 6K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试题,详细介绍了单相AC-DC变换电路的设计任务与要求。该电路旨在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36V直流电,输出电流额定值为2A。基本要求包括确保输出电压稳定、负载调整率和电压调整率不超过0.5%,以及设计功率因数测量电路和过流保护功能。发挥部分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如功率因数校正至不低于0.98、效率不低于95%,并能自动调整功率因数。此外,文档还提供了评分标准、设计报告的具体要求及测试方法。 适合人群:面向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本科组学生,特别是对电力电子技术感兴趣的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参赛学生掌握单相AC-DC变换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②提升学生对电路性能优化的理解,如提高效率、功率因数校正等;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严格按照竞赛规则完成任务。 阅读建议:在准备竞赛过程中,学生应仔细研读文档中的各项要求,理解每个技术指标的意义和实现方法,同时注意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并能清晰表达设计方案和技术细节。
1
# 梯形校正v4.0补丁说明 本补丁说明适用于Android 4.4.4 及以上的 sdk,通过GPU对输出进行梯形变换来达到投影设备梯形校正的效果,本补丁已对校正后内部的锯齿进行优化。 ## 1、打补丁说明 分别打上以下补丁 patchs/ ├── device │ └── rockchip │ └── common (此级目录为/common或者对应soc的名称,如: /rk312x) │ └── 0001-add-properties-for-keystone-correction.patch └── frameworks └── native └── 0001-support-keystone-correction-function-for-9.0-v4.0.patch src/ 目录提供了源文件方便比对 补丁主要分为2部分: 1、SurfaceFlinger 中显示框架打补丁。 2、关闭hwc合成的属性。device/rockchip/下搜索system.prop 文件,找到对应hwc属性,设
2025-05-15 10:08:16 847KB
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因数校正单元(flyback+boost单元)。这种功率因数单元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反激变换器状态和boost电感状态。基于这种PFC单元,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变换器不仅可以得到很高的功率因数,而且可以自动限制储能电容上的电压。
2025-04-23 14:13:17 129KB 电源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