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 实验四 查询设计实验.doc" 是一份专注于数据库查询设计与优化的教学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实践环节深化学生对SQL查询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实验报告不仅覆盖了基本的SELECT查询语句使用,还深入探讨了复杂的查询设计技巧,如多表连接、子查询、聚合函数、分组与排序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数据库查询学习平台。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具体的数据查询需求,设计并优化SQL查询语句。通过亲手编写并执行查询,学生将直观感受到不同查询策略对性能的影响,从而学会如何权衡查询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实验还强调了查询设计中的数据完整性考虑,如正确处理空值、数据类型转换等常见问题,确保查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报告的特色在于其强调的实践性和探究性。每个实验任务都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探索和创新。同时,实验报告还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示例代码和预期结果,方便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成果,并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帮助。 通过完成"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 实验四 查询设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SQL查询语言的各项
2025-06-30 08:55:47 1.32MB 实验报告
1
在本动手实验中,我们将深入探索Azure Data Factory(ADF),这是一个云原生的数据集成服务,用于创建、调度和管理ETL(提取、转换、加载)和ELT(提取、加载、转换)工作流。ADF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数据复制、数据转换、数据触发以及与其他Azure服务的深度集成,是构建现代化数据仓库和数据湖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 **Azure Data Factory基础知识** Azure Data Factory 是微软云中的一个完全托管的服务,允许用户通过图形化界面或JSON脚本来创建数据集成工作流。它支持多种数据源,包括Azure内的存储服务(如Blob Storage、ADLS Gen2)以及SQL Server、Oracle、SAP等外部数据源。 **ADF管道与活动** 在ADF中,数据集成逻辑被组织成"管道",每个管道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动"。活动是执行特定任务的单元,如数据复制、数据转换或控制流操作。例如,"Filter Activity"根据指定条件筛选数据,"Lookup Activity"用于从另一个数据源查询数据,"ForEach Activity"则用于对集合执行迭代操作,而"Metadata Activity"用于获取数据集的元数据。 **映射数据流** ADF的一项强大特性是"Mapping Data Flows",它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方式来设计和执行数据转换。数据流允许非编码人员也能进行复杂的数据转换,如选择、重命名、过滤、聚合、合并和JOIN等操作。此外,它还支持Spark引擎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提高了处理大量数据的效率。 **Azure Key Vault集成** 在安全性和合规性方面,ADF能够与Azure Key Vault集成,用于管理连接字符串、凭据和其他敏感信息。这样可以确保数据访问的安全,并符合企业安全标准。 **ETL/ELT流程** ADF支持两种主要的数据集成模式:ETL(提取、转换、加载)和ELT(提取、加载、转换)。ETL模式在云中完成数据转换,而ELT模式则将数据加载到云存储后,再在计算层如Azure Databricks或HDInsight上执行转换。 **Web Activity** Web Activity允许在ADF管道中执行HTTP请求,这可以用于调用REST API、触发Web服务或者获取外部系统的状态信息。这对于集成各种云服务和实现自动化工作流程非常有用。 **Azure Modern Data Warehouse** ADF在构建现代化数据仓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轻松地将数据从多个来源整合到Azure SQL Data Warehouse、Synapse Analytics或大数据平台(如ADLS Gen2、HDInsight)。 **动手实验室** "AzureDataFactoryHOL-master"压缩包可能包含了完成本实验所需的所有资源和步骤,包括教程文档、示例数据、ADF配置文件等。通过这个动手实验,参与者将学习如何创建和部署ADF管道,配置各种活动,以及如何使用映射数据流进行数据转换。 总结起来,这个动手实验将涵盖Azure Data Factory的核心概念、关键功能和最佳实践,帮助你掌握如何利用ADF构建高效、安全和可扩展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操作,你将加深对云数据工厂的理解,并提升你的数据工程技能。
2025-06-29 11:23:20 466.39MB azure hands-on-lab
1
【北航计组实验代码、电路(一)】是一个针对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组)课程的实验资源包,包含了Logisim、MIPS和Verilog等关键工具和语言的相关代码与电路设计。这个资源包对于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理解指令系统以及数字逻辑设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1. **Logisim**:Logisim是一款开源的电路模拟软件,广泛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的入门课程中。通过Logisim,学生可以构建和模拟数字逻辑电路,如AND、OR、NOT门,以及更复杂的组合和时序逻辑电路。它提供了直观的图形界面,使得初学者能够轻松理解和设计二进制逻辑运算器、加法器、寄存器、触发器等基本组件。 