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状轮廓多模板匹配的C++源码,采用OpenCV和Qt(MSVC2015)开发,支持多目标并行定位、计数、分类功能,亚像素级定位精度与加速运行速度。,基于OpenCV和C++的多模板多目标高精度亚像素定位并行处理源码——支持模板匹配、定位、计数及分类功能开发实战,c++ opencv开发的基于形状(轮廓)多模板多目标的模板匹配源码,可实现定位,计数,分类等等,定位精度可达亚像素级别,运行速度采用并行加速。 开发工具:qt(msvc2015) + opencv6 ,C++;OpenCV;形状(轮廓)多模板多目标模板匹配;定位;计数;分类;亚像素级别定位精度;并行加速;Qt(MSVC2015);OpenCV6。,C++ OpenCV形状多模板匹配源码:亚像素定位并行加速
2025-09-12 01:13:33 2.02MB sass
1
在PowerPoint中创建一个数字点计数器记分板是一项实用的技巧,尤其适用于课堂活动、知识竞赛或任何需要实时分数展示的场合。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PowerPoint的宏(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VBA)功能,使得我们可以自定义交互式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这样一个计分板。 你需要有一个基础的PowerPoint模板。模板中通常包含计分板的设计,如两个或更多的分数区域,以及加减分的按钮。在提供的"PowerPoint Scoreboard PPTVBA"压缩包中,可能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模板,你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作为参考来创建自己的设计。 1. **设置计分板设计**: - 使用PowerPoint的形状工具绘制文本框,用于显示分数。 - 设计两个或多个得分区域,分别代表不同的队伍或参赛者。 - 添加按钮,比如“+”和“-”,代表加分和减分操作。 2. **启用VBA宏**: - 在PowerPoint中,转到“开发”选项卡(如果默认未显示,需在“文件”>“选项”>“自定义功能区”中添加)。 - 点击“Visual Basic”按钮打开VBA编辑器。 3. **编写VBA代码**: - 在VBA编辑器中,创建新的模块,然后编写处理点击事件的代码。 - 例如,为“+”按钮编写一个子程序,增加分数并更新分数文本框的值;为“-”按钮编写类似子程序,但减少分数。 - 可以使用变量存储当前分数,并通过Alt+F11快捷键调用子程序来修改分数。 4. **连接VBA与PowerPoint元素**: - 回到PowerPoint界面,选中加减分的按钮,然后在“插入”选项卡中选择“动作”。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运行宏”,关联你之前在VBA中编写的子程序。 5. **跨页显示分数**: - 如果需要在多张幻灯片上同步显示分数,可以在每张幻灯片上放置相同的分数文本框,并确保所有文本框都链接到同一VBA变量。 - 当分数改变时,所有幻灯片上的分数都会自动更新。 6. **测试和调整**: - 运行PowerPoint演示文稿,通过点击按钮测试计分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 根据需要调整样式、颜色和字体,使计分板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 制作完成后,你将拥有一个完全自定义的数字点计数器记分板,能够轻松地在课堂上或知识竞赛中使用。记得保存文件为PowerPoint Macro-Enabled演示文稿(.pptm格式),以保留VBA代码。这样,无论何时打开,计分功能都能正常运作。希望这个指南能帮助你成功创建并运用你的PowerPoint计分板。
2025-09-06 11:19:08 107KB PPT
1
基于无人机视角采集的大量图像数据,以及开源的visdrone计数数据集、UCF-QNRF-eccv2018数据集一起训练了3500轮。示例代码及转换onnx模型的代码均已提供,可部署在GPU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cpu服务器上,或者arm64架构的板卡上。支持微调训练。开箱即用。
2025-09-02 11:12:18 211.21MB
1
"D39.威纶通科学计数法示例程序.rar"指的是一个包含威纶通触摸屏编程中的科学计数法应用实例的压缩文件。威纶通是一家知名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其产品包括触摸屏人机界面(HMI),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在这个示例程序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威纶通的编程环境中使用科学计数法来处理大数值或小数值的显示问题。 提到的"威纶通科学计数法示例程序rar"表明该压缩包内含一个名为"scientific_notation.mtp"的文件,这是一个可能的威纶通项目文件,用于演示如何在触摸屏界面上实现科学计数法的显示。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并导入此项目到威纶通的编程软件中,查看和学习具体的编程逻辑和配置方法。 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数字的方法,特别是对于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值,它将数字写为一个1到10之间的数字乘以10的幂。例如,123456789可以表示为1.23456789 x 10^8。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科学计数法常用于处理精确度高、范围广的测量数据,如电流、电压、频率等。 在威纶通的触摸屏编程中,实现科学计数法显示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数据类型选择**:在编程时,确保数值变量的数据类型能容纳大范围的数值,例如使用浮点型(Float)或双精度浮点型(Double)。 2. **数值格式化**:威纶通的编程语言可能提供特定的函数或指令用于将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格式,这通常涉及到字符串操作和数学运算。 3. **屏幕元素配置**:在触摸屏界面设计阶段,需设置文本框或标签元素来显示科学计数法格式的数值,可能需要调整字体大小、对齐方式和颜色等属性。 