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电机控制领域中,FOC(Field Oriented Control,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电机控制的性能和效率。FOC通过将电机定子电流分解为与转子磁场同步旋转的坐标系中的两个正交分量来实现对电机转矩和磁通的独立控制,类似于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从而实现精确的转矩控制和高速响应。 本文件提到的手搓FOC驱动器涉及到了三个控制环路: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在位置环中,控制算法只需要一个P(比例)参数来调整,因为位置控制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需要通过比例控制来实现位置的准确跟随。在速度环的控制中,刚性等级的调节是关键,刚性等级高意味着系统对速度变化的反应更快,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机械系统承受较大的冲击和震动。因此,适当调节速度环的刚性等级是实现电机平稳运行和快速响应的重要手段。 电流环是电机控制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涉及到电机的电流动态控制。本文件中提到了电流环PI参数基于带宽调节。PI(比例-积分)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对于电流环的性能至关重要。带宽的调节通常与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稳定性有关,带宽越大,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但稳定性可能下降;反之,带宽越小,系统越稳定,但响应速度会变慢。 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是另一种先进的调制技术,用于在电机驱动器中生成高效的开关波形。本文件提到的SVPWM采用基于零序注入的SPWM(正弦脉宽调制)控制,这种方法可以在保持载波频率不变的同时,调整输出波形的电压和频率,以满足电机的运行需求。零点电角度识别技术则是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实时确定转子的准确位置,这对于实现精确的矢量控制至关重要。 手搓FOC驱动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位置、速度和电流三个环路的控制要求,并合理配置相应的PI参数,采用高效的SVPWM控制策略和精确的电角度识别技术。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电机控制系统在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既能够实现快速的动态响应,又能够保证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2025-04-04 21:27:57 39.46MB 电机控制
1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不同角度识别Matlab仿真程序-Face_Angle_Neural_net.rar 数据库 forum17.jpg 训练结果 forum16.jpg 附件里含有: Matlab神经网络程序。 人脸数据库。
2024-04-25 21:39:06 3.58MB matlab
1
前言: 开源的opencv真是一件伟大的产品,那么多个函数跟变量(具体多少还没数过)。要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几乎可以胜任任何有关图像识别和处理方面的工作。如果能更深入一点根据具体需要修改或优化里面的源码那更是如虎添翼。 花了点时间浏览了www.opencv.org.cn论坛里的所有贴子,还好不多才200多页。总体上对opencv里的一些常用函数功能作用大致有点了解,筛选一些跟元件识别有关的运用内容,但它论坛里的贴子回复的内容点到即止的居多。从网上下载了能搜到的教程跟代码全学习了解测试了一下,图像处理流程通常先开始都是要进行滤波,除燥,灰度,二值化后再轮廓识别等。 开始动手 经过多次好多次运行测试组合,终于有一次显示出意外的惊人效果,而且相当简单只是调用了几个函数而以,就可以有这样效果实在出人意料。第一个是进行元件中心点获取,也是直接调用函数再加点东西就可以得出元件的四个矩形顶点坐标,有这几个坐标就可以直接算出元件中间点所在的坐标了。如果要检测元件摆放角度是否是垂直90度,只要判断边宽的长度为最小或最大时就是垂直90度。 但这个矩形框无法测出元件具体角度。如截图: 测试视频地址: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U5NzY5NTI0.html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函数可以提供这个功能,调用后可以直接求出最小外接矩形和角度 如截图: 测试视频地址: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YwMDMzMDc2.html 说明:里面的光源不行,临时用手电筒,和在光盘上插几个LED做环形灯做照明,无法做到无阴影显示。如果光源做的好,效果应该是非常精确稳定。 识别包含下面2种做法: opencv里需要的头文件跟库文件都已编译好放在和设置在当前程序目录下,就可不用安装opencv 也能直接编译。
1
物体姿态估计机器摄像头角度识别二维空间工业视觉识别三维空间
1
opencv角度实时识别项目源码,opencv c++物体角度识别程序代码,摄像头物体角度识别代码。
牛人做的LED贴片机机器视觉,用角度识别,VC6.0+OPENCV开源
2019-12-21 20:15:25 2.16MB OPENCV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