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带宽高效和速率匹配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调制_Matlab实现论文“Bandwidth Efficient and Rate-Match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d Modulation”中的概率整形算法.zip 在无线通信领域,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保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调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道编码方式。LDPC码由于其接近香农极限的优异性能和较低的复杂度,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LDPC码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算法,实现带宽效率和速率匹配,对于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概率整形算法是一种创新的调制技术,它通过改变符号的分布来逼近信道容量限,从而在保持误码率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这种算法通过精确控制发射信号的概率分布,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信道的动态范围,尤其在受限功率和带宽的条件下表现更佳。 LDPC编码调制与概率整形算法的结合,代表了无线通信编码技术的前沿发展。通过Matlab的仿真和实现,可以将这种高效的编码调制方案在实际系统中部署。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工程仿真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和工具箱,能够方便地对LDPC编码器、调制解调器以及概率整形算法进行模拟和验证。通过细致的参数调整和算法优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实际通信链路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信号衰减、噪声干扰以及非理想信道条件下的性能损失。 在设计带宽高效和速率匹配的LDPC编码调制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实现复杂度的问题。如何在保持算法性能的同时降低实现复杂度,对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硬件实现提出了挑战。因此,研究者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找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最优平衡点。 在Matlab环境下,研究者可以实现LDPC编码调制的概率整形算法,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算法的性能,验证其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误码率、数据吞吐率等关键性能指标。此外,Matlab还允许研究者进行算法的灵敏度分析,评估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据此对算法进行调整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Matlab为算法的实现提供了便利,但在将算法实际部署到物理硬件中时,仍然存在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研究者必须考虑硬件的物理特性和限制,并对算法进行进一步的适配和优化,以确保算法在现实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更高性能、更高效率的编码调制技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LDPC编码调制以及概率整形算法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成为通信技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通过Matlab这样的仿真平台,研究者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无线通信技术向前发展。
2025-11-24 22:46:19 7.41MB
1
Matlab领域上传的视频是由对应的完整代码运行得来的,完整代码皆可运行,亲测可用,适合小白; 1、从视频里可见完整代码的内容 主函数:main.m; 调用函数:其他m文件;无需运行 运行结果效果图; 2、代码运行版本 Matlab 2019b;若运行有误,根据提示修改;若不会,私信博主; 3、运行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文件放到Matlab的当前文件夹中; 步骤二:双击打开main.m文件; 步骤三:点击运行,等程序运行完得到结果; 4、仿真咨询 如需其他服务,可私信博主; 4.1 博客或资源的完整代码提供 4.2 期刊或参考文献复现 4.3 Matlab程序定制 4.4 科研合作
2025-11-06 09:33:44 2.39M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款纯HDL实现的FPGA以太网TOE TCP/IP协议栈,支持千兆和万兆以太网,涵盖ping、arp、igmp、udp、tcp、dhcp等多种协议。该项目提供了清晰的代码结构,包括MAC层、IP层、TCP/UDP层、ARP、ICMP和DHCP模块,以及K7板卡的测试工程。代码实现简洁明了,便于移植到其他FPGA平台。文中详细介绍了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如ARP请求发送、Ping功能测试、TCP状态机等,并展示了其高效性和稳定性。此外,项目还提供了详细的移植指南,确保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 适合人群:对FPGA网络开发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有一定FPGA开发经验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网络设备中集成高效TCP/IP协议栈的应用场景,如嵌入式系统、网络加速设备等。目标是帮助开发者深入了解TCP/IP协议栈的工作机制,并提供一个高性能、易移植的解决方案。 其他说明:项目源码和文档齐全,可在GitHub上找到更多资源。文中提到的优化技巧和实际测试数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025-10-30 10:49:52 3.74MB
1
适用于FPGA的MIL-STD1553B源码实现,重点在于支持BC(总线控制器)、BM(总线管理器)和RT(远程终端)的功能。该源码不仅可以在Xilinx、Altera和Actel等多个品牌的全系列产品中进行移植,而且支持1M和4M两种传输速率,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文中探讨了FPGA与MIL-STD1553B结合的优势,包括提升通信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可靠性,以及降低开发时间和硬件成本。此外,源码的设计参考了Actel芯片的1553B核,确保了其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同时展示了部分关键代码片段,如FIFO队列用于数据传输、状态机用于协议解析、异常处理机制用于错误处理等。 适合人群: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FPGA和MIL-STD1553B标准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需要构建高效可靠的军用级通信系统的项目;②希望减少开发时间并提高代码复用率的研发团队;③寻求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的企业。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和技术背景介绍,还包括实际的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全面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025-10-14 12:06:58 277KB
1
USB速率补丁 适合xp win7等测试正常!
