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异常状态,并在发生故障时迅速隔离故障部分,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这本书,由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编著,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优秀教材。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于电流和电压的瞬时变化。当电力系统中的电流或电压超过预设的正常范围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启动,执行保护动作。早期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依赖于机械继电器,而现在则广泛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保护功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优势。计算能力的增强使得保护算法可以更精确、更快速地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数字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提高运行维护效率。再者,通过通信网络,不同保护装置间可以实现协调配合,避免保护动作的误判或延迟。
本书可能涵盖以下几个核心知识点:
1. 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过流保护、低电压保护、接地保护等基本保护方式。
2. 计算机继电保护系统架构:探讨计算机硬件、软件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控制逻辑的设计。
3. 保护算法:详细解析各种保护算法,如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实现这些算法。
4. 通信技术:讨论电力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如IEC 61850,以及计算机继电保护如何通过通信网络与其他系统交互。
5. 故障诊断与分析:介绍故障模拟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定位和解决问题。
6. 系统集成与调试:讲解计算机继电保护系统的集成过程,以及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7. 实际案例研究:可能包含一些典型的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分析保护系统的响应和效果。
通过学习《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电力工程专业人员可以深入理解继电保护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计算机继电保护系统的实施和维护技能,这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而“计算机继电保护”和“电力”这两个标签则明确表明了本书的专业方向和实用性。
文件名“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_11132622”可能是书籍的内部版本号或出版日期,具体含义可能需要打开文件查看详细信息。这本书对于从事电力系统工作,特别是涉及继电保护技术的人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