4. **实时更新**:如果数值是动态变化的,需要编写相应的逻辑,确保数值的实时更新和科学计数法的正确转换。 5. **用户交互**:考虑用户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程度,可能需要添加辅助功能,如切换显示模式(常规数字与科学计数法)或提供数值解释。 6. **错误处理**: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处理超出预期范围的数值,防止因数值过大或过小导致的显示错误。 通过下载并分析"scientific_notation.mtp"项目文件,用户不仅可以学习到科学计数法的具体实现,还能深入理解威纶通编程软件的使用技巧,提高HMI编程能力,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个示例程序对于那些需要在触摸屏上清晰、准确地呈现复杂数值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08-08 15:56:57 10KB 综合资料
1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提高,各种健身器材和健身应用应运而生。跳绳,作为一种便捷且高效的有氧运动,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它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跳绳锻炼,开发出了跳绳计数系统,这个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用户记录跳绳次数,从而达到精准计数的目的。 跳绳计数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下载到本地后直接运行。这意味着用户不需要依赖网络连接,即可在各种环境中使用该系统。对于那些热爱户外运动或在旅行途中仍然坚持锻炼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方便。此外,系统还配备了跳绳视频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学习正确的跳绳技巧,避免因技术不熟练而导致的运动伤害。更重要的是,每当用户跳绳一次,系统就会实时显示目前完成的跳绳次数,帮助用户准确了解自身的运动进度。 系统的开发基于Python编程语言,这表明开发者选择了灵活且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来构建应用程序。Python以其简洁的语法、广泛的库支持以及强大的社区资源而著称,非常适合快速开发应用程序。使用Python开发的跳绳计数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性能,还易于维护和升级,可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具体实现上,跳绳计数系统可能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准确计数。例如,系统可能内置了计数算法,通过分析视频捕捉到的画面变化来识别跳跃动作,并进行实时计数。视频功能可能支持多种视角的切换,以便用户从不同角度观察动作,从而更准确地模仿和学习。此外,系统界面设计可能注重用户体验,使界面简洁、直观,用户可以轻松上手,无需复杂的操作指南即可开始使用。 跳绳计数系统的出现,不仅给跳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计数工具,也使得跳绳这项运动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它可以帮助用户跟踪锻炼效果,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和频率,从而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跳绳来减肥、增强体质或是单纯享受跳绳乐趣的人来说,这样的系统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辅助工具。 除了个人使用外,跳绳计数系统在教育领域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比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跳绳姿势,同时实时记录学生的锻炼情况,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一些需要记录运动量的体育活动中,如校运会、夏令营等,跳绳计数系统也可以作为记录和统计运动成绩的重要工具。 跳绳计数系统是一个结合了娱乐与健身的实用工具。它既满足了人们对于健身计数的需求,也提供了学习和指导的功能,是现代科技与传统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重视,这样的系统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025-07-20 21:05:29 11.74MB python
1
:“74LS90六十进制计数器” 在数字电子技术领域,74LS90是一款双十进制同步计数器,它能够实现六十进制(0到59)的计数循环。74LS90芯片是集成电路的一种,属于TTL逻辑系列,具有低功耗肖特基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进行数字计数功能。该芯片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四位二进制计数器组成,每个都可以进行0000到1001的二进制计数,组合起来可以实现0000到1111的十进制计数,即0到9。通过特定的连线方式,这两个计数器可以串联起来形成六十进制计数器。 【详细说明】 1. **74LS90芯片结构**: 74LS90包含两个独立的4位二进制计数器,每个计数器有四个输出端Q0、Q1、Q2和Q3,它们分别代表二进制的0、1、2和3位。每个计数器都有清零输入(CLR)、预置输入(P)和进位输入(CP)。这些输入可以控制计数器的状态和计数方向。 2. **计数模式**: - **异步清零(CLR)**:当CLR为低电平时,计数器会立即被清零,所有输出为0。 - **预置值(P)**:通过预置输入,可以在任意时刻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 - **同步进位(CP)**:当CP上升沿到来时,计数器进行一次计数,输出状态依内部逻辑变化。 3. **六十进制计数**: 要实现六十进制计数,我们需要将两个计数器的进位输出(Q3的非反相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计数器的清零输入,这样当第一个计数器达到9(1001)时,第二个计数器会被清零,从而开始新的计数周期。