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基础(C语言版)(第2版)》是全球广受欢迎的计算机科学教材之一,专注于数据结构这一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主题。这本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组织和管理计算机内存中的数据,以便高效地进行访问和操作。在C语言环境下,它通过实际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实现。 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这些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算法性能,提供高效的检索、插入和删除操作。 2. 线性数据结构:数组是最基础的数据结构,它提供了随机访问元素的能力。链表则允许动态地增加或减少元素,但访问效率相对较低。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常用于函数调用和表达式求值;队列则是先进先出(FIFO)的结构,适用于模拟等待队列或处理任务的顺序。 3. 树形数据结构: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广泛应用于搜索和排序问题。平衡二叉树如AVL树和红黑树,保证了查找的高效性。堆是一种可以快速找到最大或最小元素的数据结构,常用于优先队列。 4. 图数据结构:图由顶点和边构成,可以表示复杂的关系网络。图的遍历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 5. 动态数据结构:动态分配内存的能力使得数据结构如动态数组、链表和树能够适应数据量的变化,避免了固定大小结构的局限。 6. 散列表(哈希表):散列技术提供了快速查找和插入数据的方法,通过散列函数将关键字映射到数组索引,实现近乎恒定时间的查找和插入。 7. 排序算法:书中可能涵盖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多种排序方法,以及它们的时间复杂性和适用场景。 8. 查找算法:二分查找、线性查找、二叉搜索树查找等是查找算法的核心,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对于优化程序性能至关重要。 9. C语言实现:书中会通过C语言的编程实例来展示数据结构的实现,包括内存管理、指针操作和函数定义等方面,让读者了解如何在实际编程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10. 实践应用:除了理论知识,教材还可能包含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如操作系统中的调度、数据库索引、网络路由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数据结构在实际系统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数据结构基础(C语言版)(第2版)》,不仅可以提升编程能力,还能为学习高级算法和系统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任何计算机科学或软件工程的学习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2025-10-21 22:29:36 28.13MB 数据结构
1
新高考等级赋分是指在中国大陆地区新高考改革后,对学生在选考科目上的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旨在将原始分数转换为等级,以适应新的高考选考模式。该制度将考生的原始分数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定的百分比区间,例如5个等级或更多,每个等级有不同的赋分区间和比例。本文档提供了详细的Excel操作指导,包括等级赋分的原理、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制作和优化赋分模板的方法。 在进行等级赋分之前,需要根据《各省市新高考赋分办法》中的比例,将考生分数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或其他数量的等级,并且明确每个等级的总体赋分区间。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各省份的具体规定来确定每个等级的端点值。例如,在一些省份的规则中,A等级的赋分区间可能会占到学生总数的17%,而E等级可能占到2%。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使用Excel公式来处理考生的分数。例如,可以使用IF函数来判断分数是否为零,然后根据等级的累积和来确定每个分数所在的等级。在确定了每个分数的等级后,再利用组合公式来计算每个等级中的分数最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构成相应的赋分区间。 在具体的等级赋分计算中,会使用到比例公式来将学生的实际分数转换为等级赋分值。转换公式需要考虑总体等级赋分区间以及学科等级赋分区间,以及学生的实际分数所在区间。会通过一系列的条件判断公式来赋予学生相应的等级,并显示出每个学生等级、人数以及学科名次等信息。 具体设计步骤包括新建Excel文档,并插入多个工作表,分别进行重命名和数据输入。例如,创建“学生成绩原始分输入模板”工作表,输入学生原始成绩,并在“学生成绩赋分输出”工作表中输入相对应的栏目,并链接原始分模板中的数据。此外,还需设置“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工作表来辅助完成赋分计算和数据链接。 Excel操作内容还涉及使用Lookup、Countif、Rank、Min和Max等函数进行数据处理,这些函数能够帮助实现分数到等级的转换、计算等级的最值以及完成其他相关的统计和赋分任务。 整体而言,新高考等级赋分Excel操作的掌握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考生成绩的准确赋分和评价,还能够极大地提升学校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水平。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即便是没有计算机背景的教师也能够轻松地制作和优化赋分模板,使之满足学校及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需求。
2025-10-11 23:02:54 448KB
1
《SoC设计方法与实现(郭炜)课件》是一个深入探讨系统级芯片(SoC)设计的关键概念、流程和技术的资源包。SoC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它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各种外设接口等众多组件,是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趋势。本课件由专家郭炜精心编排,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SoC的设计过程。 在SoC设计中,首先要理解的是系统架构。这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包括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核、定义内存结构、规划I/O接口等。课程可能涵盖了ARM、MIPS等常见的处理器架构,以及如何根据应用需求定制化这些核。 接下来是硬件描述语言(HDL),如Verilog和VHDL,它们用于描述SoC的逻辑功能。学习者需要掌握如何用HDL编写模块,描述数据流和控制流,以及如何进行综合和仿真,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在SoC实现阶段,会涉及到IP核复用、SoC集成和物理设计。IP核是预先设计好的功能模块,可以加速设计进程。