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Date Changer是一个绿色小巧的文件日期修改器,可以帮助用户任意更改文档的创建日期、修改日期和访问日期等信息,操作简单、方便,支持批处理,需要的朋友们可以下载试试。 使用介绍1、FileDate Changer为绿色单文件工具,大小仅48K,无需安装,点击“FileDate.exe”即可打开: 2、点击“添加文件”按钮,将目标文件加入到软件中,FileDate Changer支持所
2025-11-21 15:27:51 20KB 应用软件
1
转载:注:该插件实际版本为3.1.0, 这个版本有个多页面刷新失灵的bug被我修复了。所以我加了个1。 unity webveiew 浏览器插件。 Embedded Browser 3.1.1 (ZFBrowser) 支持widnows linux mac os 不支持移动android ios, 可以使unity加载h5网页,支持与js通信交互等功能。 最好用的Unity内嵌浏览器插件 Embedded Browser Unity v3.1.0 (1)可以将网页渲染到UI上 (2)支持CSS、HTML和JavaScript (3)可以用来Unity和JavaScript的通信 (4)可以控制网页的前进、退后、重新加载、控制缩放大小等 (5)支持Video、支持SVG (6)自定义鼠标样式 (7)可以编辑和删除Cookit (8)支持VR,比如HTC VIVE 2-3、支持的平台 (1)Windows 32位操作系统 (2)Windows 64位操作系统 (3)OS X 64位操作系统 (4)Linux 64位操作系统
2025-11-21 10:42:15 428.17MB unity
1
Genymotion是一款强大的Android模拟器,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且功能丰富的测试环境,尤其在进行Android应用开发时,能够快速地模拟各种设备状态和性能。对于涉及到地图功能的开发,Genymotion模拟器的表现尤为突出,因为它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GPS定位、地图渲染等特性。然而,在使用Genymotion进行地图相关的开发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即默认的Genymotion可能不支持ARM指令集,导致某些基于ARM优化的地图服务无法正常运行。 "Genymotion-ARM-Translation(V1.1).zip"是一个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补丁安装包。这个zip文件包含了对Genymotion模拟器的ARM翻译支持,使得模拟器能够运行那些原本需要ARM处理器才能正常工作的APK或库。"system"文件夹是安装包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替换Genymotion系统镜像中相应组件的文件,以实现对ARM指令集的支持。"META-INF"文件夹则是zip归档的标准部分,通常包含有关压缩文件的元数据,如作者信息、校验和等。 安装"Genymotion-ARM-Translation_v1.1.zip"的步骤如下: 1. 确保你已经安装了Genymotion模拟器,并创建了一个或多个虚拟设备。 2. 下载并解压"Genymotion-ARM-Translation(V1.1).zip"到一个方便的位置。 3. 关闭正在运行的所有Genymotion模拟器实例。 4. 找到你的Genymotion虚拟设备的ova文件,通常位于`%USERPROFILE%\AppData\Local\Genymobile\Genymotion\avds`目录下(Windows系统)或者`~/.Genymobile/Genymotion/avds`(Linux或macOS系统)。 5. 备份原始的ova文件,以防万一需要恢复。 6. 使用7-Zip、WinRAR或其他解压缩工具打开ova文件,找到其中的`disk.vmdk`文件。 7. 使用同样工具打开解压后的"Genymotion-ARM-Translation.zip"中的`system`文件夹,将里面的文件替换ova中`disk.vmdk`对应的`system`文件夹内容。 8. 保存修改并关闭ova文件。 9. 重新导入修改后的ova文件到Genymotion,启动虚拟设备。 10. 确认安装成功:如果一切顺利,你应该可以在Genymotion模拟器上顺利运行那些基于ARM优化的地图应用了。 这个过程涉及到了Android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即模拟器的硬件兼容性问题。由于大多数现代Android应用都支持ARM架构,因此在使用非ARM架构的模拟器(如Genymotion的x86架构)时,可能需要额外的翻译层来保证兼容性。此外,这也反映了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需要关注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之间的差异,以便为用户提供一致且良好的体验。 "Genymotion-ARM-Translation(V1.1).zip"是解决Genymotion模拟器运行基于ARM的应用时的一个关键工具,通过增强模拟器对ARM指令集的支持,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不拥有物理ARM设备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高效、准确的测试和调试工作,从而提升开发效率和应用质量。
2025-11-20 22:30:28 8.95MB Genymotion
1