如此循环,两个计数器的组合就形成了六十进制计数。 4. **应用与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74LS90常用于显示设备,如电子钟表、计数器或者频率测量设备。设计电路时,需要考虑电源电压、负载电容以及逻辑信号的时序关系,确保计数器的稳定工作。 5. **接口电路**: 为了驱动74LS90,通常需要与微控制器或其他数字逻辑组件配合。这可能涉及输入信号的调理(如上拉电阻、下拉电阻或施密特触发器),以及输出信号的缓冲和驱动。 6. **编程与测试**: 使用逻辑分析仪或示波器进行测试,观察计数器的各个输出端随输入信号的变化情况,确认其计数功能的正确性。 总结来说,74LS90六十进制计数器是数字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件,通过合理的配置和控制,可以实现不同范围的计数,是理解和掌握数字逻辑系统设计的基础。了解并熟练运用这类芯片对于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至关重要。
2025-06-29 23:35:12 66KB
1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及意义** 光电计数器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中常见的检测设备,它能够精确地统计物体的运动次数,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产品的数量统计、速度测量、位置检测等领域。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理解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践提高电子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同时,本设计还涵盖了数字显示和自动报警功能,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智能化程度。 **二、设计内容** 1. **系统整体设计** - **实验方案**:设计一个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光电计数系统,包括光电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单片机)、数字显示模块以及报警电路。系统应能实时显示被检测物体的通过次数,并在达到预设数值时触发报警。 - **光电计数器结构框图**:主要包括光电检测部分、信号处理部分、显示部分和报警部分。其中,光电检测部分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信号处理部分由单片机完成,显示部分采用数码管显示计数结果,报警部分则用于提醒操作人员。 2. **系统硬件设计** - **稳压直流电源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确保各个模块正常运行。 - **发射接收电路**:发射器通常采用红外LED发出光线,接收器如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阻接收到光线变化,当物体通过时,光线被遮挡,产生电信号变化。 - **显示电路**:一般采用七段数码管,通过单片机控制驱动芯片来动态显示计数结果。 - **报警电路**:当计数值达到预设阈值时,通过蜂鸣器或LED灯进行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 - **硬件系统集成**:将上述各部分整合在一个硬件平台上,通过单片机的I/O口控制各组件,实现完整的光电计数器功能。 **三、系统软件设计** 1. **单片机程序设计**: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设置、中断处理、计数逻辑、数码管显示驱动和报警控制等部分。中断服务程序响应光电检测到的信号变化,更新计数值;主程序负责显示更新和定时检查是否需要触发报警。 2. **调试与优化**:通过仿真工具进行初步调试,然后在实际硬件上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优化,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四、系统性能评估** 1. **精度评估**:测试光电计数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计数准确性,分析误差来源并进行优化。 2. **稳定性测试**:长时间运行系统,观察计数结果是否保持一致,是否有误报或漏报现象。 3. **抗干扰能力**:模拟现场环境,评估系统对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 4. **用户友好性**:考虑显示清晰度、操作简便性以及报警提示的明显性等因素。 综上,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设计不仅是一次技术实践,也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025-06-25 21:17:19 852KB
1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是微控制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电子系统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产生各种时序控制信号方面。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T0来生成一个周期为1秒、脉宽为20毫秒的正脉冲信号。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如何实现这个任务。 我们需要了解单片机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定时器在单片机中通常有几种工作模式,包括正常计数模式、自动重载模式、捕获模式和比较模式等。在本例中,我们将使用定时器的自动重载模式,因为它可以方便地实现周期性定时。 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内部时钟源,如题目中提到的12MHz晶振。晶振频率除以预分频系数(比如12MHz / 128 = 97656Hz)得到定时器的计数频率。定时器在每个时钟周期加1,当计数值达到预设值时,产生溢出中断或者复位计数器,从而实现定时功能。 