集成阶段需要解决时序、功耗、面积等问题,确保所有组件协同工作。物理设计包括布局布线,目标是优化性能、降低功耗和满足制造工艺要求。 课程还可能涉及嵌入式软件开发,因为SoC中的软件和硬件是紧密耦合的。学习者需要了解固件编程、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选择和移植,以及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开发。 在测试和验证方面,SoC设计需要经过严格的验证流程,包括功能验证、性能验证和兼容性测试。这可能涉及到模拟、形式验证、硬件-软件协同验证等技术。 此外,SoC设计还需要考虑功耗管理。低功耗设计策略,如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多电压域和电源门控,都是为了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同时降低能耗。 课程可能还会讨论SoC设计工具,如Synopsys的Design Compiler、Cadence的 Virtuoso等,以及EDA流程,从设计输入到GDSII输出的全过程。 《SoC设计方法与实现(郭炜)课件》全面覆盖了SoC设计的各个方面,对于希望进入IC设计领域或提升SoC设计能力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料。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你可以掌握从概念到实现的完整SoC设计流程,为未来的芯片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2025-09-23 00:31:35 10.6MB IC设计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激光SLAM(同步激光扫描定位与映射)算法的一项重要改进——增强重定位的Cartographer算法。针对传统Cartographer算法在大型环境中重定位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算法流程、改进匹配策略以及引入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经过在五千平方米车库中的实验证明,新算法将重定位时间从数分钟缩短到3.35秒,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工作的效率和用户体验。文中不仅详细阐述了技术细节,还提供了改进后的算法源码供开发者研究和使用。 适合人群: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对SLAM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准确定位能力的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车辆、仓储物流机器人等。目标是帮助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最新的SLAM算法优化方法,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开源精神的重要性,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技术交流和共享中来,共同推进机器人技术的进步。
2025-08-20 16:53:28 2.26MB 多传感器融合 开源项目
1
极好的Hyper-V开发 Hyper-V开发资源,模糊测试和漏洞研究的精选列表。 如果您想做出贡献,请阅读。 有关与虚拟化相关的链接的更广泛列表,请参阅。 目录 攻击Hyper-V-POC的JaanusKääp[2019] -美国黑帽[Joe Bialek] [2019] King和Shawn Denbow,OffensiveCon [2019] Jordan Rabet,BlueHat [2018] 深入研究-TenSec的Joe Bialek和Nicolas Joly [2018] VBS和VSM内部构件-由BlueHat IL的Saar Amar撰写[2018] -REcon的Andrea Allievi [2017] -Hyper -作者:Alex Ionescu,SyScan [2015] -由MSRC博客Saar Amar撰写[2018] Windows Ini
2025-07-14 18:51:53 15KB hyper-v
1
【知识点详解】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 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即选项B正确。这表明对角线互相交叉并分成相等的四部分。 -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垂直,但它们总是互相平分。 2. **菱形的性质** -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即选项C正确。菱形的四条边等长,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个对角线将对方分成了两个相等的部分。 - 如果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度,那么菱形也是等边四边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菱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和内角计算得出。 3. **矩形的性质** -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但不垂直。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通过矩形面积减去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来计算。 - 矩形的中点连接形成的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如果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通过矩形面积的一半减去四个全等的小菱形面积得到。 4. **梯形的性质与等腰梯形的计算** - 等腰梯形的腰长和两底差可以用来计算梯形的高。根据勾股定理,梯形的高等于两底差的平方除以两腰长之和,再取平方根。 5. **四边形的组合条件** - 推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可以是两组对边平行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者对角线互相平分。在给出的5个条件中,选择合适的组合可以构成平行四边形。 6. **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 花坛设计应选择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图案。在给定的选项中,菱形满足这两个条件,因为菱形有两条对称轴且关于中心点对称。 7. **特殊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 填空题涉及了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菱形的判定和面积计算、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正方形的角度以及梯形周长的计算。 8. **几何证明** - 解答题主要考察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梯形的性质以及等腰梯形的证明,涉及到角度的计算、边长的关系以及对称性的应用。 总结,这份单元测试题涵盖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相关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对称性分析,角度计算等核心知识点。解题时需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几何证明。
