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ows LPC通信机制详解 #### 一、LPC概述 LPC(Local Procedure Call)即本地过程调用,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一种高级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它主要用于实现同一台计算机上不同进程间的高效通信和服务调用。LPC机制在Window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那些需要频繁进行跨进程通信的应用场景中。 #### 二、LPC与RPC的区别 LPC与远程过程调用(RPC)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RPC通常指跨网络的调用,而LPC特指在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调用。在Unix系统中,无论调用发生在同一台机器还是不同机器上,通常都被统称为RPC。而在Windows中,LPC是一种特殊的RPC形式,它专门针对同一台计算机内的进程间通信。 #### 三、LPC的实现基础:端口(Port) LPC的核心是基于一种称为“端口”的进程间通信机制。端口机制提供了一种面向消息的进程间通信方式,类似于本地Socket。端口机制使得进程间能够以一种高效的方式交换数据和命令。 - **端口连接**:在使用端口机制进行通信之前,需要先建立一个连接。这种连接通常是建立在用户进程之间的。 - **报文类型**: - 不带数据的纯报文。 - 不大于256字节的短报文。 - 大于256字节的长报文需要通过共享内存区进行交换,并通过报文进行协调和同步。 - **共享内存区**:为了提高效率,避免频繁地将大量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复制,Windows使用了共享内存区来进行大数据量的交换。 #### 四、LPC的关键系统调用 Windows内核为基于端口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提供了一系列系统调用,这些调用支持端口的创建、连接、数据传输等功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系统调用: - **NtCreatePort()**:创建一个端口对象。 - **NtCreateWaitablePort()**:创建一个等待端口对象。 - **NtListenPort()**:将端口置于监听状态,等待连接请求。 - **NtConnectPort()**:连接到一个端口。 - **NtAcceptConnectPort()**:接受连接请求。 - **NtRequestPort()**:向指定端口发送请求。 - **NtRequestWaitReplyPort()**:发送请求并等待回复。 - **NtReplyPort()**:对请求做出回应。 - **NtReplyWaitReceivePort()**:等待并接收来自端口的请求。 - **NtReadRequestData()**:读取请求数据。 - **NtWriteRequestData()**:写入请求数据。 - **NtQueryInformationPort()**:查询端口的信息。 #### 五、LPC的应用场景 LPC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那些需要进行系统级服务调用的情况下。例如: - 用户进程与服务进程之间的通信。 - 系统工具软件调用系统服务。 - 管理用户登录的“本地安全认证服务”进程LSASS等。 #### 六、LPC在Windows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LPC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提供了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还为Windows系统中的各种服务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通过LPC机制,Windows能够实现复杂的服务交互,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七、LPC与兼容内核开发的关系 对于兼容内核的开发者来说,理解LPC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虽然LPC在Win32 API界面上是不可见的,但它为Windows内部的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开发兼容内核时,可以通过借鉴Port机制与Socket的相似之处,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内核设计中,从而实现高效且安全的进程间通信。 LPC机制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进程间通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深入理解LPC及其背后的端口机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Windows系统,还能为开发兼容内核或类似的系统提供有益的指导。
2025-04-19 19:25:50 241KB windows
1
[源码解析] TensorFlow 分布式环境(8) --- 通信机制.doc
2022-07-12 09:07:32 521KB 技术资料
Android通信机制在嵌入式Linux中的实现.pdf
2022-06-21 09:08:17 619KB Android通信机制在嵌入式L
安全技术-网络信息-面向服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通信机制研究.pdf
2022-05-06 09:00:31 2.99MB 文档资料 安全 网络
六、模块间通信机制——基于包的通信 OPNET 采用基于包的建模机制(Simulation on packet level ) 来模拟实际物理网络中包的流动,包括在网络设备间的流动和网络设备内部的处理过程;模拟实际网络协议中的组包和拆包的过程,可以生成、编辑任何标准的或自定义的包格式,利用调试功能;还可以在模拟过程中察看任何特定包的包头(Header)和净荷(Payload)等内容。 1.包结构 每个包含有一些存储信息的区域。包的类型可以是有格式(formatted)或无格式(unformatted)的。一个有格式包中每个域以名字标识,作为访问(设置或者读取)包域的依据,而无格式包只为每个域指定索引号。包域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整型和双精度型用来存储数字数据;包结构类型用来封装另一个包;结构体用来内嵌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结构。
2022-05-05 08:43:03 4.08MB opnet 入门
1
分析通信机制 ping_session.jsp的功能
2021-12-23 17:53:49 1.87MB 黑盒 测试
1
Linux 系统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通信的实现与分析 Linux 内核模块的运行环境与传统进程间通信 在一台运行 Linux 的计算机中,CPU 在任何时候只会有如下四种状态: 【1】 在处理一个硬中断。 【2】 在处理一个软中断,如 softirq、tasklet 和 bh。 【3】 运行于内核态,但有进程上下文,即与一个进程相关。 【4】 运行一个用户态进程。
2021-12-16 18:51:42 54KB Linux内核 通信机制
1
可以使用来进行简单的socket机制了解
2021-12-11 20:46:39 13KB socket 通信机制 socketClient socketServer
1
详细解释了libnetlink的通信机制,数据结构,从netlink的起源开始,一直到libnl,目前市面上没有相关的书籍。
2021-12-03 10:50:39 254KB netlink linux libnl
1
这些天做了个程序给LISP调用,其中综合运用了arx的 JIG类,AcEdInputPointMonitor类,反应器,和自定义实体,以及对acedDragGen函数和回调函数做了一些研究。有些部分牵涉到了简单的事务处理。后面我还加了一些定时器,和钩子等。虽然是给LISP的,但其中有许多东西,还是可以利用的。 这个东西花费我一些时间,希望的是能跟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虽然我开源给大家,但是我还是收取了一定数量币,那些真心学习研讨的人应该不会在乎这点吧。所以此贴非诚勿扰。如果你相信此贴的价值超过它收取的币,就下载吧。
2021-11-10 14:28:34 45KB JIG 反应器 ARX 自定义实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