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的“负折射率ppt及经典论文”表明了这个压缩包包含的是关于负折射率这一物理现象的教学材料和历史性的科研论文。负折射是光或电磁波在通过某些特殊材料时,其传播方向与常规的折射相反,即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积小于1,这是对传统折射定律的反常。这种现象最初由物理学家Vladimir G. Veselago在1967年的论文中提出,并在随后的研究中被广泛关注。 描述中提到的“负折射的提出及基本特性”暗示了PPT内容可能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负折射现象的起源**:会讲解Veselago如何在理论上预言了负折射的存在,这涉及到超材料(Metamaterials)的概念,这是一种人为设计的复合材料,其电磁特性可以通过结构而非成分来控制。 2. **基本原理**:解释负折射率材料的工作原理,通常涉及材料的电导率和磁导率,这些参数使得材料能对电磁波产生负相速度,导致光线路径反转。 3. **特性分析**:可能涵盖了负折射率材料的一些独特性质,如完美透镜效应,即可以实现亚波长分辨率成像,远超出常规光学系统的限制;还有可能讨论到负折射率材料的色散特性、能量流动方向等。 4. **应用前景**:PPT可能会讨论负折射率在隐身技术、天线设计、超灵敏传感器、高速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而“1968年负折射提出的论文”很可能是Veselago原始论文的复刻版或解读,这将为读者提供第一手的科学文献资料,理解这一理论的原始构想和推导过程。另一篇“Pendry有关超级透镜的论文”可能指的是John Pendry在2000年提出的超级透镜概念,他基于负折射率材料设计了一种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分辨率的透镜,这在光学成像领域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这个压缩包对于学习和研究负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的学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它不仅包含了理论基础的讲解,还提供了该领域重要历史文献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索负折射率材料的物理本质及其潜在应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负折射率材料是如何挑战并扩展我们对光学和电磁学的传统认知,以及它们在现代科技中可能带来的创新。
2025-04-26 17:58:35 3.43MB
1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理论上研究了由正方形金属嵌入背景材料硅中组成的二维正方晶格和三角晶格光子晶体的亚波长成像特性。采用Drude模型描述金属银的色散特性,在近红外波段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金属的实际介电常数。通过结构参数的设计,在上述两种结构中实现了波长在1550 nm附近的亚波长成像,并且发现金属对入射光的吸收使得成像位置处的光强稍有降低,但是对于光子晶体亚波长成像的质量并无影响。相对于通常的硅基空气孔型光子晶体亚波长成像器件,该种硅基金属型全固态光子晶体结构更加稳定,因而可以更好地在复杂全光集成回路中加以实际应用。
2022-04-14 02:35:13 3.86MB 材料 光子晶体 负折射 亚波长成
1
光子晶体特殊的色散特性能导致负折射现象发生。用波束位移法对二维光子晶体平板的负折射现象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 得到了入射光经平板光子晶体折射后的二维光场分布。测量结果表明, 横电(TE)光在光子晶体中发生负折射, 出射光沿出射面产生了反方向的横向位移, 由此计算出来的负折射率约为-0.44, 而横磁(TM)光没有发生负折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2022-03-31 17:49:37 5.43MB 材料 光子晶体 负折射 等频图
1
二维环形光子晶体中TE和TM偏振的负折射效应
2022-03-24 10:30:01 1.93MB 研究论文
1
使用光子晶体能带结构和等频面(EFS)方法对二维光子晶体中的负折射现象进了研究和仿真.得到了二维光子晶体中出现负折射率现象的频率范围.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光波在二维光子晶体界面和晶体中的传播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由仿真结果发现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在二维光子晶体中确实可以发现光波的负折射传播现象.
2022-03-22 18:58:20 388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负折射率超材料实现光线增强消灭相关研发工作的主要拦路虎 (2010年)
2021-05-29 12:02:45 68K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