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给定文件的信息,我们可以提炼出关于Altium Designer 6.9的相关知识点: ### Altium Designer 6.9 概述 #### 1. 电路设计自动化 (EDA) 概念 - **定义**:EDA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完成电路设计的各种任务,包括电路图的绘制、PCB文件的制作以及电路仿真等工作。 - **发展历程**: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路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更加高级的EDA工具来支持。 #### 2. Protel 发展历程 - **1985年**:诞生了最早的DOS版本的Protel。 - **1991年**:推出了适用于Windows系统的Protel。 - **1998年**:发布了包含五个核心模块的32位产品Protel 98。 - **1999年**:Protel 99增加了逻辑功能验证和混合信号仿真的能力,并具备了PCB信号完整性的分析功能。 - **2000年**:Protel 99 SE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增强了对设计过程的控制能力。 - **2002年**:Protel DXP集成了更多工具,使用更加方便,功能更为强大。 - **2003年**:Protel 2004对DXP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 **2006年**:Altium Designer 6.0发布,集成了更多工具,尤其在PCB设计方面性能大幅提升。 #### 3. Altium Designer 6.0 主要特点 - **集成设计环境**:通过设计档案包的方式,将原理图编辑、电路仿真、PCB设计、FPGA设计及打印等功能集成在一起。 - **混合电路仿真**:提供混合电路仿真功能,便于验证设计实验原理图中某些功能模块的正确性。 - **丰富的组件库**:提供了丰富的原理图组件库和PCB封装库,并支持创建新的器件封装。 - **层次原理图设计**:支持层次原理图设计方法,便于大型电路设计的工作组合作。 - **强大的查错功能**:原理图中的电气法则检查(ERC)和PCB中的设计规则检查(DRC)能够帮助设计者快速找出并修正错误。 - **兼容性**:全面兼容Protel系列以前版本的设计文件,并支持OrCAD格式文件的转换。 - **FPGA设计功能**:提供了全新的FPGA设计功能。 ### PCB 板设计的工作流程 #### 1. 方案分析 - **定义**:决定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式,同时影响PCB板的规划。 - **作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方案比较与选择,确定元件的选择等。 #### 2. 电路仿真 - **定义**:用于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特别是在设计初期对不确定部分进行验证。 - **作用**:帮助设计者确定电路中某些重要器件的参数。 #### 3. 设计原理图组件 - **定义**:当需要的组件不在Altium Designer的库中时,需要自行设计原理图组件。 - **作用**:建立自己的组件库,以满足特定设计需求。 #### 4. 绘制原理图 - **定义**:使用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的过程。 - **作用**:完成原理图后使用电气法则检查工具(ERC)查错,并进行必要的修改直至无误。 #### 5. 设计组件封装 - **定义**:当需要的组件封装不在软件库中时,需要自行设计组件封装。 - **作用**:创建新的组件封装库以适应特定的设计需求。 #### 6. 设计PCB板 - **定义**:根据原理图进行PCB板的实际设计。 - **作用**:确定PCB板的层数、布局和布线等,使用设计规则检查工具(DRC)查错,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 7. 文档整理 - **定义**:对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档进行整理和归档。 - **作用**:便于后续的维护和修改。 以上内容总结了Altium Designer 6.9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PCB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Altium Designer 6.9及其应用至关重要。
2025-07-02 15:38:09 5.29MB Altium Designer 6.9教程.pd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