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技术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和在线学习的背景下,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爬虫技术以及文本挖掘与情感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本项目《基于Python的微博评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与《针对疫情前后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文本挖掘与情感分析研究》紧密相连,旨在优化线上教育体验,并为疫情期间和之后的在线教育提供数据支持和改进方案。 大数据分析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集,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这个项目中,大数据分析被用于梳理和解析疫情前后微博平台上关于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评论数据。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能够从宏观角度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在本项目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被用于挖掘微博评论中的关键词汇、短语、语义和情感倾向,从而进一步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感受和态度。 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让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做出预测或决策。在本研究中,机器学习算法被用于处理和分析数据集,以识别和分类微博评论中的情绪倾向,比如积极、消极或中性情绪。 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图形和图像的形式,使得复杂数据更易于理解和沟通。在本项目中,数据可视化技术被用于展示分析结果,帮助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直观地理解数据分析的发现和趋势。 爬虫技术是一种自动化网络信息采集工具,能够从互联网上抓取所需数据。在本研究中,爬虫技术被用于收集微博平台上的评论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原始材料。 本项目还包括一项针对疫情前后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文本挖掘与情感分析研究。该研究将分析学生在疫情这一特定时期内对在线学习的看法和感受,这有助于教育机构了解疫情对在线教育质量的影响,进而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和调整。 整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附赠资源和说明文件,为线上教育体验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对微博评论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项目为教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基于实际数据的决策支持平台。 项目成果的代码库名称为“covid_19_dataVisualization-master”,表明该项目特别关注于疫情对教育造成的影响,并试图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向公众和教育界传达这些影响的程度和性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教育机构理解并改进在线教育策略,还有利于政策制定者根据实际数据制定更加有效的教育政策。 本项目综合运用了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内的一系列先进技术,旨在为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下的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改进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和爬虫技术的综合运用,项目揭示了在线学习体验的多维度特征,并为优化线上教学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
2025-10-30 22:20:34 132.97MB
1
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金融市场中,量化交易成为了投资者和交易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量化交易涉及到复杂的计算方法和算法,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执行交易策略。为了掌握量化交易的基础,本教程着重介绍最为基础的qmt相关接口,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学习量化交易接口的平台。 qmt,即Quantitative Multi-Threaded,是一种专门为量化交易设计的多线程框架。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和执行大量数据的分析与交易指令。通过使用qmt,量化交易者可以构建更为复杂和精细化的交易策略,并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更快的策略执行速度和更高的交易效率。 本教程首先会介绍qmt的安装与配置过程,包括需要安装的软件依赖、环境变量的设置等基础准备工作。教程将详细阐述qmt框架的核心概念,包括事件驱动架构、数据流处理、策略引擎的工作原理等,这些都是学习qmt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接下来,教程将深入讲解qmt框架中的各种接口和模块,例如数据接口、交易接口和消息接口等。数据接口是qmt与外部数据源交互的桥梁,它包括了历史数据接口、实时数据接口和定制数据接口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量化交易者对数据的多样化需求。交易接口则提供了与交易所或券商交易系统交互的途径,通过这些接口,交易者可以将交易策略转化为实际的买卖订单。消息接口则负责在系统内部传递消息,保证策略引擎和数据流处理模块的协同工作。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本教程还会提供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qmt框架的实际应用。例如,如何编写一个简单的量化交易策略,并通过qmt接口在模拟环境中运行和测试。此外,教程还会介绍如何进行交易策略的优化,包括参数调优、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提升学习效果,本教程还将提供一些高级主题的探讨,比如qmt框架的扩展性、如何与第三方系统集成等,这些都是为进一步提高量化交易能力所必需的高级技能。 本教程旨在为量化交易初学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快速掌握qmt框架的使用方法,以及在量化交易领域内如何构建、测试和优化交易策略的完整流程。通过对qmt框架基础接口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建立起扎实的量化交易基础知识,并为进一步深入量化交易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10-30 21:58:43 76.46MB 量化交易
