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csdn.net/yyywxk/article/details/143924743 按此网页修改代码 修改完代码后进入causal-conv1d-1.5.0.post6和mamba-2.2.4文件夹分别执行下面命令安装 pip install . pip install . --no-build-isolation --verbose https://blog.csdn.net/qq_44810930/article/details/142780083 按此网页生成wheel 进入causal-conv1d-1.5.0.post6和mamba-2.2.4文件夹执行下面得到dist文件夹下whl文件 python setup.py bdist_wheel 环境 :Windows11 CUDA12.5 Python 3.11 pytorch_cuda12.4 包含内容: mamba_ssm-2.2.4-cp311-cp311-win_amd64.whl causal_conv1d-1.5.0.post6-cp311-cp311-win_amd64.whl Windows下需要修改代码 mamba-2.2.4.tar.gz Windows下需要修改代码 causal-conv1d-1.5.0.post6.zip
2025-05-04 22:10:38 403.52MB 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EfficientNet模型,主要增加了ContextAnchorAttention(CAA)模块。该模型首先定义了基础组件,如卷积层、批归一化、激活函数、Squeeze-and-Excitation(SE)模块以及倒残差结构(Inverted Residual)。CAA模块通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锚点来增强特征表示,具体步骤包括通道缩减、选择锚点、收集锚点特征、计算查询、键、值,并进行注意力机制的加权融合。EfficientNet的构建基于宽度和深度系数,通过调整每个阶段的卷积核大小、输入输出通道数、扩展比例、步长、是否使用SE模块等参数,实现了不同版本的EfficientNet。最后,模型还包括全局平均池化层和分类器。 适合人群:对深度学习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研究图像分类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人员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EfficientNet架构及其改进版本的设计思路;②掌握如何通过引入新的注意力机制(如CAA)来提升模型性能;③学习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高效的神经网络。 阅读建议:由于本文涉及大量代码实现细节和技术背景知识,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和PyTorch编程经验。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复现代码,以便更好地理解各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1
校园网络组建方案.doc
2025-05-03 14:32:09 1.03MB
1
xx学校校园网络组建方案.doc
2025-05-03 14:29:01 55KB
1
人工智能 基于MATLAB实现传统图像去噪算法(均值滤波、中值滤波、非局部均值滤波NLM、三维块匹配滤波BM3D)和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DnCNN图像去噪算法。 五种算法都是对Set12数据集进行去噪,去噪的结果并没有保存,只是在运行过程中能看到去噪前和去噪后的图像对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将图像保存下来观察。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去噪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在众多图像去噪算法中,传统算法因其简单、直观、易于实现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去噪算法开始崭露头角,尤其在处理含有复杂噪声的图像时显示出更大的优势。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基于MATLAB实现的传统图像去噪算法以及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DnCNN图像去噪算法,并在Set12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 传统图像去噪算法主要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非局部均值滤波(NLM)以及三维块匹配滤波(BM3D)。这些算法各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均值滤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线性滤波器,它通过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值替换为其邻域内像素点值的平均数来实现去噪。这种方法适用于去除高斯噪声,但会模糊图像细节,因为它是基于局部像素平均信息来进行去噪的。 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技术,它将每个像素点的值替换为其邻域内像素点值的中位数。中值滤波在去除椒盐噪声方面效果显著,因为它不受个别噪声点的影响,但在处理含有大量细节的图像时可能会损失部分细节信息。 非局部均值滤波(NLM)是一种基于图像块相似性的去噪算法,它利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通过寻找图像中与当前处理块相似的其他块的加权平均来完成去噪。NLM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较好地保持图像边缘和细节,但计算量较大,处理速度较慢。 三维块匹配滤波(BM3D)是一种先进的图像去噪算法,通过分组相似的图像块,利用三维变换去除噪声。BM3D算法通过两次协同过滤实现高效的图像去噪,其性能往往优于其他传统算法,尤其是在处理较为复杂的噪声时。 然而,传统图像去噪算法在处理含有大量噪声或需要高度去噪保留图像细节的场景时,往往效果有限。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去噪算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深度学习算法能够从大量带噪声的图像中自动学习到有效的特征表示,并用于去噪任务。