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获取和设置系统音量,VC音量控制程序源码,通过混音器获取和设置windows音频线路的音量大小,通过滚动条滑块控制音量,获得当前音量值,并设置滚动条的初始位置,同时还可以了解到以下实用技巧:获取当前混音设备数量,获取混音器性能,获得混音器的音频线线控件,获取指定混音器控件,根据滑块的位置设置音量。
2025-05-29 13:32:57 14KB 源码-系统相关
1
解决vs2022 disposed object used bug的版本。 1. 先安装 exe 2. 安装完成之后 执行replace.bat 即可
2025-05-27 09:21:49 125.19MB VisualAssist vc助手 番茄助手
1
在Windows平台上,Winsock(Windows Socket)是实现网络通信的核心API,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法来创建网络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本编程实例是基于VC++(Visual C++)开发环境,利用Winsock库进行网络编程的示例。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Winsock编程的关键知识点,并结合VC++环境进行解析。 1. **Winsock初始化**:在使用Winsock进行网络编程前,必须先进行初始化。这通常通过调用`WSAStartup`函数完成,该函数会加载Winsock动态链接库(DLL),并返回一个版本信息结构,供后续的Winsock函数使用。 2. **套接字创建**:使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参数指定套接字类型(如SOCK_STREAM用于TCP,SOCK_DGRAM用于UDP)以及协议族(如AF_INET表示IPv4)。 3. **地址结构**:在Winsock中,网络地址由`sockaddr_in`结构体表示,包含IP地址、端口号和协议信息。对于TCP,服务器需要绑定到特定的IP和端口,使用`bind`函数完成。 4. **监听与连接**:对于服务器端,使用`listen`函数设置最大连接队列长度,然后通过`accept`接收客户端连接请求。客户端则使用`connect`函数连接到服务器。 5. **数据传输**:TCP通信中,数据通过`send`和`recv`函数发送和接收。这两个函数是非阻塞的,可能需要处理超时或部分接收的情况。 6. **关闭套接字**:完成通信后,使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同时,记得在程序结束时调用`WSACleanup`,释放Winsock资源。 7. **错误处理**:Winsock函数返回值通常为SOCKET_ERROR,需要通过`WSAGetLastError`获取具体错误代码,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 8. **多线程**:在VC++中,可以使用多线程技术处理多个并发连接。每个连接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线程处理,提高系统并行性。 9. **异步I/O**:通过WSAAsyncSelect或WSAEventSelect,可以在套接字事件触发时通知主线程,实现异步操作,提高程序响应性。 10. **套接字选项**:`setsockopt`和`getsockopt`函数可以设置和获取套接字的选项,例如超时时间、重试次数等,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在实际的编程实例中,`第16章 WinSocket编程`可能包含了以上这些步骤的代码实现,包括服务器端的启动、监听、接受连接,以及客户端的连接、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个实例,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Winsock在VC++中的应用。注意,实际项目中还需要考虑网络异常、安全性、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2025-05-26 16:58:52 1.47MB winsocket
1
"三阶魔方自动还原 vc源码"是一个基于Visual C++(VC)的项目,旨在实现三阶魔方的自动化还原算法。这个项目不仅提供了源代码,还包含了作者在开发过程中参考的相关资料,对于理解魔方的算法和编程实现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在三阶魔方自动还原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核心知识点: 1. **魔方的基本结构与转动表示**:三阶魔方由中心块、边缘块和角块组成,每个面可以进行90度或180度的旋转。在编程中,通常会用一个三维数组或特殊的数据结构来表示魔方的每个面及其状态。 2. **魔方的状态表示与操作**:为了算法的实现,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状态表示法,例如使用颜色编码的数字矩阵,以及定义一组基础转动操作,如U(上)、D(下)、L(左)、R(右)、F(前)、B(后)等。 3. **魔方算法**:常见的还原算法有层先法(Cross + F2L + OLL + PLL)、角先法、CFOP等。其中,层先法是最基础的,通过解决底层十字、第一层角块、第二层角块和顶层棱块,再进行顶层面的最后调整。自动还原通常采用更高级的算法,如Kociemba算法或CFOP中的 Fridrich方法。 