1
标题中的“mobilenet_v1_1.0_224_quant_and_labels”指的是一个针对MobileNet V1模型的特定版本,它经过了量化处理,适用于低功耗设备,同时包含了224像素输入大小的预训练权重。描述中的内容与标题相同,暗示这是一个与图像分类相关的模型资源包。 MobileNet是Google开发的一种深度学习模型,主要用于计算机视觉任务,如图像分类、物体检测等。V1是它的第一代版本,设计上注重轻量化和高效性,使得它能在移动设备上运行。1.0表示网络的宽度乘积因子为1,意味着模型没有进行任何宽度缩减,保持了原始设计的完整结构。224是输入图像的分辨率,这在很多预训练模型中是一个常见的标准尺寸。 "quant"表示这个模型进行了量化处理。在深度学习中,量化是一种优化技术,通过将模型参数从浮点数转换为整数,从而减少内存占用和计算需求,这对于资源有限的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嵌入式系统)尤其重要。通常,量化会牺牲一些精度,但在许多应用中,这种牺牲是可以接受的。 压缩包内的两个文件: 1. "mobilenet_v1_1.0_224_quant.tflite" 是一个TensorFlow Lite(TFLite)格式的模型文件。TFLite是TensorFlow的一个轻量级版本,专门用于部署到移动和嵌入式设备。此文件包含了已经训练好的MobileNet V1模型,可以用于设备上的推理。量化后的TFLite模型可以在保持相对高准确度的同时,实现更快的推理速度和更低的内存消耗。 2. "labels_mobilenet_quant_v1_224.txt" 文件通常包含模型所能识别的类别标签列表。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当模型预测出图像的特征向量后,会根据这些标签来确定图像的类别。例如,这个文件可能列出了1000个ImageNet类别的名称,对应模型的1000个输出节点。 总结来说,这个压缩包提供了一个优化过的MobileNet V1模型,适用于224x224像素的图像输入,并且已经转化为适合在低功耗设备上运行的TFLite格式。配合标签文件,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模型进行图像分类任务,例如在移动应用中识别不同的物体。在机器学习领域,这样的模型资源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他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的项目中集成预训练模型,而无需从头训练一个庞大的网络。
2025-10-30 21:14:15 2.93MB 机器学习
1
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的方法,其核心概念源自于人工神经网络,这是一种受生物神经网络启发的计算模型。神经网络由大量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即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通过带有可调节权重的连接与其他神经元相互通信,这些权重能够根据经验进行调整,从而赋予网络以学习能力。在神经网络中,通过正向传播算法,输入信号经过加权求和和非线性函数映射后逐层向前传递,直至产生输出,而反向传播算法则用于训练网络,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来不断调整权重,实现网络输出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在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网络结构,如堆叠自编码器(Stacked Auto-Encoder)、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以及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等。这些网络结构在处理图像、语音和自然语言等复杂数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从原始像素数据中学习到层次化的特征表示。 尽管深度学习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问题,导致网络未能达到全局最优解。此外,深度学习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进行训练,且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隐层和隐节点个数,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指导。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优化策略。例如,通过引入动量项或采用改进的梯度下降方法(如MBP/MFBP算法)以提高学习效率。深度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建立多层的深度模型,使用海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更有效的特征表示,而非简单地增加模型复杂度。深度模型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分层的方式提取数据的高层特征,这在图像和语音等数据的处理中尤为重要。 深度学习中的深度模型之所以能够比浅层模型更好地逼近非线性函数,是因为它们拥有更深层的网络结构和更少的参数,使得模型能够在降低过拟合风险的同时,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特征学习,提高分类或预测的准确性,而深层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手段。 深度学习正不断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边界,其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实际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深度学习有望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实现更多令人激动的应用。
2025-10-30 20:52:50 15MB
1
正文内容: 《机器学习实战(蜥蜴书第三版实战源码).zip》是一个压缩包文件,它包含了与《机器学习实战》第三版图书相关的代码实践材料。文件中的核心内容是基于Python语言的机器学习学习笔记,这些笔记以Jupyter Notebook格式提供。Jupyter Notebook是一个开源的Web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创建和共享包含实时代码、方程、可视化和解释文本的文档。 这份资源主要是为了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器学习的概念,并通过实际编码的方式加深记忆。实践源码的参考书目是《机器学习实战》的第三版,该书是由多位作者共同撰写的,它提供了机器学习领域的深入介绍,尤其适合那些希望从实践中学习的读者。该书不仅覆盖了理论知识,还强调了如何使用Python进行实际的机器学习项目开发。 《机器学习实战》第三版可能包含了多个机器学习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从数据处理、特征选择、模型构建到评估模型性能的整个过程。这些案例可能涵盖了多种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等。