为了产生1秒周期的脉冲,我们可以设置定时器的初值,使得它在1秒后溢出。由于1秒等于97656次计数(假设预分频系数为128),我们需要计算出1秒内的计数器溢出次数。考虑到定时器可能在任何时刻溢出,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溢出的边界情况。 然后,我们设置脉宽为20毫秒。脉宽的设置可以通过在定时器溢出时启动一个计数器,当这个计数器达到20毫秒的计数值时关闭P1.0口,即脉冲的高电平结束。20毫秒对应的计数值需要根据计数频率计算。 接下来,我们将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来实现这个功能。程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定时器T0,设置其工作模式和预分频系数。 2. 设置中断允许,启用定时器溢出中断。 3. 在主循环中,检查定时器状态,如果溢出则更新P1.0状态,启动或停止脉冲输出,并重新加载计数器初值。 4. 处理中断服务程序,对溢出进行计数,并在达到1秒周期时关闭脉冲输出。 注意,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需要确保不会错过脉冲的开启和关闭时机,同时避免因中断导致的计数错误。此外,中断的嵌套和优先级也需要考虑,以防其他中断影响到脉冲的产生。 关于5_8这个文件,可能是程序代码或相关数据文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将这个文件中的内容与上述理论知识结合,理解并运行代码,以验证脉冲信号是否符合预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在生成脉冲波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来实现特定的时序控制。这不仅涉及到硬件层面的定时器配置,还涉及到软件层面的中断处理和循环控制,展示了单片机系统设计的综合能力。
2025-06-24 13:56:52 20KB 单片机 脉冲 方波 定时器/计数器 时钟
1
单片机期末复习笔记-C51程序-独立按键,键控流水灯,矩阵式键盘,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数码管动态显示,串口通信
2025-06-21 02:09:07 14.02MB AT89C51 期末复习
1
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中,实验三着重探讨了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在单片机中的综合应用。这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如何利用这两个核心功能来实现复杂的控制任务。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相关知识点。 一、单片机基础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集成了CPU、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组件,用于控制各种设备和系统。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的可能是如8051、AVR或ARM系列的单片机,它们都有内置的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 二、定时/计数器工作原理 定时/计数器是单片机中重要的硬件资源,可以执行定时或计数任务。定时器通常基于内部时钟脉冲,每隔一定时间产生一个中断请求,用于触发特定操作。计数器则对外部事件(如脉冲)进行计数,达到预设值时同样会触发中断。 1. 工作模式:定时器/计数器通常有多种工作模式,如正常模式、溢出模式、波特率发生器模式等,这些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需求。 2. 预置值设置:预置值决定了定时或计数的时间周期或次数,通常通过寄存器设置。 3. 中断服务程序:当定时/计数器达到预设值时,会产生中断,CPU暂停当前任务,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三、中断系统 中断是单片机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机制。当外部设备或内部硬件模块发出中断请求时,CPU暂停当前任务,转而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处理完后再返回原任务。 1. 中断源:单片机中的中断源包括定时器/计数器溢出、外部输入引脚、串行通信等。 2. 中断优先级:不同中断源可能有不同的优先级,高级中断可以打断低级中断的处理。 3. 中断向量:每个中断都有一个地址,称为中断向量,它指向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4. 中断请求与响应:中断请求发生后,经过一定的处理,如中断使能检查、禁止当前指令执行等,CPU才会响应中断并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在实验三中,学生可能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配置定时器,设定合适的预置值,实现定时功能。 2. 配置中断,处理定时器溢出中断,实现计数功能。 3. 设计中断服务程序,实现特定的控制逻辑,如LED灯闪烁、蜂鸣器鸣叫等。 4. 编程并调试,验证定时和中断功能的正确性。 五、实验收获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的基本操作,还能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理解中断在实时系统中的重要性,对于后续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定时计数+中断综合控制实验"是单片机学习中的关键实践环节,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运用单片机功能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定时/计数器的设置、中断处理流程以及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这对于后续的单片机项目开发具有指导价值。
2025-06-18 20:17:33 15.2MB 单片机实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