2. **MIPS**:MIPS(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 Stages)是一种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常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中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在这个实验中,可能涉及到MIPS汇编语言编程,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如何执行指令,以及如何编写简单的程序。通过MIPS,学生可以学习到寄存器操作、寻址模式、分支和跳转指令等概念。 3. **Verilog**:Verilog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HDL),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在计组实验中,Verilog被用来设计和验证数字电路,如微处理器、内存系统和接口逻辑。学生可以使用Verilog来创建模块化的电路设计,然后通过仿真验证其功能正确性,为实际的FPGA或ASIC实现打下基础。 这个压缩包中的资源很可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一系列实验任务,涵盖了从逻辑门级别的电路设计到高级的处理器架构模拟。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能获得动手实践的经验,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同时,这个资源包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得到了使用者的肯定,表明其内容全面且易于上手,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2025-06-29 10:44:36 29KB
1
实验7 Spark初级编程实践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Spark访问本地文件和HDFS文件的方法 2. 掌握Spark应用程序的编写、编译和运行方法 二、实验平台 1. 操作系统:Ubuntu18.04(或Ubuntu16.04); 2. Spark版本:2.4.0; 3. Hadoop版本:3.1.3。 三、实验步骤(每个步骤下均需有运行截图) 实验前期准备: Spark是Apache软件基金会下的一个大数据处理框架,以其高效、易用和灵活性著称。在"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课实验7:Spark初级编程实践"中,我们主要关注Spark的两个核心知识点:数据读取和Spark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 Spark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去访问不同的数据源,包括本地文件系统和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HDFS)。在Spark Shell中,可以通过`textFile()`函数读取文件,例如读取本地文件"/home/hadoop/test.txt",只需一行命令`sc.textFile("/home/hadoop/test.txt")`。若要读取HDFS上的文件,需要指定HDFS的URL,如`sc.textFile("hdfs://namenode:port/user/hadoop/test.txt")`。在这里,`sc`是SparkContext的实例,是Spark与集群交互的入口。 Spark应用程序的编写通常使用Scala、Java、Python或R语言。在实验中,推荐使用Scala编写独立的应用程序,这需要对Spark的API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统计文件行数可以使用`count()`方法,而创建Spark应用并打包成JAR文件则涉及到构建工具如sbt或Maven的使用。一旦应用编写完成,可以通过`spark-submit`命令提交到Spark集群执行。 接下来,实验中还涉及到了两个具体的编程任务: 1. 数据去重:这个任务要求合并两个文件A和B,并去除其中重复的内容。在Spark中,可以使用`reduceByKey`或`distinct`操作来实现。将两个文件的内容合并为一个DataFrame或RDD,然后通过`reduceByKey(_ + _)`对键值对进行合并,最后用`distinct()`去除重复项。 2. 求平均值:这个任务需要计算多个文件中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将所有包含成绩的文件加载到Spark,然后将数据转换为键值对形式,键是学生名字,值是成绩。接着,可以使用`groupByKey`和`mapValues`操作,`groupByKey`将相同名字的学生聚合在一起,`mapValues`用于计算这些学生的平均分,最后将结果写入新文件。 Spark在处理大数据时,其核心是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RDD提供了容错性和并行计算的能力。此外,Spark还提供了DataFrame和Dataset API,它们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抽象,便于数据处理和SQL查询。 在实验总结中提到,Spark的应用程序优化涉及数据分区、缓存和序列化等策略。数据分区可以提高并行度,缓存可以减少数据读取的开销,而选择合适的序列化方式能优化内存使用和传输效率。 优化和改进方面,可以考虑使用更高效的Join策略,如Broadcast Join来处理大型数据集,或者使用DataFrames和Datasets API来利用其编译时检查和优化。另外,还可以研究Spark的动态资源调度,以适应数据量的变化和集群资源的波动。 Spark作为大数据处理的重要工具,其编程实践涵盖了数据读取、分布式计算、数据操作和应用程序优化等多个方面,对理解和掌握大数据处理流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提升对Spark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5-06-28 15:28:49 3.54MB spark 编程语言
1
包括数据背景、数据介绍、问题分析、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多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同时采用多种异常变量定位方法定位异常变量,以及simulink仿真过程 报告中包括具体的实验步骤与代码(MATLAB)、simulink仿真 【田纳西伊斯曼故障诊断实验报告】是一个深入研究化工过程异常检测的案例,它基于美国Eastman化学公司的Tennessee Eastman (TE)仿真平台,该平台模拟了复杂的化工反应,涉及多步骤的物质转化和控制变量。实验包含了数据背景、数据介绍、问题分析、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构建,以及Simulink仿真的应用。 1. **数据背景与数据介绍** - **TE过程**:这个过程包括8种物料成分,其中A、C、D、E作为反应物,B是惰性组分,G和H为主产物,F为副产物。物料通过不同流路进入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然后通过冷凝和分离步骤进行产品提纯。 - **数据特性**:包括12个控制变量、22个过程测量变量和19个成分变量,涵盖了流量、压力、温度等多维度信息。此外,TE过程还设计了21种异常运行状态,样本每3分钟采集一次,故障从第161个样本开始引入。 2. **问题分析与数据预处理** - **异常诊断**:问题被视为一个多分类任务,需要将数据分为正常状态和21种故障状态。由于正常数据多于异常数据,可能需要进行欠采样处理以平衡样本分布。 - **预处理**:考虑到数据量纲不一,为了适应机器学习算法,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和稳定性。 3.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 - **模型构建**:实验采用了决策树、判别分析、贝叶斯模型、K近邻和随机森林等多种多分类算法,通过五折交叉验证选取最佳模型,并进行超参数调优以提升预测准确率。 - **异常变量识别**:利用SHAP值和LIME算法,这两个局部可解释性方法能揭示特征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有助于定位异常变量。 4. **Simulink仿真** - **验证模型**:通过Simulink模型设置人工故障并重新仿真,收集新数据,用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检测,以此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实验的代码示例展示了数据加载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使用`zscore`函数进行标准化,确保所有特征在同一尺度上,以便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和评估。 这个实验全面地探讨了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的流程,从数据处理到模型构建再到验证,充分展示了机器学习在解决实际工业问题中的应用潜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处理多元异构数据,如何选择和优化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如何结合仿真工具进行模型验证。
2025-06-28 12:32:04 3.1MB matlab 机器学习 故障诊断 simulink
1
1.1 设计要求 1、设计抢答电路。允许8人参加,并有锁定功能;用数码管显示最先回答的人的号码;并设置清除键,能让数码管清零灭灯。 1.2 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简单多功能数字电路抢答器的组成原理,初步掌握数字电路抢答器的调整及测试方法,提高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本课题设计,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建立逻辑数字电路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了解多功能抢答器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定时计数的各个单元电路。初步掌握多功能抢答器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1.3 设计内容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智能抢答器,在抢答比赛中广泛应用,各组分别有一个抢答按钮。主持人有复位键。主持人按键开始后,选手开始抢答为有效,数码显示屏显示抢答选手号,主持人可按键结束,新一轮抢答开始。 通过研究并在设计后发现,采用数字电路技术设计的抢答器与目前常用的抢答器相比,首先,电路连接简单,因为大多数功能单元都能通过数字电路完成,第二,工作性能可靠,抗千扰能力优于目前抢答器。所以本研究是一个实用的工程设计,具有创新性。
2025-06-27 16:58:34 555KB 八路抢答器 抢答器设计
1
三相SVPWM整流器仿真与双闭环PI控制: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讲解,输出电压调节至700V,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及负载实验详解。,三相SVPWM整流器仿真讲解:双闭环PI控制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与负载实验,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仿真matlab simulink,双闭环pi PI控制(电压外环电流内环),输出电压700V,(可自行调节)单位功率因数1运行,含负载实验。 资料讲解。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Matlab Simulink仿真;双闭环PI控制;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负载实验。,Matlab Simulink仿真: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双闭环PI控制策略与实践
2025-06-27 16:13:13 3.48MB
1
根据提供的文档信息,本次实验报告主要关注的是设计三种不同类型的计算器用户界面(UI),这涉及到UI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别是对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开发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根据实验报告中的内容所提炼的关键知识点。 ### 实验背景 - **实验人员信息**: - 姓名:汤岚淇 - 学号:2225060346 - 专业年级:网络工程 2022 - 班级:未提及 - 实验室:未提及 - 指导教师:刘俊男 - 实验日期:未提及 - 课程名称:移动应用开始技术 -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 实验目的 掌握用户界面的设计,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简单的计算器**:实现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2. **科学计算器**:除了基本运算外,还需要支持更复杂的数学函数,如三角函数、对数等。 3. **程序计算器**:该计算器可能具有编程功能或者特殊的计算模式,例如支持编程语言中的变量定义与计算等。 ### 实验内容概述 - **实验环境**:Android Studio 或 HarmonyOS 平台 - **实验重点与难点**:容器及View的边界轮廓设计 - **实验步骤及结果**:文档提供了部分XML代码示例,用于展示如何使用`TableLayout`和`LinearLayout`来构建用户界面。 ### 实验内容详解 #### 简单的计算器 简单计算器通常只需要实现基本的算术操作,因此在设计用户界面时,主要关注数字输入区以及运算符按钮的设计。