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Fluent软件中用于颗粒流模拟的不同模型及其应用场景。首先讨论了DPM(离散相模型),适用于稀疏颗粒流,如喷雾干燥,提供了具体的UDF代码示例来设置颗粒的初始速度。接着介绍欧拉颗粒流模型,它将颗粒视为连续相,适合较高浓度的颗粒流,强调了颗粒间的宏观碰撞效应而不追踪个体颗粒路径。然后讲解了DEM(离散元)模型,能够精确模拟颗粒间的碰撞、摩擦和变形,尤其适用于需要高精度仿真的情况,如滚筒混合器。最后探讨了PBM(群体平衡)模型,专门用于处理颗粒的破碎和聚合现象,给出了子颗粒分布的具体配置方法。文中还提到了模型选择的实战口诀,帮助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 适合人群:对颗粒流模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并掌握Fluent中不同的颗粒流模拟模型;②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模型;③ 提升颗粒流模拟的效率和准确性。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各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型。
2025-09-11 22:36:10 223KB
1
dem 无偏移tif 分辨率20米
2025-09-09 09:11:25 33.59MB
1
黄河流域数据集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矢量数据等,对于研究、规划以及管理黄河流域具有重要价值。在本数据集中,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黄河流域DEM是该数据集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了黄河流域地形的三维空间信息。通过DEM,我们可以计算坡度、坡向、山谷和山脊线,分析地表水流路径,评估洪水风险,甚至进行地质灾害预测。DEM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这些分析的准确性。 2. **矢量数据**:数据集中包含的黄河流域.shp文件是一种矢量数据格式,通常包含了线(河流、道路)和面(湖泊、流域边界)两种类型的信息。线数据描述了黄河流域的干流走向、支流分布,而面数据则涵盖了湖泊的形状和大小、黄河流域的行政边界、黄土高原区域边界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水文研究、环境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3. **黄河流域城市点**:数据集中可能包含了黄河流域内各个城市的坐标信息,这有助于研究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如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工业污染源分布等。城市点数据在城市规划、交通布局和人口分布分析中也十分关键。 4. **干流与湖泊**:干流数据揭示了黄河的主要流向和流经区域,这对于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至关重要。湖泊数据则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湖泊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 5. **流域界线与重点直流**:流域界线定义了黄河流域的范围,对于理解和划分上下游关系、协调流域内的水资源分配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重点直流数据可能包括了大型水电站、水库的位置,这些设施在能源供应、洪水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6. **黄土高原地区界**: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黄土高原地区的界线信息有助于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生态保护。 7. **GIS应用与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集成到GIS软件中,进行空间分析、制图展示和模型构建,例如通过叠加分析来预测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影响,或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黄河流域数据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地理信息资源,对于地理学者、环境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实践者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研究工具。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并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5-09-08 21:37:28 36.07MB 数据集 黄河流域
1
