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蓄电池智能充电保护系统设计与Proteus仿真实现:过压、过流、过温三重保护与LCD实时显示,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蓄电池充电保护设计:过压、过流、过温三重防护与LCD实时显示系统Proteus仿真实现。,51单片机蓄电池充电保护设计Proteus仿真 功能描述如下:本设计由STC89C52单片机电路+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ACS712电流检测电路+分压电路+PCF8591 AD检测设计+继电器电路+DS18B20温度传感器。 系统具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 即如果蓄电池的电压超过14 V或充电电流高于0.7A或温度高于40℃,则继电器断开,否则继电器闭合。 液晶LCD1602实时显示温度、电压和电流。 1、DS18B20检测温湿度; 2、PCF8591检测电压; 3、ACS712检测电流 4、将测得的温度和电压、电流显示于LCD1602上,同时显示继电器状态ON OFF; 5、根据温湿度、电压、电流控制继电器开关,保证在过温、过压、过流情况下及时断开电源; 6、电路上的模块使用标号进行连接,看起来像没有连在一起,实际已经连了,不然怎么可能实现上述功能。 ,
2025-09-15 23:58:58 4MB xbox
1
单片机蓄电池智能充电保护系统设计与Proteus仿真实现:过压、过流、过温保护及实时数据监控,51单片机蓄电池充电保护设计Proteus仿真 功能描述如下:本设计由STC89C52单片机电路+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ACS712电流检测电路+分压电路+PCF8591 AD检测设计+继电器电路+DS18B20温度传感器。 系统具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 即如果蓄电池的电压超过14 V或充电电流高于0.7A或温度高于40℃,则继电器断开,否则继电器闭合。 液晶LCD1602实时显示温度、电压和电流。 1、DS18B20检测温湿度; 2、PCF8591检测电压; 3、ACS712检测电流 4、将测得的温度和电压、电流显示于LCD1602上,同时显示继电器状态ON OFF; 5、根据温湿度、电压、电流控制继电器开关,保证在过温、过压、过流情况下及时断开电源; 6、电路上的模块使用标号进行连接,看起来像没有连在一起,实际已经连了,不然怎么可能实现上述功能。 ,核心关键词: 1. 51单片机 2. 蓄电池充电保护设计 3. Proteus仿真 4. STC89C52单片机电路 5.
2025-04-05 22:22:44 781KB 数据结构
1
本文主要对12V蓄电池充电器指示灯全亮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且讲了一下如何检修,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2024-01-09 13:13:08 75KB 故障检修 硬件设计
1
59C.Solar_Charge_Controller: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太阳能光伏MPPT控制蓄电池充电仿真模型。 其中,光伏MPPT控制采用扰动观测法(P&O法),蓄电池充电采用三阶段充电控制。 仿真模型附加一份仿真说明文档,便于理解和修改参数。 仿真条件:MATLAB/Simulink R2015b
2023-12-21 19:02:35 303KB matlab
1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蓄电池充电系统,同时给出了系统软硬件结构。
2023-03-19 16:33:39 56KB MSP430单片机 蓄电池 充电 文章
1
针对目前不同领域对于铅酸蓄电池充电电源技术的要求,本文具体介绍了包括恒压充电法、恒流充电法以及分段式充电法在内的3种铅酸蓄电池充电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各种充电方法的充电控制原理。本文从铅酸蓄电池的Thevenin模型出发,基于Boost电路来建立仿真模型,利用比例积分调节来实现动态控制,并在Matlab中对上述3种方法进行了仿真,确定了各种充电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充电方法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1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主要研究UPS的充电过程,并设计一个恒流恒压式充电电路,实现对一节12AH蓄电池采用连续浮充制进行充电。本设计是以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为基础,基于集成电路的自动充电电路。该电路可以自动实时采集和计算电池的电压参数,同基准电压相比较,避免了过量充电,实现了自动控制。
1
针对泥石流检测装置,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而太阳能的利用率及储能就显得极为重要。系统基于单片机STM32F103ZET6,采样MPPT控制技术,介绍了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能将多余的电量储存在蓄电池中。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其供电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对于野外检测系统的供电有较好的保障,可以在检测系统装置的供电方面推广应用。
1
针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对供电电源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不间断供电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硬件电路即直流稳压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管理控制电路、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电源切换电路、CAN总线通信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并给出了该系统主程序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静态功耗小等特点,可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供电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