2025-09-17 21:58:43 203KB
1
制图技术在遥感和地球科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利用干涉图、相干性图和形变速率图等不同类型的图来分析和解读地表变化。干涉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图像,通常由合成孔径雷达(SAR)产生,它记录了从不同时间点对同一地区进行观测所得到的雷达波信号的相位信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探测到地表极其微小的形变,例如由于地震、火山活动、滑坡、地面沉降等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表移动。 相干性图则是通过分析多个雷达影像的复数干涉图而生成的,用来衡量两幅影像之间信号的一致性。相干性高意味着两个观测间的地表反射特性没有显著变化,低相干性则通常与地表变化相关,如植被生长、农作物收割、水体变化等。因此,相干性图能帮助我们识别地表变化的稳定区域和非稳定区域。 形变速率图是基于干涉图计算得到的,它直接反映了地表形变随时间的变化速率。这种图可以详细展示地表形变的速率和方向,是监测和分析地表运动变化的重要工具。形变速率图在地震学、地质学、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绘制这些图形时,色带的使用是为了直观表示不同的测量值范围。通常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形变速率或相干性水平,使得观察者能快速识别出变化最显著的区域。色带的设置必须符合实际数据的分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表达。 干涉图、相干性图、形变速率图的出图对于理解和分析地表动态变化至关重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图形展示,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地表形变的情况,对于科学研究、灾害预防、资源管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5-06-20 10:36:48 4KB
1
标题中的“面向40G/100G的数据速率的国际标准”指的是高速网络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对更高效、更大带宽的数据传输需求日益迫切,这就催生了40Gbps(40吉比特每秒)和100Gbps(100吉比特每秒)的数据速率标准。这些标准旨在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以满足云计算、大数据、高清视频流等高带宽应用的需求。 描述中的“OIF_CEI_03.1规范”是这一领域的关键规范之一。OIF,即 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光互连论坛),是一个由全球各大通信公司组成的行业协会,致力于推动光网络接口的标准化。CEI,全称为“Channel Electrical Interface”(通道电气接口),是OIF定义的一系列规范,用于规定高速电信号在光网络系统内部如何传输。CEI_03.1是OIF制定的关于40G和100G数据速率的电气接口标准,它详细规定了物理层(PHY)接口的电气特性,包括信号编码、时钟恢复、眼图分析、信号完整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在这个40G/100G速率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信号编码**:为了在高速下保持信号质量,40G和100G标准采用了先进的编码技术,如PAM4(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与传统的NRZ(非归零)编码相比,PAM4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更多信息,从而提高了带宽效率。 2. **时钟恢复**: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准确的时钟恢复至关重要。OIF_CEI_03.1规范定义了如何从接收信号中提取时钟,以确保数据正确解码。 3. **信号完整性**:由于高速信号易受噪声和干扰影响,规范要求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信号完整性,通过使用均衡器和其他补偿技术来减少信号失真。 4. **眼图分析**:眼图是一种评估数字信号质量的图形方法,OIF_CEI_03.1规定了眼图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5. **接口兼容性**:为了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连接,OIF_CEI_03.1规范设定了接口的电气参数,如电压摆幅、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和抖动容忍度,确保不同制造商的产品可以互操作。 6. **测试与验证**:标准还包括详细的测试和验证流程,以确保设备符合规范要求,这涉及仿真、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等多个环节。 7. **光模块技术**:40G/100G数据速率的实现离不开高性能的光模块,这些模块需满足CEI_03.1规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和反之,同时满足功耗、尺寸和成本的限制。 OIF_CEI_03.1规范是实现40G/100G数据速率的关键,它促进了高速网络通信的发展,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互联和超高清视频传输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件“100G的数据速率的国际标准之一OIF_CEI_03.1.pdf”很可能是该规范的详细文档,包含了上述所有知识点的深入解释和技术细节,对于理解和实施这一标准非常有帮助。