ENVI是高性能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地学分析、图像解译、数据管理等领域。本操作手册主要介绍如何使用ENVI软件制作核线影像和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 核线影像(也称为正射影像)是通过对立体影像对进行处理,消除地形起伏带来的影像变形,使之成为正射投影的影像。在制作核线影像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左右两幅具有一定重叠区域的立体影像,例如航空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前后视影像。 操作步骤开始于打开ENVI软件界面,并通过File菜单选择“Open Image File”来加载需要处理的影像。接下来,要建立一个新工程以承载后续所有操作,可通过点击“New Project”开始。 在选择左右影像时,需要分辨出哪一幅影像代表“左影像”和“右影像”。在航空摄影测量中,通常后视影像对应左影像,前视影像对应右影像。这是因为后视影像与左影像有着共同的观测方向,便于后续的立体观测。 选取控制点和连接点是确保左右影像对匹配准确的关键步骤。控制点是用于校正影像坐标系统中误差的点,而连接点则是用于匹配左右影像中相同特征点的坐标。在ENVI操作中,“Points”选项应确保为“Yes”,以便系统识别控制点和连接点。而“Examine and Edit Tie Points”功能允许用户检查和编辑已选取的匹配点,确保左右影像的对应点严格一致。 接下来,要对连接点进行检查,确保左右影像中选的是同一个点,这对于立体观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要确保“Maximum Y Parallax”数值在10以下,这个数值反映了左右影像在Y方向的最大视差,视差越小,说明立体匹配的精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好。 完成上述匹配步骤后,需要设置左右核线影像的输出位置和名称,同时还要设置DEM的路径和名称。DEM(数字高程模型)是地表高程信息的数字化表示,通过立体影像对提取的DEM能够用于地表形态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应用。设置X、Y像素大小时,建议在10到15米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值,这一数值决定了DEM的分辨率。 核线影像的生成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几何纠正和重采样过程实现的,最终生成的核线影像可以消除原始影像因地形起伏而产生的变形。生成后,通常需要通过立体眼镜来观察核线影像的立体效果,通过File菜单中的“Save Image As”选择合适的格式保存影像。 至于DEM的提取,主要是通过立体影像的匹配点来计算地表各点的三维坐标,形成一个规则格网覆盖的DEM数据。这个过程同样是基于几何关系和摄影测量原理,将立体影像中的地形起伏信息转换为数字形式,用于各种地形分析和可视化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文字是通过OCR扫描得到的,因此在理解文档时可能会遇到识别错误或遗漏。在实践中,用户应仔细核对每一步操作以确保正确无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总结来说,通过本手册所介绍的步骤,用户可以利用ENVI软件制作出精确的核线影像以及准确的数字高程模型。这些数据对于地形分析、地貌解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分类等专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25-09-02 16:47:15 2.85MB ENVI 核线影像
1
Small Terrain 是中等高分辨率,基于 heightmap 的地形,渲染出的地形效果 不如 quantized mesh 的地形,但也基本能接受。网上已经有一些开源的生成工具可 以由 DEM 数据生成这种规范的.terrain 文件,本文重点说明这种类型的地形生 成。 地形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虚拟现实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3D地球可视化领域,如Cesium。DEM(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表示地形表面高度信息的数据集,通常以栅格形式存储,每个像素代表地面的一个点的高度值。生成地形数据,特别是将DEM转化为Cesium可使用的terrain文件,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 Cesium支持两种类型的地形渲染:STK World Terrain和Small Terrain。STK World Terrain基于quantized mesh技术,提供高分辨率和逼真的渲染效果,适合全球范围内的高精度场景。然而,它的生成过程是封闭的,若要在局域网内部署,需要购买相关服务器软件。而Small Terrain则基于heightmap,虽然在视觉效果上略逊一筹,但仍然满足基本需求,且已经有开源工具可以将DEM数据转换为Cesium兼容的.terrain文件。 生成Small Terrain的详细步骤如下: 1. 获取DEM数据:可以从公开源,如http://srtm.csi.cgiar.org/index.asp获取全球90米分辨率的DEM数据。 2. 安装必备软件:确保所有软件版本一致,避免32位和64位冲突。安装Python 2.7,配置环境变量;安装PIL,用于图像处理;安装GDAL,用于地理空间数据操作;安装Numpy,支持GDAL的计算;再次安装GDAL的Python绑定,用于地形转换。 3. 修改脚本:在T7-gdal2srtmtiles-demo.py中指定输入DEM文件的路径,设置输出目录和级别(例如0-8或0-15),保存修改。 4. 执行转换:通过命令行运行修改后的脚本,将DEM数据转换为Cesium所需的SRTM(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瓦片格式,生成的文件包括.terrain、.hdr和.kml,其中.terrain文件是关键。 