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实现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DnCNN图像去噪算法,并在Set12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DnCNN是一种端到端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它通过逐层学习图像中的噪声模式,可以有效地从带噪声的图像中去除噪声,同时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边缘细节。DnCNN算法在处理高斯噪声、泊松噪声以及混合噪声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目前图像去噪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Set12数据集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带噪声图像,包括自然场景、动物、植物等,非常适合用于测试不同去噪算法的性能。在实验中,作者并未保存去噪后的结果,而是提供了运行过程中的去噪前和去噪后的图像对比,使得读者可以在实验中直观地观察到算法效果。 通过在Set12数据集上对五种算法进行测试,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算法对于不同类型噪声的处理能力。传统算法在去除简单噪声时效果尚可,但在细节保持和复杂噪声处理方面往往不尽人意。而基于深度学习的DnCNN算法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即便是在噪声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传统图像去噪算法和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DnCNN图像去噪算法各有千秋,前者简单易实现,后者性能卓越。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去噪方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高效、鲁棒的去噪算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图像的需求。
2025-05-03 12:02:37 79.92MB MATLAB 图像去噪 去噪算法 深度学习
1
基于SLMP算法的MATLAB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仿真研究——参考IEEE Transactions文章的可扩展移动预测定位技术,【6】MATLAB仿真 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SLMP算法,有参考文档。 主要参考文档: 1. Scalable Localization with Mobility Prediction for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主要供文档方法的学习 非全文复现。 ,MATLAB仿真;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SLMP算法;参考文档;可扩展性定位;移动预测。,MATLAB仿真: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的SLMP算法研究
2025-05-03 11:04:35 878KB
1
CNN卷积神经网络 FPGA加速器实现(小型)CNN FPGA加速器实现(小型) 仿真通过,用于foga和cnn学习 通过本工程可以学习深度学习cnn算法从软件到硬件fpga的部署。 网络软件部分基于tf2实现,通过python导出权值,硬件部分verilog实现,纯手写代码,可读性高,高度参数化配置,可以针对速度或面积要求设置不同加速效果。 参数量化后存储在片上ram,基于vivado开发。 直接联系提供本项目实现中所用的所有软件( python)和硬件代码( verilog)。 本篇文档主要探讨了如何将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从软件层面迁移到硬件层面,具体来说就是使用FPGA硬件加速器来实现CNN模型。文档中提到的“小型CNN FPGA加速器”指的是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小型化硬件实现,该项目已经通过了仿真测试,并且可用于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文档描述了整个CNN算法的软件部分是基于TensorFlow 2框架实现的,这一部分主要是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完成。在软件层面上,它包括了将CNN模型的权重导出的步骤。硬件实现则是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来完成的,这部分代码是完全手动编写的,保证了高可读性和便于理解。此外,该FPGA加速器设计是高度参数化的,允许用户根据对速度或面积的不同需求来配置加速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对参数进行了量化处理,并将这些量化后的数据存储在片上RAM中。整个设计过程是在Xilinx的Vivado开发环境中进行的。文档还提到,提供本项目实施中所使用的所有软件代码和硬件代码,这表明项目具有开放性,便于其他研究者和开发者进行学习和实验。 从文档提供的文件名称列表来看,包含了多个与项目相关的文件,这些文件很可能包含了项目的设计细节、实现方法、仿真结果和版图解析等内容。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实现小版图解析”可能详细描述了FPGA加速器的硬件布局,“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实现从软件到”可能探讨了从软件算法到硬件实现的转换过程。这些文件是了解和学习该项目不可或缺的资源。 本项目是一个将深度学习算法从软件迁移到FPGA硬件平台的实践案例,通过结合TensorFlow 2和Verilog语言,实现了一个可配置参数的CNN模型加速器。项目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代码的可读性和灵活性,并提供了完整的实现代码,便于研究和教育使用。
2025-05-02 16:43:41 397KB scss
1