4. **搜索与优化**:自动化还原的关键在于找到最短的还原序列。这通常通过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或者A*搜索算法来实现。在实际编程中,可能还需要利用动态规划、回溯等技术优化搜索效率。 5. **递归与栈操作**:在魔方算法的实现中,递归函数常被用来处理各种情况,如处理特定的面、层或角块。同时,为了保存中间状态,栈操作也十分关键。 6. **VC++编程技巧**:使用C++编写魔方还原程序时,可能会涉及到面向对象编程、模板、STL容器(如vector和queue)以及多线程等技术。此外,良好的编程风格和调试技巧也是提高代码质量的重要因素。 7. **用户界面设计**:为了让用户能直观地交互和观察还原过程,项目可能包含图形用户界面(GUI)的设计,如使用MFC或Qt库创建窗口,显示魔方的二维或三维视图,并提供转动控制。 8. **性能优化**:考虑到算法可能涉及大量计算,性能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可能包括算法优化、内存管理优化和多核并行计算。 通过研究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三阶魔方的自动还原原理,还可以提升在VC++环境下的编程和算法实现能力。对于想要学习魔方算法或者游戏编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项目。
2025-05-24 19:02:23 8.25MB 三阶魔方自动还原 vc源码
1
在实际编程项目过程中,经常需要编写Activex控件和分析别人编写的ocx控件,但是控件调试却是麻烦的事。刚开始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后来,经过自己问度娘和自己摸索,总结出来一些方法。绝对实用。
2025-05-23 21:43:05 189KB
1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VC中的应用 #### 一、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涉及图像分析、处理以及理解的技术学科,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如医疗成像、安全监控、工业自动化等。图像处理的目标在于通过计算机算法改善图像质量、提取有用信息或者实现图像识别等功能。 #### 二、图像的基础知识 - **图像定义**:“图”是指物体透射或反射的光线分布,“像”是指人眼接收到这些光线后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或认知。因此,图像可以看作是这两个概念的结合。 - **图像处理定义**:图像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视觉效果的需求或实际应用的目的。早期的图像处理主要关注于图像质量的改善,例如通过图像增强、复原等手段提高图像的可读性和观赏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逐渐扩展到了更为复杂的模式识别领域,包括物体识别等。 #### 三、图像处理的基本类型 - **以人为中心的图像处理**:此类处理主要关注于改善图像质量,使得图像更符合人类视觉习惯,如图像增强、复原等。 - **以机器为中心的图像处理**:这类处理侧重于使机器能够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特定目标,涉及复杂的模式识别理论。 #### 四、VC数字图像处理编程讲座概览 刘涛在其系列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icrosoft Visual C++ (VC) 开发工具实现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讲座内容覆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不同层次,并提供了丰富的示例代码。 ##### 1. 基础篇 - **图像文件格式**:讲解不同图像文件格式的特点,如BMP、JPEG、GIF等,并介绍其应用场景。 - **操作调色板**:介绍如何在程序中控制图像的颜色。 - **图像数据的读取、存储与显示**:讨论如何在VC中加载、保存和显示图像数据。 - **获取图像尺寸**:演示如何准确地获取图像的高度和宽度等尺寸信息。 ##### 2. 中级篇 - **图像基本操作**:包括图像移动、旋转、镜像、缩放、剪切等操作。 - **图像显示特技效果**:如模糊、锐化等效果的实现。 - **图像处理**:涉及二值化、亮度和对比度调整、边缘增强、直方图处理等基本处理方法。 - **二值图像处理**:讲解腐蚀、膨胀、细化等技术的应用。 ##### 3. 高级篇 - **图像分析**:如直线、圆、特定物体的识别等。 - **图像文件格式转换**:如何将一种格式的图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 - **图像变换**:如傅立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DCT)、沃尔什变换等。 - **AVI视频流的操作**:包括视频流的捕捉、处理和播放等方面的技术。 #### 五、图像文件格式 - **BMP格式**:一种标准的位图文件格式,通常用于无损压缩的图像存储。 - **JPEG格式**:适用于照片和其他具有复杂色彩变化的图像,采用有损压缩方式,可以大幅减小文件大小。 - **GIF格式**:支持透明背景和动画功能,适合用于简单的图形和动画。 #### 六、图像分类 - **二值图像**:仅包含两种颜色(通常是黑和白),每个像素使用一个比特表示。 - **灰度图像**:使用多个比特(通常是8比特)表示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范围从0(纯黑)到255(纯白)。 - **彩色图像**: - **RGB模式**:通过红(R)、绿(G)、蓝(B)三种基色的不同组合来表示颜色。 - **CMYK模式**:用于打印领域,通过青(C)、洋红(M)、黄(Y)、黑(K)四种颜色混合来表示颜色。 - **HIS模式**:基于色调(Hue)、饱和度(Intensity)、亮度(Saturation)三个维度来描述颜色。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开发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并能够在VC环境下高效地实现图像处理的各种功能。
2025-05-20 15:54:16 1.39MB 图像处理
1
《航空客运订票系统》 本航空客运订票系统是一款基于VC++编程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主要用于模拟实际的航空订票流程。系统的核心目标在于提供便捷的机票预订、查询、退票以及航班信息修改等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其设计原理、功能实现及操作流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 1. **数据录入**:允许用户录入航班信息,数据可存储在数据文件中,结构自定义,如航班号、起降时间、城市信息、票价及折扣等。 2. **查询功能**:用户可按航班号查询特定航班详情,或输入起降城市查询所有相关航班。系统需能显示航班的起降时间、票价、剩余座位等信息。 3. **订票**:当用户选择航班后,系统需处理订票请求,如果航班已满,应提示用户并推荐其他可选航班。订票信息需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包含乘客姓名、证件号、订票数量等。 4. **退票**:用户可以申请退票,系统应能处理退票操作并更新数据文件,确保订票记录的准确性。 5. **航班信息修改**:当航班信息发生变化时,系统需支持修改航班数据文件,如更改飞行时间、价格等。 在设计思想上,系统采用数据结构中的链表和队列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和操作结构。考虑到乘客数量的不固定性和航班信息的动态性,选用链表来保存乘客基本信息,包括终点站、航班号、飞机号、飞行时间等,同时使用链表作为队列的存储结构,以适应预订人数的不确定性。 系统实现的关键操作和功能包括: 1. **查询航线**:根据输入的终点站,系统能输出对应航班的航班号、飞行时间、价格和剩余票数等详细信息。 2. **订票功能**:用户指定终点站后,系统查询航班信息,处理订票请求。如果航班无票,系统需提供替代航班建议。 3. **退票功能**:用户申请退票后,系统更新订票记录,同时修改数据文件中的相关信息。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查找算法,以便快速定位和更新链表中的数据。此外,系统还需要有数据持久化的能力,能够在必要时将链表内容保存到文件,以保证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 在概要设计阶段,系统会根据整体方案进行模块划分,可能包括数据录入模块、查询模块、订票模块、退票模块和航班信息修改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相应功能的实现,通过合理的接口设计,确保各模块间的协同工作。 调试与操作说明部分则详细描述了如何运行系统,包括系统启动、界面操作、功能执行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用户或测试者正确地使用和测试系统。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部分,学生通常会分享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可能包括对数据结构应用的深入理解、编程技巧的提升、团队协作的经验等。 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参考的技术文档、书籍或在线资源,展示了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来源。 航空客运订票系统是一个集数据管理、查询、操作于一体的软件,通过VC++实现了航空订票业务的核心流程,展现了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2025-05-19 17:30:14 221KB 数据结构 VC++
1
