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疲劳监测DMS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约36,668张带有清晰标签的图片,涵盖了RGB与红外摄像头数据。数据集的特点在于其多样性和标签完整性,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训练需求。此外,数据集中包含的多模态数据有助于提高疲劳监测的准确性。文中还探讨了数据集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中的应用,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驾驶员疲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提升行车安全性。 适合人群: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大量标注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研究项目,特别是那些专注于驾驶员疲劳监测的应用。目标是通过该数据集训练出高精度的疲劳检测模型,进而应用于实际驾驶环境中。 其他说明: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高质量的数据集,解决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确保数据合法可靠。
2025-09-17 12:11:34 1.85MB
1
高光谱与近红外光谱预处理算法集:涵盖SNV、Autoscales、SG平滑、一阶求导、归一化及移动平均平滑等功能,该算法主要用于处理高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的原始数据,主要包括标准正态变量交化(SNV)、标准化(Autoscales)、SavitZky一Golay卷积平滑法(SG-平滑)、一阶求导(1st derivative)、归一化(normalization)、移动平均平滑(moving average,MA)等光谱预处理方法,替数据就可以直接使用,代码注释都已经写好。 ,高光谱近红外光谱处理;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 标准化(Autoscales); 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SG-平滑); 一阶求导; 归一化; 移动平均平滑(MA); 代码注释完备。,高光谱近红外数据处理算法:含SNV等预处理方法的优化代码指南
2025-09-16 16:25:03 209KB
1
驾驶员疲劳监测DMS数据集:36668张RGB与红外摄像头图像的深度标签研究数据集,驾驶员疲劳监测DMS相关数据集,DMS数据集约36668张,标签结构看图,均有标签。 包涵rgb与红外摄像头数据 ,驾驶员疲劳监测DMS; 36668张数据集; 标签结构; RGB与红外摄像头数据; 标签齐全。,驾驶员疲劳监测:DMS数据集RGB与红外摄像头图像研究 在当今社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其中,由于驾驶员疲劳引起的交通事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有效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预防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和企业开始研发各种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Driver Monitoring System,简称DMS),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驾驶员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在驾驶员出现疲劳状态时及时发出警告。 本文所述的“驾驶员疲劳监测DMS数据集”,便是为上述研究提供支持的关键数据资源。该数据集包含约36668张图像,这些图像由RGB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共同采集,覆盖了驾驶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多场景驾驶状态。每一张图像都附带了深度标签,这些标签详细记录了驾驶员的面部特征、表情、眼睛状态、头部姿态等关键信息,为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样本。 RGB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的数据相辅相成,RGB图像能够提供丰富的色彩信息,用于分析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和头部姿态;而红外摄像头则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能够在夜间或低光照环境下捕捉到清晰的图像,对于驾驶员的眼睛状态监测尤为重要。数据集中的标签结构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为研究者提供足够的信息用于训练和验证疲劳检测算法。 数据集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包括了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DMS系统的应用与研究,以及与DMS相关的设计、实施和优化方法。数据集的文件列表中,除了图像文件外,还包括了多篇文档,如研究引言、深入分析与应用、研究与应用以及相关的HTML和DOC文件,这些文档不仅对数据集提供了详细描述,还可能包含了与数据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 通过这些详尽的数据集和研究资料,研究人员可以对DMS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开发出更加精准可靠的疲劳检测技术,最终实现在实际驾驶场景中有效预防疲劳驾驶的目标。此外,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数据集也可以作为基准数据集,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的疲劳检测算法的性能,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该驾驶员疲劳监测DMS数据集不仅是研究疲劳监测技术的宝贵资源,也为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减少由疲劳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
2025-09-11 18:55:06 1.81MB ajax
1