可以采用线性布局(`LinearLayout`)或网格布局(`GridLayout`)来排列这些按钮。 #### 科学计算器 科学计算器相比于简单计算器,其复杂程度更高,需要支持更多类型的运算,如指数、平方根、三角函数等。因此,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地安排这些额外的功能键,确保界面既直观又易于操作。可以使用嵌套的布局结构,例如在主界面使用`LinearLayout`,而在某些特定区域使用`RelativeLayout`或`Gridview`。 #### 程序计算器 程序计算器是一种高级计算器,可能具有编程功能,能够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设计这种计算器的用户界面时,不仅要考虑基本的数学运算,还需要支持变量定义、函数调用等功能。可以采用多页面布局(`ViewPager`)来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特定的界面。 ### XML代码示例解析 文档中的XML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使用`TableLayout`和`LinearLayout`来构建用户界面。其中,`TableLayout`作为顶层布局,负责整体的结构布局;`LinearLayout`则被用来创建具体的行或列。通过调整`LinearLayout`中的属性,如`android:orientation`来控制子元素的水平或垂直排列,可以灵活地设计出满足需求的用户界面。 ###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设计和实现不同类型的计算器用户界面,还能够深入了解Android平台上UI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这对于未来从事移动应用开发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此外,实验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挑战,如如何优化界面布局使其更加美观实用,如何通过合理的代码组织提高开发效率等,这些都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2025-06-27 13:06:51 483KB
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本次实验报告主要涉及的是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点,具体为布局管理、基本控件的应用以及Activity的数据传递。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 一、实验背景与目标 #### 实验背景 本次实验由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汤岚淇完成,实验旨在加深对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的理解,特别是针对界面设计与交互逻辑方面的能力提升。 #### 实验目标 - **掌握线性布局和相对布局的使用方法**:线性布局和相对布局是Android应用中最常用的两种布局方式,掌握它们对于构建灵活多变的应用界面至关重要。 - **掌握基本控件的属性功能及使用方法**:熟悉各种控件(如TextView、ImageView等)及其属性设置,能够实现更丰富的用户界面。 - **掌握Activity的数据回传**:了解如何在不同Activity之间传递数据,这是实现复杂交互逻辑的基础。 ###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 布局与控件的用法 - **线性布局(LinearLayout)**:线性布局是最简单的布局方式之一,它以水平或垂直的方式排列其内部的控件。 - **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则更加灵活,可以通过定义控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决定控件的位置。 #### 使用Activity的数据回传 - 在Android应用中,Activity之间的通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Intent可以在Activity之间传递数据,而使用Bundle可以封装要传递的数据。 ### 三、实验内容概述 ####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主要是通过线性布局和相对布局来搭建两个Activity界面,第一个界面包含一个“去竹园”按钮,点击该按钮后跳转到第二个界面,在第二个界面上有多个竹子图片,点击这些竹子图片可以实现计数并使对应的图片消失。点击“退出竹园”按钮返回第一个界面,并在该界面上显示出之前摘取的竹子数量。 #### 实验环境 - **实验平台**:使用Android Studio或者Harmony平台进行开发。 - **实验工具**:需要安装相应版本的Android SDK以及必要的插件。 ### 四、实验步骤详解 #### 布局文件分析 实验报告中给出的部分XML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线性布局和相对布局来构建界面: ```xml
2025-06-27 13:06:14 1.88MB
1
基于小梅哥Zynq开发板的简易自制示波器源代码 在电子设计领域,Zynq开发板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平台,它结合了ARM处理器和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硬件灵活性和处理能力。本项目“基于小梅哥Zynq开发板的简易自制示波器源码”旨在利用这些特性构建一个简单的示波器应用,这对于学习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以及FPGA编程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我们要理解Zynq开发板的核心组件。Zynq系列是Xilinx公司推出的一种SoC(System on Chip),它包含了一个可编程逻辑部分(FPGA)和一个处理系统(PS),这个处理系统通常是一个双核或四核的ARM Cortex-A9或A53处理器。在这个项目中,FPGA将用于实时采集模拟信号,而ARM处理器则负责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显示。 "ADC128S_Acq_LCD"这一文件名暗示了该项目的关键组件: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和LCD显示。ADC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桥梁,它将接收到的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值,这对于示波器来说至关重
2025-06-26 15:27:02 7.31MB 示波器实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