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自抗扰控制与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研究:机侧变流器自抗扰控制与仿真,网侧变流器PI控制及风速模型探讨,自抗扰控制,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跟踪,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 机侧变流器转速外环:采用自抗扰控制,LADRC,代码+simiulink仿真 网侧变流器采用PI控制 五种风速的风速模型?自抗扰控制的风力发电系统模型,两种模型 ,自抗扰控制;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最大功率跟踪; 机侧变流器; 网侧变流器; LADRC; PI控制; 风速模型; 自抗扰控制风力发电系统模型。,自抗扰控制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研究:最大功率跟踪与双层变流器策略
2025-03-28 01:21:32 202KB
1
在电力系统领域,船舶能源系统正逐渐从传统的独立交流电网转向更为高效、灵活的交直流微电网系统。本文将深入探讨“船用变流器交直流微电网仿真”这一主题,旨在提供一个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平台,供学习者参考和研究。 我们关注的核心组件是“船用变流器”。变流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将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或反之,以满足船上不同负载的需求。在船用环境中,由于空间限制、效率要求和能源管理复杂性,变流器的设计与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变流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微电网的稳定性和能效。 接下来,我们讨论“微电网”这一概念。微电网是由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和储能系统组成的局部电力网络。它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并入主电网。在船用环境中,微电网能够优化能源利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MATLAB/Simulink”是进行电力系统仿真的强大工具。MATLAB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适合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Simulink则是其图形化建模环境,特别适用于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通过Simulink,用户可以构建复杂的电气系统模型,包括变流器、微电网控制器以及电力电子设备,并进行实时仿真,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在这个特定的仿真项目中,“bingliwang.slx”很可能是一个已保存的Simulink模型文件。这个模型可能包含了船用变流器和微电网的详细结构,包括变流器拓扑、控制策略、能量管理系统等。用户可以通过打开这个文件,观察和分析模型的组成部分,甚至修改参数进行定制化的仿真试验。 学习者可以通过此仿真模型了解如何设计和控制船用变流器,以及如何在微电网中实现有效的功率分配和电压/频率控制。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知识点: 1. 变流器拓扑结构:例如,电压源逆变器(VSI)或电流源逆变器(CSI)的选择,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2. 控制策略:PID控制器、滑模控制、预测控制等,及其在船舶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 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的电网稳定性,如并网、孤岛运行等。 4. 电力电子器件选型与保护:考虑IGBT、MOSFET等器件的特性,以及过压、过流保护策略。 5. 能量管理:研究如何优化能源分配,确保关键负载的供电需求。 这个船用变流器交直流微电网的仿真项目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有助于深化理解电力系统特别是船舶电力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和挑战。通过实际操作和调整,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为未来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2025-03-27 00:39:15 375KB matlab simulink 微电网仿真
1
针对鼠笼式异步电机四象限运行控制问题,建立了网侧变流器和机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网侧变流器和机侧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并分别求取了网侧和机侧控制器,网侧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机侧采用SVPWM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实现了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网侧功率因数为1,能量双向流动,电机四象限运行及电机转速跟踪快速且准确等控制目标。
2024-06-01 02:28:10 921KB 背靠背变流器 SVM-DTC
1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在子模块数较少的情况下,其输出电压谐波成分较大,因此通过优化调制方式来改善输出电压的谐波成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回顾了基于电容电压排序的直接调制法和基于载波相移的调制法的原理.重点对两种调制方式下的输出特性以及桥臂电压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单相MMC平台对两种调制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
2024-02-17 22:29:03 357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Matlab Simulink#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并网仿真模型 基于永磁直驱式风机并网仿真模型。 采用背靠背双PWM变流器,先整流,再逆变。 不仅实现电机侧的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和转速调节,而且能实现直流侧电压控制并稳定直流电压和网侧变换器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风速控制可以有线性变风速,或者恒定风速运行,对风力机进行建模仿真。 机侧变流器采用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实现无静差跟踪。 后级并网逆变器采用母线电压外环,并网电流内环控制,实现有功并网。 并网电流畸变率在2%左右。 附图仅部分波形图,可根据自己需求出图。 可用于自用仿真学习,附带对应的详细说明及控制策略实现的paper,便于理解学习。 模型完整无错,可塑性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使用。 包含仿真文件和说明 根据你提供的内容,我重新表述如下: 这是一个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用于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并网。模型采用背靠背双PWM变流器,先进行整流,再进行逆变。通过该模型,不仅可以实现电机侧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转速调节,还能实现直流侧电压的控制,稳定直流电压,并实现网侧变换器有功和无功
2024-01-10 15:01:50 1.15MB matlab
1
为了对T型三电平中点电压不平衡进行控制,本文研究了中点电压不平衡的产生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在T型三电平并网变流器原有调制策略中加入均压算法的解决方案。为了对这一平衡算法进行了验证,本文设计了一台基于TMS320F28335芯片的电池储能T型三电平功率转换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中点电压平衡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1
三相矩阵变流器simulink模型,能够在matlab21版本运行
2023-04-12 00:10:37 110KB 矩阵变流器
1
为揭示电网不对称故障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征及机理,基于功率平衡和特性受控的思想,推导了基于正负双序独立控制策略下的短路电流表达式并分析了短路电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正、负序电流dq轴分量是电压跌落作用下的二阶响应,三相正、负序电流由于二阶响应的超调一般呈现先逐渐增大后衰减到稳态值的趋势;逆变型分布式电源不对称故障电流的稳态值与输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正序电压、负序电压大小有关,暂态特性与变流器的控制参数以及故障瞬间电流相位紧密相关。PSCAD仿真和录波数据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表征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征,为通过变流器并网元件的故障特征分析和相关继电保护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1
随着大功率自关断器件和智能高速微控制芯片的不断发展,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装置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在大容量电机驱动、交直流电力传输等场合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了。在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实现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功率器件的工作频率较低,无法适应PWM技术等的调制技术。载波移相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Carrier phase-shifted SPWM,以下简称CPS-SPWM)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新技术。  田纳西大学的Peng F.Z.等人于1996年提出了级联H桥型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并用于无功补偿[1]。级联H桥变流器主电路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由N个单相全桥模块在交流侧串联构成一相桥臂
1
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有效的控制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模型中包括预测控制的实现步骤以及实现的效果。模型中包括光伏,变流器,储能等环节。
2023-01-12 10:06:23 168KB 模型预测控制变流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