Matlab 代码的主要功能是读取一张 JPG 图像,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基于灰度图像和边缘检测结果生成一个模拟的近红外图像,并展示原始 RGB 图像、灰度图像和模拟近红外图像 图像读取与初始化: 使用clc、clear all和close all命令分别清除命令行窗口内容、清除所有工作区变量和关闭所有打开的图形窗口。 通过imread函数读取名为5.jpg的图像文件,并将其存储为rgbImage(RGB 图像数据)。 图像转换与处理: 使用rgb2gray函数将 RGB 图像rgbImage转换为灰度图像grayImage。 (注释部分)原代码中有一段计算加权近红外(NIR)图像的代码,但被注释掉了。这部分代码原本打算通过对 RGB 图像的前两个通道进行加权求和来创建一个加权图像,然后将结果转换为uint8类型。 使用edge函数对灰度图像grayImage进行 Canny 边缘检测,得到边缘图像edges。 定义一个权重因子alpha(这里设置为 0.5),通过将灰度图像和经过处理(乘以 255)的边缘图像按权重相加,创建模拟近红外图像simulatedNIR。
2025-09-11 16:32:31 772B matlab
1
红外海洋船只检测数据集是一项用于目标检测的重要资源,专门针对海洋环境中的船只识别问题。该数据集按照Pascal VOC格式和YOLO格式提供,共计包含8402张红外图像和相应的标注文件,其中包括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xml标注文件和txt标注文件。数据集覆盖了七种不同的船只类别,分别是“bulk carrier”(散货船)、“canoe”(独木舟)、“container ship”(集装箱船)、“fishing boat”(渔船)、“liner”(班轮)、“sailboat”(帆船)和“warship”(战舰)。每张图片的标注中均明确指出船舶的类型及位置信息,通过边界框的方式标注出图像中船只的具体位置。 具体到每个类别的标注框数,数据集详细列出了每种类型船只的标注框数,例如散货船有1940个标注框,独木舟有4935个标注框等,这有助于研究者和开发者针对不同类别的检测精度进行优化。整个数据集的总标注框数达到26445,这为训练和测试目标检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为了制作这些数据集,使用了标注工具labelImg进行图像的标注工作。labelImg是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领域的标注工具,它能够帮助标注人员在图像中标出目标对象的位置,并生成对应的标注文件。这些标注文件是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模型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船只。 使用该数据集,研究人员可以在深度学习框架中应用各种目标检测算法,如YOLO(You Only Look Once)、Faster R-CNN、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等,来训练和评估模型在红外环境下检测和分类不同船只的能力。红外图像因其对环境光的特殊适应性,在全天候的海上监测任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该数据集的发布对于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海上监控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和目标检测技术的进步,未来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海上交通监控、港口管理、非法捕鱼监测和海上搜救等应用。此外,数据集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以测试和改进现有算法,并催生更多创新的算法和应用方案。 该数据集的发布,也体现了当前人工智能在特定行业应用中的不断深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量的积累,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有望为海上安全和管理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的应用会延伸到其他领域,如空中交通监管、野生动物保护等,从而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2025-09-06 21:45:20 1.94MB 数据集
1
如何使用Matlab代码计算二氧化钒(VO2)在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和介电常数参数,并通过COMSOL软件进行仿真验证。首先,文中解释了VO2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介电常数模型,即低温下的Lorentz模型和高温下的Drude模型。接着,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用于生成折射率数据,并指导如何将这些数据导出为文本文件以便于COMSOL读取。最后,阐述了COMSOL仿真的具体步骤,包括材料库创建、光学属性配置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此外,还附带了一个详细的20分钟教学视频链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流程。 适合人群:对光电材料及其仿真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VO2光学特性的研究人员,特别是那些想要探索VO2在智能窗和光学开关应用潜力的人群。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从理论计算到实际仿真的全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和技术水平。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还包括了针对初学者的细致讲解,确保即使是新手也能顺利完成实验。同时,提供的视频教程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体验,使复杂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2025-09-06 17:17:32 241KB
1