2025-07-05 21:12:14 115KB
1
Spring框架是当下极为流行的开源应用程序框架之一,专门用于解决Java EE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将深入剖析Spring框架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组件,并探讨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Spring框架的核心理念是打造一个轻量级且灵活的框架,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企业级应用程序。其主要依托于Inversion of Control(IOC)和Dependency Injection(DI)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应用程序架构的松耦合与高度灵活性。 Spring框架的关键组件主要包括Bean Factory、Application Context以及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AOP)。其中,Bean Factory是Spring框架的核心,主要负责管理应用程序中的Bean对象,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统一的Bean管理方式。Application Context则是Spring框架的上下文环境,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用于管理应用程序中的Bean对象、各类资源以及服务。AOP是Spring框架中的一种重要编程范式,主要用于解决横切关注点的编程难题。 SSM框架是在Spring框架基础上构建的一种Web应用程序框架,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Web应用程序。SSM框架的核心组件包括Spring MVC、Spring以及MyBatis。Spring MVC是SSM框架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处理HTTP请求、参数绑定以及视图渲染等任务。MyBatis则是SSM框架的持久层框架,主要负责处理数据库交互以及SQL语句的执行等任务。 SSM框架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高度灵活性:SSM框架提供了极为灵活的架构,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组件和框架。 易于学习:SSM框架的学习难度较低,开发者能够快速上手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广泛应用:SSM框架在多个领域都
2025-06-06 12:22:20 51KB SSM框架 外文文献翻译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S7-1200 PLC的两部六层群控电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通过PLC控制实现了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高效运行,无需实际硬件即可通过仿真程序模拟运行效果。文中涵盖了系统架构、硬件配置、自动仿真程序、画面展示、接线图、流程图和IO分配表等内容,全面解析了电梯控制系统的各个方面。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电梯控制系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PLC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掌握电梯自动化控制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专业人士。目标是通过理论与仿真的结合,提升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能力。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系统设计资料,还包括一些代码片段,鼓励读者进行定制化开发,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
2025-06-03 09:34:18 4.01MB
1
在IT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分支,人体姿态估计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涉及通过算法分析图像或视频,识别并定位人体的关键关节位置,如头部、肩部、肘部、手腕等。Python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语言,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在“Python-人体姿态估计资源精选列表”中可能涵盖的知识点。 我们关注的是Python库。OpenPose是其中的一个热门选择,它是一个跨平台的C++库,同时也提供Python接口。OpenPose能够实时地估计多人的全身2D和3D姿势,以及面部和手部的关键点。另一个常用库是Mediapipe,这是一个由Google开发的多平台解决方案,包含了多种计算机视觉任务的管道,包括人体姿态估计。 接着,深度学习框架在人体姿态估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TensorFlow和PyTorch是最常见的选择。它们提供了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高效工具,例如可以使用这两者实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或递归神经网络(RNN)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还有一些预训练模型,如MSRA的COCO keypoints dataset上的HRNet或SimpleBaseline模型,可以直接应用或进行微调。 除了库和框架,数据集是训练和评估模型的关键。COCO(Common Objects in Context)数据集是人体姿态估计的标准数据集,包含了大量带注释的人体姿态图像。MPII和LSP是其他常用的数据集,可以帮助开发者训练和验证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人体姿态估计有多种应用场景,如体育分析、健康监测、虚拟现实、游戏互动等。对于这些场景,理解如何处理实时视频流、优化模型性能、减少计算资源消耗以及提高精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社区和资源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部分。GitHub上有很多开源项目和代码示例,如“awesome-human-pose-estimation-master”这样的仓库,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教程和实践案例。参与讨论论坛、阅读论文和技术博客,可以帮助开发者保持对最新技术趋势的了解。 Python-人体姿态估计资源精选列表涵盖了从基础的Python库和深度学习框架,到关键的数据集、应用场景,以及持续更新的社区资源。深入研究这个领域,将有助于开发者掌握前沿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并在实际项目中实现创新的应用。
2025-05-23 18:51:53 89KB Python开发-机器学习
1
2023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试卷重点精选整理
2025-05-21 20:10:15 598.38MB 广东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