2025-06-06 09:51:26 3.15MB 数据速率
1
内容概要:VITA 68.3-2024-VDSTU标准定义了适用于OpenVPX信号完整性合规性的参考模型方法,主要针对超过10.3125 Gbaud的传输速率。该标准提供了OpenVPX插件模块和背板的S参数参考模型,用于创建端到端的OpenVPX参考通道,结合VPX连接器和设备的S参数模型进行仿真。标准的合规性基于对端到端通道仿真结果与相应协议标准要求的对比。VITA 68.3最初作为试验性草案标准发布,旨在经过36个月的试用期后提交给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批准为国家标准。该标准完全自愿使用,并可能在任何时候修订或撤回。 适用人群:从事高速信号完整性和OpenVPX系统设计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确保OpenVPX插件模块和背板在高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完整性;②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一种验证端到端通道性能的方法;③支持PCIe 4.0和25GBASE-KR/100GBASE-KR4等高级协议的合规性测试。 其他说明:该标准目前处于试验性草案阶段,建议用户密切关注标准的更新和修订。标准的实施需要使用S参数模型进行仿真,并与相应的协议标准要求进行比对。此外,标准的使用完全自愿,制造商可以选择是否遵循该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和验证。
2025-05-25 09:32:57 615KB OpenVPX 信号完整性 高速通信
1
**jperf以太网速率测试软件** `jperf` 是一款强大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尤其在评估以太网的吞吐量、丢包率等方面表现出色。它基于Java语言开发,支持多平台运行,包括Windows、Linux、Mac OS等。这款软件通过使用`iperf`命令行工具的高级图形用户界面(GUI)来提供更直观的测试结果展示。 **1. 安装与启动** 在使用jperf之前,你需要确保系统中已经安装了Java运行环境(JRE)。接着,你可以解压缩下载的压缩包,找到`jperf`可执行文件并双击运行。对于Windows用户,这通常是一个`.jar`文件,可以通过Java的`java.exe`来执行。在命令行中,可以输入`java -jar jperf.jar`来启动程序。 **2. 功能特性** - **TCP与UDP测试**:jperf 支持TCP和UDP两种传输协议的性能测试,可以衡量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 **多线程测试**:用户可以设置并发连接数,模拟多个数据流同时传输,以测试网络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 - **服务器与客户端模式**:jperf 可以作为服务器端或客户端,允许进行点对点的网络性能测试。 - **实时显示**:在测试过程中,jperf 实时显示带宽、丢包率、往返时间(RTT)等关键指标,便于观察网络状况。 - **测试报告**:测试完成后,jperf 可以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方便分析和记录。 **3. 操作流程** - **设置服务器**:需要在一台机器上启动jperf作为服务器,选择"Server"模式,并记下服务器的IP地址。 - **配置客户端**:在另一台机器上运行jperf,选择"Client"模式,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然后设置测试参数如协议类型、连接数、持续时间等。 - **开始测试**:点击“Start”按钮,jperf 将开始发送数据包,并实时显示测试结果。 - **停止与分析**:测试结束后,点击“Stop”结束测试,查看和分析测试结果。 **4. 1000M网口速率测试** 在描述中提到的测试场景是针对1000Mbps(千兆)以太网接口的速率测试。在进行此类测试时,jperf 能够帮助我们确认网络设备是否达到其标称的千兆速率,同时检测可能存在的瓶颈,如网卡、交换机或网络线路问题。 **5. PC与ARM端对比** 由于描述中提到了PC端和ARM端的测试,这意味着测试覆盖了不同硬件架构。PC端通常指的是基于x86架构的计算机,而ARM端则指基于ARM架构的设备,如树莓派或其他嵌入式系统。这种跨平台的测试有助于了解不同硬件环境下网络性能的差异。 **6. 简单操作说明文档** 提供的压缩包内可能包含一份操作指南,详细解释如何使用jperf进行测试。建议按照文档的步骤操作,以确保正确无误地进行测试。 jperf 是一个强大的网络性能诊断工具,尤其适用于以太网速率测试。通过使用它,用户可以深入理解网络性能,排查问题,优化网络配置。
2025-05-13 15:14:14 60.52MB jperf
1
DFT的matlab源代码REMARC-NanoSim 开发用于将DFT数据转换为动力学和热力学的REMARC脚本集(NanoSim项目)。 React机理和速率计算器(REMARC)由脚本组成,用于计算速率常数和热力学数据,并根据DFT输出对相应的React机理进行分类。 它将速率常数拟合为方便的函数形式,还创建了用于运行简单动力学模型(耦合速率方程)的输入,以进一步使用详细的速率常数。 输出数据还可用于动力学蒙特卡洛(KMC)模拟,以使用和处理详细的速率常数。 即将进行的更新将使KMC输出速率数据适合整个React的动力学参数,即,不包括中间物种,仅包括初始React物和最终产物。 到目前为止,REMARC只处理VASP数据,但是稍后将添加处理其他DFT输出的功能。
2025-04-12 08:55:31 472KB 系统开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