通过阅读这本书籍,并结合提供的实战源码,读者可以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机器学习项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使用这些源码时,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基础,以及对机器学习中常用算法和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这些代码文件可能包含了详细的注释,解释了代码的功能和背后的逻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机器学习的每一步是如何实现的。此外,由于Jupyter Notebook的互动性,读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时修改和运行代码,这对于巩固理论知识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在使用这份资源时,读者还可以参考网络上其他学习者或专家的讨论和笔记,这样的社区支持可以帮助读者在遇到困难时快速找到解决方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器学习领域更新迅速,有些代码可能需要根据最新的库版本进行调整,以确保能够顺利运行。 这个压缩包文件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它不仅包含了详细的机器学习实战代码,还通过Jupyter Notebook的互动学习方式,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学习路径。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研究Python机器学习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辅助工具。
2025-10-30 01:11:58 60.29MB jupyter python 机器学习实战
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变得愈发重要。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是物联网得以实施的关键。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大幅增长,预示着对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巨大需求。智能传感器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对信息获取的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更高的精度、更大的信息种类及数量等。 智能传感器具有突出的地位,是现代科技前沿技术之一,它与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共同构成了信息科技的三大技术支柱。从太空探索到海洋研究,从工业自动化到日常生活,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随着人类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而声音传感器则常见于手机和其他音频设备。电容式触摸屏传感器则是现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关键人机交互界面,它通过人体导电特性感知触碰,以实现多样化的用户操作。近距离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在手机中发挥着节能和保护屏幕的功能,如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和避免误触碰。 加速度传感器是感知手机运动状态的必要组件,它让手机能够根据运动方向自动调整屏幕显示。电子罗盘在智能手机中起到了方向指引的作用,而陀螺仪传感器则负责提供物体旋转角度的精确测量,以增强游戏和运动追踪的体验。MEMS陀螺仪的引入则提升了传感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同时也降低了体积和功耗。 内部温度传感器则用于监测设备自身的温度状态,以防止过热情况发生。指纹识别技术则通过光学或电容技术实现手机的安全锁定和解锁,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光学指纹传感器通过光的反射原理采集指纹,而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则利用电容变化原理来记录指纹的细微差别。 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消费类电子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智能传感器将更加智能化、微型化,能够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同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智能传感器在远距离数据传输和大规模网络部署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智能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设备的数量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超过人口数量,这将促使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化、网络化方向上持续创新。同时,智能传感器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相结合,推动整个信息科技行业的进步,为人类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
2025-10-30 01:08:15 14.53MB
1
CANtp模块是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传输协议中的一个关键组件,主要负责在CAN网络上按照TP(Transport Protocol,传输层协议)规范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在这个项目中,由于成本控制和资源有限,选择手写CANtp模块而非使用现成的库,以降低资源占用并提高效率。 CANtp的核心功能包括分帧与重组、错误检测和恢复、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处理以及超时重传等。分帧与重组是指将大块数据分割为若干小帧发送,并在接收端将这些小帧重新组合成原始数据。错误检测和恢复则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一旦发现错误,CANtp会触发重传机制。NACK和超时重传机制用于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当接收方未正确接收到帧时,会发送NACK,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未收到确认,发送方会重新发送数据。 UDS(Unified Diagnostic Services)是基于ISO 14229标准的一套诊断服务,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UDS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服务接口,用于车辆诊断、编程、故障码清除等操作。在UDS升级过程中,CANtp模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负责UDS服务数据的可靠传输。 手写CANtp模块可能涉及以下知识点: 1. **CAN帧结构**:理解CAN帧的基本结构,包括ID、数据长度码(DLC)、数据字段和CRC校验等部分。 2. **TP帧结构**:熟悉TP帧的组成部分,如控制域、序列号、确认域等,以及它们在传输过程中的作用。 3. **错误处理**:设计有效的错误检测机制,如检查CRC错误、帧格式错误等,并实现相应的错误恢复策略。 4. **NACK处理**:实现NACK的生成和响应机制,确保接收方可以及时反馈接收状态。 