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能够生成方波、正弦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四种波形,且频率和幅值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节。文中不仅探讨了硬件环境的搭建方法,还深入解析了控制逻辑和DDS核心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原理。此外,作者还分享了如何利用Quartus、Vivado和ModelSim进行开发、仿真和验证。 适合人群:对FPGA开发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了解DDS信号发生器设计的技术爱好者、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信号频率和幅值的电子工程项目,旨在帮助开发者掌握DDS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FPGA平台上的应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和原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06-18 19:39:19 601KB
1
基于FPGA的DDS原理信号发生器设计:利用Quartus II 9.1与Verilog HDL实现频率幅度可调的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及三角波生成器,包含代码与原理图。,基于FPGA的DDS原理信号发生器设计 quartusII 9.1平台 Verilog HDL语言编程 可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以及三角波 频率幅度可调节 代码+原理图 ,基于FPGA的DDS原理信号发生器设计; Quartus II 9.1平台; Verilog HDL语言编程; 产生多种波形(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 频率幅度可调节; 代码与原理图。,"基于FPGA的信号发生器设计:Verilog HDL编程的DDS原理验证"
2025-06-18 19:36:27 1.74MB 哈希算法
1
paddlepaddle-2.4.2-cp38-cp38-linux_aarch64.whl
2025-06-18 18:07:16 47.64MB paddlepaddle linux arm aarch64
1
利用ansible ,将arm 部署在k8s集群时候,所用到的二进制文件,部署方式参见本人博客,部署时候需要将文件解压,更改为bin,放在ansible文件夹中后,利用添加的方式将arm部署添加在x86架构的集群中,目前暂不支持arm作为主节点。 此外, arm测试为某型号的64位架构arm处理器,因arm处理器存在兼容性问题,可能有不兼容现象
2025-06-18 14:08:26 165.14MB k8s arm
1
4 驱动电源实验结果   实验用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稳压电源采用长峰朝阳电源公司的4NIC-X56ACDC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精度≤1%,电压调整率≤0.5%,电压纹波≤1 mV(RMS)、10 mV(P-P)。测量设备采用KEITHLEY 2000 6 1/2Multimeter.   首先对DAC输出分辨率进行测量,ARM控制器输出持续5 s的阶跃信号,同时在DAC输出端对电压信号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部分显示见图8.图8 中显示AD5781的输出电压分辨率可达3.89e-5 V,即38.9 μV.   在模拟电路中,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压电驱动电源来说,噪声的等级限制了驱动电源的输出
2025-06-18 09:49:39 167KB 电源技术
1
内容概要:本文是一本详细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适用于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开发的TDX-CMX实验系统。教程分为六个章节,从运算器、存储系统、控制器、系统总线与总线接口到模型计算机和输入输出系统,详细介绍了各个组件的组成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步骤。此外,还包括了中断和DMA功能的设计实验。 适合人群: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院校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各个部分及其工作机制;②实验室使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其他说明:本书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验原理和步骤,还提供了相应的电路图和示意图,以及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思考题,适合自学和教学使用。
1
18位精度,2.5us更新速率,解决复位引起的没有输出问题
2025-06-17 08:59:42 6KB 编程语言 FPGA
1
本资源是 DS18B20 温度传感器 FPGA 驱动源代码,使用 VHDL 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现 1-wire 总线通信,顶层模块名称为 ds18b20_driver,支持自定义参考时钟频率(通过 CLK_FREQ 参数指定),并通过分频产生内部 1MHz 时钟。
2025-06-16 14:59:04 893KB fpga开发 ds18b20
1