《SOSA参考架构技术标准,第1.1版》是The Open Group发布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标准,主要聚焦于系统开放架构(SOSA)的概念,旨在推动电子系统,特别是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硬件与软件接口标准化。SOSA是一种模块化、开放的方法,允许不同供应商的组件无缝集成,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升级能力。 该标准的目的是消除传统系统集成中的定制化问题,降低系统开发成本,同时加速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采用SOSA标准,工程师们可以设计出更灵活、可扩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电子系统,这些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和技术进步。 SOSA参考架构的核心概念包括: 1. **模块化设计**:使用标准的接口和插槽,使不同组件可以方便地插入和替换,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 2. **开放标准**:定义了通用的通信协议、接口规范和数据格式,确保不同供应商的产品可以相互配合。 3. **分层架构**:将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功能和接口定义,简化了系统设计和维护。 4. **软件定义**:强调软件在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允许通过软件更新来实现硬件功能的增强或调整。 5. **跨平台兼容性**:SOSA标准不仅适用于新的系统设计,也可以应用于现有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促进旧有系统与新系统的融合。 6. **生态系统合作**:鼓励供应商、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共同参与,创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促进技术共享和创新。 Vice Admiral (ret.) Arthur K. Cebrowski的引言强调了掌握未来的重要性,通过采纳SOSA标准,行业参与者可以主动塑造未来的电子系统发展方向,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设定的标准。 此文档的版权由The Open Group所有,并提供了使用许可,但保留了所有版权和其他专有通知。它可能包含其他知识产权信息,且未授予任何专利或商标的许可。使用者应理解,文档“按原样”提供,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保修,包括但不限于对适销性、特定用途适用性或非侵权性的保修。某些司法管辖区不允许排除默示保证,因此上述排除可能不适用于您。 请注意,The Open Group的任何出版物可能存在技术不准确或排版错误,可能会定期进行更新和修正。使用者在依据此文档进行设计和开发时,应谨慎评估并自行承担风险。
2025-11-20 14:53:54 8.8MB
1
《NGUI3.1.1Package包:Unity3D中的高效UI解决方案》 Unity3D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游戏开发引擎,其强大的图形渲染能力和灵活的脚本支持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出各种精彩纷呈的游戏世界。然而,对于游戏界面(UI)的设计和管理,Unity3D的内置系统在早期版本中并不完善。于是,第三方插件如NGUI应运而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高效、稳定的UI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NGUI3.1.1Package包,这个在用户使用中表现出色、稳定性强且易用的插件。 NGUI,全称为“Next Generation User Interface”,是由Tasharen Entertainment开发的一款Unity3D UI工具包。在NGUI3.1.1版本中,它已经经过了多次迭代优化,提供了丰富的UI元素、组件和管理工具,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创建出复杂的交互式界面。其主要特点包括: 1. **可视化编辑**:NGUI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拖拽式界面设计工具,允许开发者在Unity编辑器中直接设计和调整UI布局,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分层系统**:通过使用图层管理,开发者可以控制不同UI元素的显示顺序和相互遮挡关系,确保界面层次分明,视觉效果理想。 3. **事件驱动**:NGUI支持事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触摸等操作触发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实现UI与游戏逻辑的紧密结合。 4. **性能优化**:NGUI针对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通过精灵(Sprite)和图集(Atlas)技术减少了内存占用和渲染开销,保证了在低端设备上的流畅运行。 5. **C#支持**:基于C#的脚本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使用强大的编程语言来扩展和定制UI功能,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6. **自动适配**:NGUI具备屏幕分辨率自适应能力,无论是在手机、平板还是桌面平台上,都能保持良好的显示效果。 7. **扩展性**:NGUI的开源特性鼓励社区开发者贡献新的功能和组件,使得这个工具包不断进化,满足更多项目需求。 在NGUI3.1.1Package包中,包含的核心文件“NGUI3.11.1.unitypackage”是一个Unity3D的资源包,包含了NGUI的所有组件、脚本和预设项。导入此包到Unity项目后,开发者即可在项目中直接使用NGUI的各种功能。同时,由于这个版本已经被广泛验证其稳定性和兼容性,因此用户可以放心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 NGUI3.1.1Package包是Unity3D开发过程中提升UI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有力工具,尤其适合需要构建复杂交互界面的游戏项目。通过其丰富的功能和友好的开发体验,开发者可以更专注于游戏核心玩法的创新,而不是被UI设计所困扰。