5. **超时重传**: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并在超时时触发重传,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6. **状态机设计**:构建发送和接收状态机,管理传输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转换。 7. **内存管理**:优化内存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8. **中断驱动编程**:利用中断处理CAN帧的接收和发送,提高实时性。 9. **同步机制**:在多线程或并发环境下,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10. **调试技巧**:使用逻辑分析仪、CAN分析软件等工具,进行CANtp模块的调试和验证。 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深入理解CANtp协议的工作原理,还能提升在资源受限环境下的软件开发能力。分享源代码和调试经验有助于社区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技术的共同进步。
2025-10-29 22:45:37 25KB CANtp
1
《深入理解Android系统合集》是一部专为Android开发者和爱好者准备的深度学习资料,涵盖了Android Framework的学习入门。这个合集由邓凡平编著,分为两卷,分别为《深入理解Android 卷1》和《Android(卷2)(带全目录完整版)邓凡平》。这两部作品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Android系统的底层机制,尤其是其核心组件——Framework。 **卷一:深入理解Android 卷1** 在《深入理解Android 卷1》中,作者首先介绍了Android系统的基础架构,包括Linux内核层、系统库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这一部分详细讲解了Android如何基于Linux实现其特有的系统服务,以及如何通过JNI与C/C++库进行交互。此外,卷一还深入探讨了Dalvik和ART虚拟机的工作原理,这是Android应用运行的关键。 接着,卷一重点讲述了Activity Manager、Content Provider、Intent、Broadcast Receiver和Service等核心组件的实现机制。这些组件是构建Android应用程序的基础,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对于开发高效且稳定的App至关重要。书中还包含了关于Android资源管理、权限控制和UI布局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开发者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卷二:Android(卷2)(带全目录完整版)邓凡平** 在第二卷中,作者进一步深化了对Android Framework的理解,包括窗口管理、图形渲染、网络通信、多媒体支持以及硬件访问等方面。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在Android系统中处理用户界面的创建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OpenGL ES进行高性能的图形渲染。 卷二还特别关注了Android的网络编程,如HTTP请求、WebSocket通信以及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这对于开发涉及网络功能的应用来说极其重要。同时,邓凡平还讲解了Android如何处理多媒体数据,包括音频、视频的编码解码以及相机接口的使用,这对于开发多媒体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除此之外,卷二还涉及到了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包括数据加密、内存管理、CPU调度以及电量优化策略等,这些都是提升应用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总结来说,《深入理解Android系统合集》是Android开发者进阶的必备读物,它不仅提供了对Android Framework的深入解析,还涵盖了Android开发的各个方面,从基础到高级,从理论到实践,帮助读者全面提高Android开发技能,为成为一名专业的Android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两卷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Android系统的运行机制,从而在实际开发中游刃有余。
2025-10-29 22:19:04 68.28MB Framework android
1
matlab改变代码颜色CNNF 演示代码“学习有效的密集匹配的新功能的原理” 内容 此演示代码包包括6个不同的部分。 “提取器”:特征提取器,为演示,我们提供16通道立体声和光学快速模型。 (其余内容,包括培训代码,将在以后发布。) “ PMBP原始”:用于立体和光流的PMBP [3]连续密集算法。 如果将“ weight_pw”值设置为零,则还可以产生PatchMatch [2]算法的结果。 简而言之,该软件包提供了4种算法(PMBP立体声,PMBP光学流,PatchMatch立体声,PatchMatch流)。 该软件包由[2]的作者编写。 “ PMBP改进”:通过实现我们的匹配功能,该包是从“ PMBP原始”中修改而来的。 4种匹配算法与上述相对应。 “ CostFilter-original”:这是用于立体匹配和光流的原始costvolume [1]方法(基于粒子)。 “ CostFilter-improved”:这是实施了我们的功能方案的改进的costfilter。 “工具:”此软件包提供了一些有用的matlab工具来更改数据格式(例如,将“ flo”更改为“ int16 p
2025-10-29 21:23:01 7.54MB 系统开源
1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DQN路径规划算法及其在MATLAB中的实现。DQN算法结合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能够在复杂的状态和动作空间中找到最优路径。文中不仅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还包括了详细的代码注释和交互式可视化界面,使用户能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算法的学习过程。此外,代码支持自定义地图,便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适合人群:对深度强化学习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DQN算法及其实际应用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智能路径规划系统,特别是在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等领域。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代码和理论,读者可以掌握DQN算法的工作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各种迷宫求解和其他路径规划任务。 其他说明:为了确保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文中提到了一些关键点,如网络结构的选择、超参数的优化、环境建模和奖励函数的设计等。这些因素对于提高算法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
2025-10-29 21:18:17 480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