LVGL (LittleVGL) 是一个开源的图形库,用于创建嵌入式设备上的图形用户界面。在Linux系统上,LVGL通常通过帧缓冲设备来实现显示。标题和描述提到的"lv_port_linux_frame_buffer-release-v8.2"是LVGL在基于ARM架构的S5P6818开发板上的移植版本,它包含了将LVGL与Linux内核的帧缓冲子系统整合所需的所有文件。 S5P6818是一款高性能的ARM Cortex-A53处理器,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开发板,如开发工具、物联网设备和多媒体应用。移植LVGL到S5P6818开发板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个图形库创建美观、高效的用户界面,而无需关注底层硬件细节。 移植过程涉及以下关键知识点: 1. **Linux内核帧缓冲子系统**:帧缓冲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抽象层,允许用户空间程序直接访问显示器的内存,进行像素级别的绘制。LVGL通过帧缓冲驱动与硬件交互,实现了在Linux系统上的图形渲染。 2. **LVGL库**:LVGL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图形库,支持多种控件(如按钮、文本、图像等),并且提供了动画效果。它优化了资源使用,适合内存有限的嵌入式设备。 3. **ARM Cortex-A53架构**:Cortex-A53是ARM的64位处理器核心,适用于低功耗应用,具有高性能和高效能。理解其架构对于优化LVGL在S5P6818上的运行至关重要。 4. **设备树(DTS/DTC)**:在Linux系统中,设备树用于描述硬件结构,包括I/O端口、内存映射等。移植过程中可能需要修改设备树以配置帧缓冲驱动和LVGL的相关参数。 5. **交叉编译**:由于目标平台(S5P6818开发板)与编译环境(通常是x86架构的主机)不同,需要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将LVGL源码编译为适合ARM架构的目标代码。 6. **驱动程序开发**:可能需要编写或修改特定于S5P6818的显示驱动,确保LVGL能够正确驱动屏幕。 7. **用户空间接口**:LVGL通常通过一组C语言API与应用程序交互。开发者需要理解和使用这些API来创建用户界面。 8. **调试与性能优化**:移植过程中,开发者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和调试,确保LVGL在S5P6818上运行稳定,同时优化渲染速度和资源占用。 9. **构建系统**:了解如何配置和使用构建系统(如Makefile或CMake)来编译和安装LVGL及其依赖项。 10. **系统集成**:将LVGL库与应用程序结合,可能涉及调整启动脚本、初始化程序和系统服务,确保LVGL在系统启动时能够正确运行。 "lv_port_linux_frame_buffer-release-v8.2"压缩包可能包含LVGL的源代码、配置文件、设备树修改、驱动程序以及针对S5P6818的移植指南。开发者需要根据提供的文档和代码,按照特定步骤进行移植,以便在开发板上成功运行LVGL界面。
2025-06-16 11:18:06 23.24MB linux arm开发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Xilinx Zynq-7000系列FPGA中的处理器系统(PS)以太网端口,以及如何进行RGMII(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到GMII(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转换的裸核测试工程。Xilinx的Vivado工具在设计和实现这样的工程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Verilog作为硬件描述语言是构建此转换逻辑的基础。 我们需要理解Zynq-7000 SoC的架构。该平台集成了ARM Cortex-A9双核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PL)部分,其中包含了PS(Processor System)和PL(Programmable Logic)两个主要部分。PS部分提供了高性能的CPU处理能力,而PL部分则可以进行定制化的硬件加速和接口扩展,包括以太网接口。 在Z7的PS中,以太网端口通常支持RGMII接口,这是一种简化版的千兆媒体独立接口,用于连接物理层芯片。然而,某些应用可能需要GMII接口,因为它提供更直接的8位并行数据传输。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硬件IP核来完成RGMII到GMII的转换。 这个"Z7的PS网口(rgmii转gmii)裸核测试工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它包含了一个用Verilog编写的自定义IP核,用于实现这种转换。Verilo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硬件描述语言,允许设计者以结构化的方式描述数字系统的逻辑行为。 在Vivado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IP核项目,并使用Verilog代码实现RGMII到GMII的转换逻辑。这通常涉及到时钟同步、数据重新排列以及控制信号的处理。RGMII接口通常运行在50MHz,而GMII接口则在125MHz,因此需要精心设计的时序控制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在设计完成后,Vivado的IP集成器可以帮助我们把自定义IP核集成到整个系统设计中。这一步骤包括了配置IP参数、连接外部接口、以及与其他系统组件的互连。Vivado的仿真工具可以验证IP核的功能是否正确,确保在实际硬件上运行之前逻辑功能没有错误。 当设计经过验证后,我们可以生成比特流文件(bitstream),然后下载到FPGA设备中。"可以直接上板调试"的描述意味着这个测试工程已经过初步验证,可以在实际硬件平台上进行测试。在硬件上,我们需要连接适当的网络设备,如以太网PHY芯片,以实现RGMII和GMII之间的物理连接。 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Vivado的硬件管理器工具监控信号状态,或者通过JTAG接口进行在线调试。同时,利用PS部分的CPU,可以编写软件程序来控制和监测以太网接口的状态,进一步确认转换逻辑的正确性。 这个“xilinx Z7的PS网口(rgmii转gmii)裸核测试工程”涵盖了FPGA设计的核心要素,包括硬件描述语言、SoC架构理解、接口转换逻辑、Vivado工具的使用以及硬件调试。对于学习和实践FPGA设计,特别是涉及Xilinx Zynq平台的网络接口应用,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例。
2025-06-16 10:57:41 64.38MB Verilog Xilinx vivado FPG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