2025-11-20 11:46:40 12.5MB Unity3D NGUI
1
这是python3.10环境的triton-3.3.0和sageattention-2.1.1的wheel文件,可直接安装,解决tts和sd等模型加速环境安装失败问题,SoulX-Podcast和comfy-gguf应用通过。
2025-11-20 10:07:41 128.89MB python
1
1.基于UDT的快速收发,默认情况下,测试可靠传输达到了8MB/s。并且可以通过修改每个报文的字节数的再进一步调整发送速率,不过可能会丢包。 2.支持批量发送文件。 3.能显示发送进度和接收速率。 4.接收端口和发送IP都可修改。 5.可以预存发送目的地的IP信息,点选即可。 6.可后台运行自动接收数据,并且根据发送人分文件夹保存。 7.发送栏右键可移除发送项 8.接收栏右键打开所在目录
2025-11-18 17:38:27 21.68MB 文件收发 windows
1
USB 1.1协议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的第一个主要版本,它在1996年发布,为个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这个协议的中文版使得中国用户能够更方便地理解和应用USB技术。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USB 1.1协议的主要特点、功能和相关知识点。 1. **USB概述**:USB是一种多用途的接口,可连接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移动设备等众多外部设备。它的设计目标是简化设备连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并允许热插拔,即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添加或移除设备。 2. **USB 1.1版本**:USB 1.1标准包括两种传输速率:低速(Low Speed,1.5 Mbps)和全速(Full Speed,12 Mbps)。低速主要应用于如鼠标和键盘这类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设备,而全速则适用于打印机、扫描仪和存储设备等需要较高传输速率的设备。 3. **USB拓扑结构**:USB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由一个主机(Host)控制多个设备(Device)。每个设备最多可以有五个下游端口,允许连接到其他设备形成一个最多127个设备的设备树。 4. **数据传输**:USB数据传输通过令牌(Token)、数据(Data)和确认(Acknowledgment)三个阶段进行。令牌包启动传输,数据包随后传输,最后接收方发送确认包表示数据已成功接收。 5. **电源管理**:USB规范允许设备从总线上获取电力,这使得某些设备无需额外电源就能工作。USB 1.1定义了四种设备功率级别:最大500mA的设备、100mA的挂起模式、微功耗模式(1.5μA)和不消耗电流的挂起模式。 6. **热插拔与即插即用**:USB支持设备在系统运行时插入或拔出,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设备插入时,主机自动识别并配置设备,实现即插即用。 7. **类与驱动程序**:USB设备根据其功能分为不同的设备类,例如人机交互设备(HID)、打印机类、存储类等。每种设备类对应特定的驱动程序模型,使得操作系统能正确识别和操作不同类型的设备。 8. **集线器(Hub)**:USB集线器可以扩展USB端口数量,允许更多的设备连接。USB 1.1规范定义了两种集线器类型:非电源集线器和电源集线器,后者能为连接的设备提供额外的电力。 9. **数据包格式**:USB数据包包括令牌包、数据包和握手包。每个包都有前导码、同步字段、地址/令牌字段、数据字段和CRC校验,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0. **错误处理**:USB 1.1协议包含重试机制和错误检测,如CRC错误检查和NAK响应,以处理传输中的错误。 总结,USB 1.1协议中文版的详细解读,不仅涵盖了USB的基本概念,还包括其数据传输机制、拓扑结构、电源管理、设备分类以及错误处理等方面,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全面了解USB 1.1技术的参考资料。这个压缩包中的文件可以帮助中文用户深入理解USB 1.1协议,进一步提升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
2025-11-18 17:03:25 1.21MB USB 协议中文版.rar
1
在IT行业中,视频接口协议是实现高质量视频传输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在现代显示器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这里我们关注的是"DP-1.2/1.4"和"CTS-1.1",这些都是与DisplayPort(DP)协议的版本及其兼容性测试规范相关的知识点。 DisplayPort是一种数字接口标准,用于连接显示设备如显示器、电视与电脑或其他视频源。DP-1.2和DP-1.4是DisplayPort协议的不同版本,它们带来了性能和功能的提升。 DP-1.2是DisplayPort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引入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支持单链路最大达到21.6 Gbps的带宽,足以提供4K分辨率(3840x2160)的视频流,且支持多个独立的显示流(Multi-Stream Transport, MST)。此外,DP-1.2还增加了对高动态范围(HDR)内容的支持,提供了更丰富的色彩和对比度,提升了视觉体验。 