GA(遗传算法)优化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是一种将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优化方法,旨在提高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BP神经网络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调整权重和偏置,以最小化误差,但该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特别是在复杂的非线性问题中。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学原理的优化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在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 ### 结合过程: 1. **编码与初始化**:将BP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参数编码成染色体(即遗传算法的个体),初始化一群个体,构成初始种群。 2. **适应度评估**: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通常是通过误差值(如均方误差)来衡量。 3. **选择、交叉与变异**:通过选择操作保留适应度高的个体,交叉操作生成新个体,并通过变异操作引入新的可能解,形成新的种群。 4. **进化与优化**:迭代进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不断优化种群中的个体,直到满足预定的停止准则,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误差达到某一阈值。 5. **训练优化**:最终选择适应度最好的个体作为BP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完成网络的训练。
1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微控制器如 ARM 和 FPGA 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ARM 通过 SPI 协议与 FPGA 进行通信的细节,包括管脚分配、依赖性、中断处理以及 SPI 寄存器的配置。 1. SPI 背景知识 SPI 是一个同步串行接口,由主机(Master)控制数据传输速率和时序,从机(Slave)按照主机的指令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SPI 协议通常包含四个信号线:MISO(主机输入/从机输出)、MOSI(主机输出/从机输入)、SCK(时钟)和 SS(片选信号),在某些配置中可能还包括额外的 CS(芯片选择)信号。 2. ARM 的 SPI 功能设计 在 ARM 设备中,SPI 功能通常集成在片上系统(SoC)中,允许与外部设备(如 FPGA)建立通信。以下是关键的设计方面: 2.1 管脚分配 在实现 SPI 通信时,需要正确地分配 ARM 的 SPI 端口到相应的 I/O 引脚。例如,MISO、MOSI、SCK 和 SS 需要连接到 FPGA 上相应的 SPI 接口。 2.2 与其他组件的依赖性 2.2.1 I/O 线 确保 I/O 线路正确配置,具有正确的电平转换和驱动能力,以适应 FPGA 的接口要求。 2.2.2 能量管理 SPI 通信可能受制于 ARM 内部电源管理策略,如低功耗模式或时钟门控,需要确保在通信过程中供电和时钟是激活的。 2.2.3 中断 中断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当传输完成或出现错误时,ARM 可以通过中断通知处理器进行后续处理。 2.3 SPI 寄存器详解 SPI 控制寄存器(SPI_CR)、模式寄存器(SPI_MR)、传输数据寄存器(SPI_TDR)、片选寄存器(SPI_CSR)和外围时钟使能寄存器(PMC_PCER)等是用来配置和控制 SPI 模块的。 2.3.1 SPI Control Register(SPI_CR) SPI_CR 用于启动或停止 SPI 传输,设置传输模式,以及处理其他控制功能。 2.3.2 Mode Register(SPI_MR) SPI_MR 用来设置 SPI 工作模式,如主模式或从模式,数据宽度,时钟极性和相位等。 2.3.3 Transmit Data Register(SPI_TDR) SPI_TDR 用于写入待发送的数据,并在传输完成后自动清空。 2.3.4 Chip Select Register 0(SPI_CSR0) SPI_CSR0 用于配置特定从机的片选信号,如延迟时间、数据校验等。 2.3.5 Peripheral Clock Enable Register(PMC_PCER) PMC_PCER 用于启用或禁用 SPI 模块的时钟,确保在操作前 SPI 接口已激活。 2.4 SPI 寄存器配置 2.4.1 管脚复用 配置 ARM 的 GPIO 管脚为 SPI 功能,可能需要在系统级的配置寄存器中设定。 2.4.2 SPI 使能 在 SPI 控制寄存器中设置适当的标志来启用 SPI 接口。 2.4.3 时钟 通过模式寄存器设置 SPI 时钟的速度和相位,以匹配 FPGA 的时序要求。 调试 SPI 通信时,需关注信号的同步性、数据完整性、时钟速度匹配以及片选信号的正确管理。通过理解并精确配置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建立 ARM 与 FPGA 之间的 SPI 通信链路,从而实现高效的双向数据传输。
2025-04-30 16:54:05 1.13MB arm fpga开发 网络
1
内容简介 pki是解决开放式互联网络信息安全需求的成熟体系。pki体系支持身份认证,信息传输、存储的完整性,消息传输、存储的机密性,以及操作的不可否认性。本书从实战出发,介绍了pki应用开发过程和细节。全书共32章,分6篇,主要内容包括pki基础知识、openssl开发、crytoapi开发、 java security开发、电子商务网站应用、pki技术应用等,涉及c语言、java语言、jsp、asp/asp.net、php等开发语言。为了方便读者深入了解pki,本书按照先原理、再讲解、再实战的方式进行,并且全部实例和软件都保存在随书赠送的光盘中。 本书适合pki应用开发人员、企业网络管理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阅读。 下载点数已经修改为0: 如果下载失败,请从此链接下载,并列出光盘链接: 下载中: 精通PKI网络安全认证技术与编程实现.pdf | 237.7 MB http://hotfile.com/dl/78218884/aa28bf7/PKI.pdf.html 下载中: [精通PKI网络安全认证技术与编程实现].马臣云 & 王彦.配套光盘.rar | 10.8 MB http://hotfile.com/dl/78343749/98d1473/PKI.__..rar.html
2025-04-30 11:09:20 49MB 网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