5. 清理与发布:在生成地形数据前,确保输出目录为空。生成的SRTM瓦片可以发布为地形服务,将terrain_tile文件夹上传至Cesium服务器,或者使用Cesium Ion进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流程需要对GIS和Cesium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GDAL库的使用。同时,由于涉及到多个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可能会遇到兼容性问题,需要耐心调试。此外,生成的地形级别越高,数据量越大,渲染速度和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通过DEM数据生成Cesium的terrain地形数据,是一项涉及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瓦片化、以及3D可视化技术的任务。了解并掌握这个过程对于开发和维护基于Cesium的3D地球应用至关重要。
2025-08-14 16:07:17 551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PFC - fluent流固耦合教学(CFD - DEM)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尤其针对流场作用显著的场景如地面塌陷、地下溶岩塌陷及隧道沉降等。文中通过具体实例和代码片段解释了如何利用PFC - fluent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包括颗粒与流场相互作用力的计算、数据交换频率设定、压力泊松方程求解方法优化以及颗粒碰撞模型改进等内容。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技巧,如耦合步长选择、亚松弛因子动态调整和网格加密策略等。这些方法有效提高了模拟精度,使得岩土塌陷预测误差控制在12%以内,隧道沉降预测误差保持在8-15%之间。; 适合人群:从事岩土工程研究或实践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对流固耦合(CFD - DEM)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需要精确模拟流场对岩土体稳定性影响的实际工程项目;②希望提高岩土塌陷预测精度的研究项目;③优化流固耦合仿真算法,减少计算误差。;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附带了大量实战经验分享和代码示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建议读者结合自身项目特点灵活运用文中提到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设置。
2025-06-13 02:58:38 1.07MB macos
1
全国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高程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地表海拔高度的详细信息。这种数据通常由一系列等高线或像素点的海拔值组成,可以用于各种地理分析,如地形分析、洪水模拟、坡度计算、视线分析以及城市规划等。在本案例中,提供的数据包含投影信息,这意味着数据已经按照特定的地理坐标系统进行了转换,便于在不同软件和地图之间进行精确的空间定位。 矢量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方式,它由点、线和面等几何形状构成,每个形状都有自己的坐标位置和属性信息。在GIS中,矢量图常用来表示地物边界、道路、建筑等具有清晰边界的地理要素。与栅格图(如DEM)不同,矢量图的优点在于其缩放时不会失真,且数据量相对较小,利于存储和传输。 压缩包内的文件名称为TIF格式的全国高程数据,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是一种通用的图像文件格式,通常用于存储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在GIS领域,TIFF文件常被用来存储带有地理信息的栅格数据,如DEM。TIFF文件可以携带元数据,包括投影信息,这对于确保数据在不同的GIS软件间兼容至关重要。 在处理这类数据时,我们需要使用专业的GIS软件,如ArcGIS、QGIS或Global Mapper等。需要解压缩文件,然后在软件中加载TIF文件。由于数据已经包含投影信息,软件将自动识别并应用正确的坐标系统。用户可以查看高程值,通过颜色梯度显示地形的起伏。此外,还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 **地形分析**:计算斜率、坡向、山谷和平原等特征。 2. **缓冲区分析**:根据地物的距离设定缓冲区,用于研究影响范围或邻近关系。 3. **视线分析**:确定从一点到另一点是否存在视线阻挡,适用于无线通信塔选址或景观规划。 4. **淹没分析**:结合水位数据模拟洪水可能影响的区域。 5. **地形切割与填充**:在设计道路或建筑物时,了解需要进行的土方工程量。 为了进一步利用这些数据,可能还需要与其他地理数据集(如矢量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以获取更丰富的地理信息。同时,数据的更新和维护也是保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的重要环节,因为地形会因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化。 全国DEM高程数据是GIS工作中的宝贵资源,它们结合了投影信息和矢量图的概念,使得空间分析更加准确和实用。通过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地形特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25-05-21 21:18:18 33.74MB
