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进行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过程。首先解释了Buck-Boost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电压变换特性,接着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电路模型,包括参数设定、PWM信号生成、PID控制器调参等步骤。文中还探讨了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如电感值选择不当引起的电流纹波过大、二极管压降和MOSFET导通电阻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文章强调了硬件在环测试的重要性,讨论了将仿真模型转化为实际硬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死区时间和寄生参数的处理。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程师,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Buck-Boost电路特性和掌握MATLAB仿真技能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设计高效稳定的直流电源转换系统的项目,帮助工程师们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通过仿真手段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优化电路性能,最终实现从仿真到实物的有效过渡。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涵盖了基本的电路理论,还包括了许多实践经验,如参数选择的经验法则、常见错误的规避方法以及提高仿真实验效率的小技巧。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5-06-24 18:19:29 1.1MB
1
MATLAB Simulink主动均衡电路模型:汽车级锂电池动力模组模糊控制策略学习版(基于Buck-boost电路与SOC差值、均值及双值比较),MATLAB-simulink主动均衡电路模型 模糊控制 #汽车级锂电池 动力锂电池模组(16节电芯) 主动均衡电路:Buck-boost电路 均衡对象:SOC 控制策略:差值比较 均值比较 双值比较 模糊控制 可调整充电电流 与放电电流 且仅供参考学习 版本2020b ,MATLAB; Simulink; 主动均衡电路模型; 模糊控制; 汽车级锂电池; 动力锂电池模组; Buck-boost电路; 均衡对象SOC; 控制策略; 充电电流; 放电电流; 版本2020b,基于MATLAB Simulink的汽车级锂电池主动均衡电路模型研究:模糊控制策略与实践(2020b版)
2025-06-22 21:04:57 989KB xbox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光伏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Buck和Boost变换器中的实现。文中介绍了两种主要的MPPT算法——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并通过Simulink和PLECS进行建模仿真。对于Buck变换器,重点讨论了占空比调节和PWM模块的设计;而对于Boost变换器,则强调了电感参数的选择及其对MPPT性能的影响。此外,还涉及了闭环控制系统的搭建,包括采样周期与PWM频率的协调以及噪声过滤等问题。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系统研究的技术人员、电力电子工程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光伏系统MPPT控制机制的研究者和技术开发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Buck/Boost变换器的具体应用方法,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实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针对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如防止过压保护、优化采样方式等。
2025-06-19 18:53:05 461KB
1
在Simulink中构建了一个双向Buck-Boost电路仿真模型,该模型具备以下特点: 模型结构:模型完整涵盖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主电路部分设计用于实现电能的双向转换,能够适应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传输需求;控制电路则负责对电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精准调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控制策略:控制电路采用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架构,并且在每个闭环中均运用了PI(比例-积分)控制器。电压环主要负责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确保其在设定值附近精确调节;电流环则用于精确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快速动态响应和良好的稳态性能。通过双闭环的协同作用,系统能够在不同负载和输入条件下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负载特性:主电路设计中加入了可变负载模块,支持负载的动态投切功能。这意味着在仿真过程中,可以模拟负载大小的快速变化,例如从轻载突变为重载,或者反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电路在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应特性,包括输出电压的波动、恢复时间以及电流的变化情况等,从而验证电路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参数配置与运行状态:该模型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所有关键参数均已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了详细且合理的配置。这些参数包括电感、电容、开关器件的特性参数,以及PI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等。经过精细调整后,模型可以直接运行,无需额外的参数设置。用户可以直接启动仿真,观察电路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包括稳态性能、动态响应特性等,方便进行电路性能评估和优化研究。
2025-06-12 13:35:38 56KB Simulink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光伏发电与电池储能系统的整合应用及其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的建模与优化。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和电池储能的基本概念,随后详细阐述了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增量导纳法的应用,该方法通过实时调整光伏系统的阻抗来确保最大功率输出。接着讨论了双向buck-boost电路在储能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并在充放电过程中调节电压。最后,文章强调了Simulink仿真平台在系统建模与优化中的重要性,通过仿真可以优化参数配置和控制策略,提升系统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光伏发电和电池储能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光伏发电与电池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研究人员;目标是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和仿真工具,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MPPT增量导纳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掌握双向buck-boost电路的设计思路,并学会使用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与优化。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