在VC++编程环境中,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例如计算机与打印机、模块或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本压缩包包含了一个串口通讯类和一个基于该类的例子程序,这对于理解如何在VC++中实现串口通信非常有帮助。 我们来探讨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端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逐位发送。在Windows系统中,串口通常被识别为COM1、COM2等。串口通信涉及到的关键参数包括波特率(Baud Rate)、数据位(Data Bits)、停止位(Stop Bits)、奇偶校验(Parity)以及握手协议(Handshaking)。 接下来,我们关注压缩包中的"串口通讯类"。这个类通常封装了与串口交互的所有操作,比如打开、关闭串口,设置通信参数,读取和写入数据。类的设计通常包含以下成员函数: 1. `Open()`:初始化串口,分配资源,并设置通信参数。 2. `Close()`:释放串口资源,断开连接。 3. `SetBaudRate()`:设置波特率,如9600、115200等。 4. `SetDataBits()`:设置数据位,常见的有5、7、8位。 5. `SetStopBits()`:设置停止位,一般为1或2位。 6. `SetParity()`:设置奇偶校验,可以是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 7. `Write()`:向串口发送数据。 8. `Read()`:从串口接收数据。 例子程序则是使用这个串口通讯类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示。它可能包含以下步骤: 1. 创建串口通讯类对象。 2. 使用`Open()`函数打开指定的COM口,如COM1。 3. 设置通信参数,如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停止位为1,无校验。 4. 发送测试数据到串口,可以是字符串或二进制数据。 5. 使用`Read()`函数接收来自串口的数据。 6. 在适当的时候调用`Close()`函数关闭串口。 在实际应用中,串口通信类还可以增加错误处理机制,如检查端口是否已打开,数据传输是否成功等。同时,为了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可以将类设计成多线程,以便在读写数据时不会阻塞主线程。 通过这个压缩包中的串口通讯类和示例程序,开发者可以学习如何在VC++环境下构建串口通信功能,了解通信参数的配置方法,以及如何实现数据的收发。这对于进行硬件设备控制、数据采集以及其他相关应用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5-05-16 20:30:55 91KB
1
《VC吃豆子游戏论文》是对经典游戏PAC-MAN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PAC-MAN,即“吃豆子人”,是一款深受全球玩家喜爱的电子游戏,其设计精巧,规则简单,但却蕴含了丰富的编程逻辑和算法应用。 在计算机科学中,游戏开发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涵盖了图形学、人工智能、数据结构、算法等多个领域。PAC-MAN游戏的核心机制是迷宫探索和角色动态交互,这涉及到了路径规划、碰撞检测以及敌我智能行为的设计。在VC(Visual C++)环境下开发PAC-MAN,开发者需要掌握Windows API、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框架,以及C++编程语言。 论文可能会讨论如何使用VC创建游戏窗口和图形界面。Windows API提供了创建窗口、处理消息等基本功能,而MFC则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简化了窗口和控件的管理。开发者需要理解窗口消息的传递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消息响应函数实现用户交互。 论文可能会深入到游戏逻辑的实现,包括PAC-MAN角色的移动、吃豆子的动作、以及幽灵的AI设计。PAC-MAN的移动可以通过简单的坐标变换实现,而吃豆子则涉及到地图数据结构的访问和状态更新。幽灵的行为模式则需要用到更复杂的算法,如有限状态机或者模糊逻辑控制,以模拟不同难度级别的智能反应。 此外,论文可能会探讨碰撞检测技术,这是游戏中的关键部分。PAC-MAN与墙壁、豆子、幽灵之间的碰撞都需要精确计算,以确保游戏的流畅性和公平性。这可能涉及到矩形碰撞检测、像素级精确碰撞检测等方法。 游戏的音效和动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VC支持DirectX等多媒体库,可以用来添加背景音乐、角色动作的声音效果,以及游戏进程中的动画过渡。 在《ASP人才求职与招聘系统论文范文》中,虽然与PAC-MAN游戏开发的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示了计算机科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种用于构建动态网站的技术,它结合了HTML、脚本语言和服务器端组件,用于实现用户交互、数据库操作等功能。这篇论文可能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一个人才求职与招聘平台,涉及到数据库设计、用户注册登录模块、职位发布和搜索功能的实现等。 这两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计算机科学在游戏开发和Web应用中的应用,对于学习编程和理解软件工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25-05-16 18:57:28 479KB 论文
1
该软件适用于重装后的系统,重装后的系统基本上是没有运行库的,所以很多软件使用起来就经常出现VCRUNTIMExxx.dll报错,在官网上面下载容易出错,也很麻烦,一键安装减去你的所有烦恼。
2025-05-15 21:36:53 53.07MB VC运行库 运行库集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