《MultiTouch_Detect.zip——探索红外触摸框技术与应用》 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中,人机交互方式的创新不断推进,其中红外触摸框技术在众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ultiTouch_Detect.zip"这个压缩包提供了一个实用工具,用于检测和支持不同尺寸的红外触摸框,从15寸到86寸的广泛应用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触摸框的工作原理、MultiTouch_Detect.exe程序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工具进行有效的测试。 让我们理解红外触摸框的基本概念。红外触摸框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技术的多点触控解决方案,它通过在屏幕四周布置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形成一个网格状的红外光幕。当有物体(如手指)触碰屏幕时,会阻挡特定位置的红外光线,从而识别出触控点的位置。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稳定性强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各种环境,包括教育、商业展示和家庭娱乐等领域。 接下来,我们关注"MultiTouch_Detect.exe"这个程序。这是一款专门设计用来检测红外触摸框输出信号的软件。通过USB接口,它可以实时获取并解析红外触摸框发送的数据,显示在界面上,帮助用户判断触摸框是否正常工作。其主要功能包括: 1. **连接检测**:程序能够自动识别连接的红外触摸框,并建立稳定的通信链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信号分析**:实时监测和显示红外触摸框的信号强度,帮助排查可能的信号问题。 3. **多点触控验证**:支持测试多个触控点,确保在多点操作时的精确性和同步性。 4. **故障诊断**:当检测到异常或故障时,程序会给出提示,帮助用户定位问题所在,简化了维护过程。 5. **兼容性广泛**: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红外触摸框,体现了其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使用"MultiTouch_Detect.exe"进行测试时,用户需要先将红外触摸框正确连接到电脑的USB接口,然后运行程序。程序会自动扫描并识别设备,随后用户可以进行触摸操作,观察软件界面是否能准确反映出触控动作。如果出现任何异常,如触控点位置不准确或者无法识别触控,用户可以根据程序的反馈信息进行调试或寻求专业维修。 "MultiTouch_Detect.zip"提供的工具对于红外触摸框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过深入理解和合理运用这款软件,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优化自己的红外触摸设备,确保其在各类应用场景中的高效运行。
2025-09-04 23:14:22 943KB 红外触摸框
1
国网红外标准数据存储格式测试软件+DLT664-通用红外标准数据存储格式测试软件。 国家电网电力红外图谱格式验证。
2025-08-04 14:21:07 2.13MB
1
针对复杂天空背景条件下低信噪比的红外弱小目标跟踪问题, 设计了一种多目标跟踪系统。首先计算红外图像的光流场, 结合阈值分割和形态学滤波等数学方法检测出目标; 在该结果的基础上, 结合目标运动的连续性, 运用邻域轨迹预测的方法滤除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随后运用卡尔曼滤波轨迹预测的方法解决在跟踪过程中目标丢失的问题, 并解决当多目标轨迹出现交联时如何辨识出各个目标轨迹的问题。该系统充分运用了目标的运动特性避免了噪声的干扰和目标轨迹混淆。使用长波红外热像仪采集的红外序列图像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及相应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跟踪。
2025-07-18 13:39:11 1.14MB 光学器件 红外技术
1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利用PAJ7620手势识别模块实时检测手势类型,并将结果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打印出来。大家可在此例程基础上,根据自身项目需求对工程源码进行拓展。更多详细信息,请查看博客文章:STM32 PAJ7620U2手势识别模块(IIC通信)程序源码详解_paj7620u2手势识别原理-CSDN博客。 STM32F103单片机是ST公司生产的一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高性能ARM Cortex-M3微控制器。PAJ7620则是一款集成红外传感器的触摸手势识别模块,支持IIC通信协议,能够实现无需触摸的空中手势识别功能。在STM32F103与PAJ7620红外手势识别项目中,两者结合实现手势识别功能。 整个项目的实现流程大致分为几个步骤。需要对STM32F103单片机进行基本的配置,包括时钟系统、I/O端口以及串口通信等。在配置好单片机的基础上,接下来则是对PAJ7620模块的集成。由于PAJ7620支持IIC通信,因此需要初始化IIC接口,并配置相关的参数以确保STM32F103与PAJ7620模块能够成功进行数据交换。 在硬件连接方面,PAJ7620模块通过IIC接口与STM32F103单片机相连接,模块的电源和地线也需正确接入,保证模块的正常工作。通过IIC通信协议,STM32F103单片机能够发送控制指令到PAJ7620模块,并读取模块返回的手势识别数据。 实现手势识别功能的核心在于PAJ7620模块的固件程序,该程序能够将接收到的红外传感器数据转化为手势类型。在接收到手势数据后,STM32F103单片机会处理这些数据,并通过串口输出识别结果。串口通信的实现是通过配置STM32F103单片机的串口模块来完成的,这样开发者可以利用串口调试助手来观察识别结果。 在源码层面,开发者需要对STM32F103的固件进行编程,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对PAJ7620模块的控制和手势数据的处理。程序通常包括初始化代码、手势数据读取和解析、以及数据输出等模块。具体到代码细节,可能需要实现IIC通信协议的底层驱动、数据帧的解析以及手势识别算法等。 该项目的例程代码可以作为一个基础的框架,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和拓展。例如,可以在识别特定手势后触发单片机控制的LED灯,或者根据手势动作控制机械臂的运动等等。此外,代码中可能会包含一些调试信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程序的运行状态,调整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该文档提供的资源下载地址以及密码文件可能包含了项目代码的下载链接和访问权限,方便用户下载所需的工程文件。用户在得到这些资源后,可以导入到相应的开发环境中,进行程序的编译、下载和调试。 关于手势识别的原理和手势数据的具体处理方式,用户可以参考博客文章:STM32 PAJ7620U2手势识别模块(IIC通信)程序源码详解_paj7620u2手势识别原理-CSDN博客。这篇文章详细解析了手势识别模块的工作原理以及手势识别的算法实现,为用户提供了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总的来看,基于STM32F103单片机与PAJ7620手势识别模块的项目,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实现空中手势控制的平台。通过该项目的实现,可以进一步开发出更多的交互式应用,如手势控制玩具、智能家电等。
2025-07-15 15:40:44 56KB STM32F1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