2025-06-12 13:35:14 1.26MB Simulink buck-boost电路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非隔离双向DC-DC 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建模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变换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特别是采用了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来确保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具体来说,在正向运行时,直流电压源可以为蓄电池提供恒流恒压充电;而在反向运行时,蓄电池能放电以维持直流侧电压稳定。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适合人群:对电力电子系统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非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以及掌握Matlab/Simulink仿真技能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或改进非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性能的研究项目;也可用于教学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仿真模型不仅有助于理解变换器的基本运作机制,还为进一步探索其性能优化和控制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06-02 22:12:48 344KB
1
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实验报告:基于Buck-Boost拓扑的闭环控制与Simulink仿真分析,操作便捷,自动计算占空比与输出波形,深入探究升压与降压模式下的轻载重载特性及纹波系数控制,全篇46页,详尽工作量呈现,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实验报告:基于Buck-Boost拓扑的闭环控制与Simulink仿真分析,自动计算占空比输出波形,轻载重载下的性能研究及纹波系数优化,共46页详尽解析,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闭环控制,实验报告simulink仿真,打开既用,操作方便输入你想要的电压,计算模块自动算出占空比并输出波形,分析了升压轻载重载,降压轻载重载,以及纹波系数,均小于1%,报告46页,工作量绝对够。 哦~报告仅供参考 ,关键词: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 buck-boost; 闭环控制; Simulink仿真; 占空比; 波形; 轻载重载; 纹波系数; 报告。,基于Simulink仿真的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实验报告:Buck-Boost闭环控制操作分析
2025-05-26 12:01:42 5.36MB
1
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基于VDCM控制与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变换器惯性与阻尼特性研究,基于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的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增强直流微电网惯性阻尼与电压电流稳定性分析,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VDCM控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利用了传统电机的阻尼和旋转惯量以及励磁暂态特性,因此在负载功率变化时,输出电压更容易受到影响。 随着交流同步机在交流微电网中的逐渐应用,其思想也被用于dc dc变器中,实现了VDCM控制,从而增加了直流微电网的惯性和阻尼。 该仿真应用双向BUCK BOOST电路,采用直流电机(VDCM)控制策略,与传统pi对比提升了直流变器惯性阻尼特性。 可以看到负载输出的电压电流稳定 2018b版本及以上 ,双向buck_boost电路仿真; VDCM控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直流微电网; 惯性和阻尼; 2018b版本以上,基于VDCM控制的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增强惯性与阻尼特性的DC微电网应用
2025-05-08 07:59:28 201KB istio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TM32F334C8T6的四开关Buck-Boost双向DC-DC电源设计方案。涵盖了硬件选型、电路设计、代码实现以及仿真的全过程。硬件方面,重点讨论了H桥MOS管布局、LC滤波器选择、保护机制设计等;软件方面,则深入探讨了HRTIM定时器配置、模式切换逻辑、PI控制器应用及保护机制实现。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仿真模型,确保设计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源设计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特别是对双向DC-DC转换器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率、双向能量流动的电源应用场景,如新能源储能、电池充放电管理等。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四开关Buck-Boost拓扑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完整的硬件设计报告和代码实现,还包括详细的仿真模型和参数计算,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和优化设计。此外,文中还分享了许多调试技巧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设计成功率非常有帮助。
2025-05-05 14:53:16 2.28MB
1
储能蓄电池与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放电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与充电单电流环策略,储能蓄电池与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放电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与充电单电流环策略,储能蓄电池+buckboost双向DC-DC变器Simulink仿真模型 放电电压电流双闭环 充电单电流环 ,储能蓄电池; buckboost; 双向DC-DC变换器; Simulink仿真模型; 放电电压电流双闭环; 充电单电流环。,基于储能蓄电池的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
2025-05-05 14:02:21 696KB 数据仓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