DP-1.4进一步增强了DisplayPort的功能,将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最高32.4 Gbps,这使得它能够支持8K分辨率(7680x4320)的视频传输,并且保持60Hz刷新率。此外,DP-1.4引入了DisplayPort Alt Mode,使得DisplayPort协议能够在USB Type-C接口上运行,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同时,它还优化了对HDR10+的支持,提高了色彩空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CTS(Conformity Test Suite)是确保DisplayPort设备符合标准的一系列测试。DP-CTS-Link-Layer-1.0和DP-CTS-PHY-Layer-1.0分别代表DisplayPort链接层和物理层的测试规范。链接层测试确保数据在不同设备间的可靠传输,而物理层测试则关注信号质量和物理连接的兼容性。这些测试确保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保证用户可以无缝连接不同的DisplayPort设备。 DP-1.2和DP-1.4代表了DisplayPort技术的发展,它们提供了更高清晰度、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好的色彩表现。而CTS-1.1则是保证这些高级功能得以正确实现和兼容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提供的PDF文档,我们可以深入理解DisplayPort协议的细节,学习如何设计和测试兼容的硬件,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视频接口特性来提升用户体验。
2025-11-17 21:25:02 13.76MB
1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DFT(Design For Test)是一个关键技术,用于提高电路的可测试性。DFT旨在通过增加硬件开销来实现特定的辅助性设计,以便高效且经济地产生结构测试向量来测试集成电路。它不仅包括为自动化测试设计的测试逻辑,还涵盖了测试向量的生成、测试结果的分析等post silicon support(硅后支持)的广义领域。 芯片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缺陷,例如杂质导致的开路、多余的金属导致的短路、掺杂度不足导致的慢速切换和电阻路径、工艺或掩模错误、连线桥接和未通孔等问题。这些缺陷会造成电气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实现。为了有效地对芯片进行测试,DFT设计至关重要。它能够确保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对电路进行结构化测试,比如DC Scan、AC Scan、逻辑BIST(Built-In Self Test)、内存BIST以及BSD(Boundary Scan)等,以发现并隔离生产中的缺陷。 DFT的工作对象和任务包括提高电路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即能够通过主输入控制电路的内部状态,以及能够通过主输出观察内部电路的状态。为了实现这一点,会用到特定的DFT工具,例如从Synopsys获取的Bsd Compiler、TestManager、Dft Compiler、Dft Ultra、Tetramax,以及Mentor Graphics提供的Bsd Architect、Tessent Shell、Mbist Architect、Tessent Mbist等。 DFT设计中,故障模型的定义也是关键的一部分,这包括Stuck-at Fault(固定故障)、Transition Fault(转换故障)、Path Delay Fault(路径延迟故障)、IDDQ Fault(漏电流故障)、Open Fault(开路故障)、Timing Aware Fault(时序感知故障)和Bridge Fault(桥接故障)。例如,Stuck-at Fault模型描述了电路中某个点固定为高电平(stuck-at 1)或低电平(stuck-at 0)的情况,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短路或断路造成的。而Transition Fault模型则是用来检测由于大的延迟造成的故障。 Scan测试是DFT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它通过在电路中引入Scan链来提高电路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在Scan测试中,普通的寄存器会被替换成Scan寄存器,并通过Scan链连接起来,然后增加一些Scan输入输出(IO)。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芯片测试的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集成电路规模和复杂度增加以及DFT能用的IO资源有限所带来的挑战。 在DFT实施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这些流程包括前期的规划和准备、后期的测试和分析。在测试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故障模型来模拟可能的电路故障,以此来检验芯片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因此,DFT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个贯穿整个集成电路测试流程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DFT、Scan测试、故障模型、集成电路、测试向量、可控性、可观测性、Stuck-at Fault、Transition Fault、Scan链、集成电路测试。
2025-11-12 23:30:10 2.98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