1
"图新地球(LSV)系列教程——DEM 介绍及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分类、获取方法及应用。 什么是 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 DEM)是一种实体地面模型,用来数字化模拟地面地形的高度和形态。它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 DTM)的一个分支。 常用的 DEM 目前有多种常用的 DEM,包括: * ETOPO:发布单位为 NGDC,发布时间为 2011 年,坐标系为 WGS84,数据分辨率为 1′(约 2KM),覆盖情况为全球含海底。 * GTOPO30:发布单位为 USGS,发布时间不详,坐标系为 WGS84,数据分辨率为 30″(约 1KM),覆盖情况为全球陆地覆盖。 * GMTED2010:发布单位为 USGS 和 NGA,发布时间为 2010 年,坐标系为 WGS84,数据分辨率为 30″、15″、7.5″(约 250m),覆盖情况为全球陆地覆盖。 * SRTM3:发布单位为 NASA 和 NIMA,发布时间不详,坐标系为 WGS84,数据分辨率为 3″(约 90m),覆盖情况为全球陆地覆盖。 * ASTER_GDEM_V2:发布单位为 NASA 和 METI,发布时间为 2011 年,坐标系为 WGS84,数据分辨率为 1″(约 30m),覆盖情况为全球陆地 99%。 * ASTER_GDEM_V3:发布单位为 NASA 和 METI,发布时间为 2019 年,坐标系为 WGS84,数据分辨率为 1″(约 30m),覆盖情况为全球陆地 99%。 * ALOS:发布单位为 JAXA,发布时间为 2015 年,坐标系为 WGS84,数据分辨率为 12.5m,覆盖情况为全球基本覆盖,中国东三省有部分缺失。 DEM 获取方法 获取 DEM 有多种方法,本文以谷歌地形和 SRTM3 两个 90m 分辨率的数据为例,讲解如何获取 DEM。 需要确定需要的范围,可以打开 LSV,大体找到需要的区域,绘制多面,然后下载谷歌地形或 SRTM3 数据。 对于谷歌地形,可以直接搜索某个行政区,搜索到的地形,可以点击后面的五角星,即可收藏该地形要素到我的地标下,进而可以另存为任意矢量格式或者进行二次编辑。 对于 SRTM3,需要根据目标区域对应的经纬度坐标,来进行判断,然后下载对应的 SRTM3 数据。 DEM 应用 DEM 有多种应用,例如: * 地形分析:DEM 可以用于地形分析,例如计算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 * 地理信息系统(GIS):DEM 可以用于 GIS 中,例如进行地形分析、空间分析等。 * 遥感应用:DEM 可以用于遥感应用,例如土地覆盖分类、森林覆盖分类等。 * 自然灾害监测:DEM 可以用于自然灾害监测,例如.monitoring flood, landslide and earthquake. DEM 是一个重要的地形模型,广泛应用于地形分析、GIS、遥感应用、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
2025-05-21 17:41:37 5.01MB 地图软件 GIS
1
### 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应用 #### 一、数字高程模型(DEM)简介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一种以数字方式表示地球表面地形的方法,它通过一系列坐标点的高度值来描述地面的起伏变化。DEM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分析、水文计算、环境研究等多个领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DEM有不同的分辨率,常见的包括30米、90米、12.5米等。 #### 二、不同分辨率的DEM特点及应用 ##### 1. 30米分辨率DEM - **特点**:30米分辨率的DEM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形特征,适用于需要较高精度地形数据的研究和项目。 - **应用领域**: - **精细地形分析**: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 **灾害评估**:如洪水风险评估、滑坡预测等。 - **资源管理**:如水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监测等。 ##### 2. 90米分辨率DEM - **特点**:相对于30米分辨率,90米分辨率的DEM在精度上有所降低,但覆盖范围更广,数据量较小,便于处理。 - **应用领域**: - **宏观地形分析**:如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地质构造分析等。 - **环境监测**:如植被覆盖变化监测、土地退化评估等。 - **基础科学研究**:如地球系统科学中的气候模拟、生态模拟等。 ##### 3. 12.5米分辨率DEM - **特点**:12.5米分辨率的DEM具有非常高的精度,能够提供更为细致的地形信息。 - **应用领域**: - **精细地形建模**:如三维景观建模、虚拟现实应用等。 - **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设计、桥梁建设等。 - **精密农业**:如精准灌溉、作物生长监测等。 #### 三、DEM数据获取与处理 - **数据来源**:本文提到的DEM数据来自一个百度网盘分享链接,提供了全国分省的30米、90米、12.5米分辨率的DEM数据集。这些数据是经过精心整理和筛选的,对于从事GIS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宝贵。 - **数据格式**:DEM数据通常以栅格格式存储,常见的格式包括GeoTIFF、ASCII Grid等。 - **数据处理**:在使用DEM数据之前,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工作,如投影转换、重采样、拼接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具体项目的需求。 #### 四、DEM在GIS中的应用案例 - **洪水风险评估**:通过DEM数据可以构建地形坡度模型,结合降雨量等数据,评估洪水发生的风险等级。 - **城市规划**:利用高分辨率DEM进行三维城市建模,辅助城市规划设计。 - **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对DEM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形地貌的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 五、结论 DEM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类型,在GIS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分辨率的DEM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和项目需求。获取高质量的DEM数据是进行有效GIS分析的基础。文中提供的全国分省DEM数据集不仅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而且方便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从事GIS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这些数据集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2025-05-21 17:15:22 208B GIS 全国dem
1
《湖北省12.5m分辨率DEM:深入了解地形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 DEM,即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数据类型,用于描述地表地形特征。本资源“湖北省12.5m分辨率DEM”提供了湖北省全境的地表高度信息,具有极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对于地质研究、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DEM的基本概念**:DEM是一种规则格网数据结构,由一系列有序的经纬度坐标点和对应的海拔值组成,形成一个三维网格模型。每个点的海拔数据代表该点在地表的垂直高度,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构建出地表起伏的三维图像。 2. **分辨率与精度**:本资源的分辨率是12.5米,意味着每个数据点代表的地面区域为12.5米×12.5米。分辨率越高,地形细节表现越丰富,但数据量也会相应增大。12.5米的分辨率对于省级范围的DEM来说,已经能够提供相当细致的地形信息。 3. **数据来源**:该DEM数据来源于立方数据学社,这是一个专注于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服务的平台。其提供的数据经过严格处理和校验,确保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文件组成**: - `立方数据学社_湖北省.tif.vat.dbf`:这是一个与TIFF图像文件相关的数据库文件,包含了图像的元数据,如颜色表等。 - `立方数据学社_湖北省.tfw`:这是一个与TIFF文件相关的配套文件,存储了图像的地理参考信息,用于确定像素的位置。 - `立方数据学社_湖北省.tif`:这是核心的DEM数据文件,以TIFF格式存储,包含了湖北省的高程信息。 - `立方数据学社_湖北省.tif.aux.xml`:辅助XML文件,记录了关于TIFF文件的元数据,如图像的边界、偏移量等。 - `立方数据学社_湖北省.tif.xml`:另一个XML文件,可能包含更详细的元数据或处理历史信息。 5. **应用领域**:如此详尽的DEM数据可用于各种用途,例如: -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分析地形坡度、水文条件,预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城市规划:结合人口分布、交通线路,合理布局建筑物和公共设施。 - 气候模拟:影响气候因素分析,包括风速、降水等的模拟计算。 - 交通网络设计:确定最优化路线,考虑地形难度和建设成本。 - 环境保护:识别生态系统敏感区域,制定保护策略。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GIS软件中,如ArcGIS、QGIS,可以加载和处理这些DEM数据,进行地形剖面分析、坡度坡向计算、地形渲染等操作,生成直观的地形图和分析结果。 “湖北省12.5m分辨率DEM”是一个宝贵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其丰富的地形数据为各类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利用湖北省的地理特征具有深远价值。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数据,将能极大地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2025-05-12 21:39:54 983.18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