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ch64架构的mysql交叉编译库,其中还包含了Qt5.14.2的插件,一站式配齐。 大家也可以参考博客自行编译,博客地址在: https://blog.csdn.net/lmgandxka/article/details/141712035?spm=1001.2014.3001.5502 逻辑清晰,讲解详细。欢迎大家参考。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跨平台开发已成为软件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是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的兴起,使得对跨平台数据库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ARM架构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微处理器架构之一,在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MySQL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开源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其跨平台编译库对于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开发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 本压缩包文件包含了针对ARM架构的MySQL交叉编译库,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将MySQL数据库部署在ARM架构的处理器上,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嵌入式设备等。文件还包含Qt5.14.2的插件,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图形界面设计和开发选项。这不仅为数据库应用开发提供了便利,还使得开发者可以在同一个项目中集成数据库和用户界面,实现一站式开发。 这种交叉编译库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开发者能够在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部署MySQL数据库,而无需在每个目标平台上重新编译源代码。交叉编译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开发效率,尤其对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交叉编译涉及的技术内容比较复杂,不仅包括编译器的选择和配置,还包括链接器的使用以及库文件的生成和部署。通常,开发者需要根据目标平台的具体硬件架构和操作系统来配置编译环境。例如,本压缩包文件针对的是aarch64架构,这是ARM架构中较为先进的64位架构,它能够支持更复杂的计算任务,并且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针对这样的架构,编译器需要能够理解aarch64的指令集,并生成适用于该架构的机器码。 关于如何使用本压缩包文件中的交叉编译库和Qt插件,开发者可以参考提供的博客链接。博客中详细描述了编译的具体步骤和参数设置,包括如何获取和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如何编译Qt5.14.2以及如何将编译好的库和插件部署到目标平台。此外,博客还可能包含了在编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参考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将MySQL数据库部署到ARM架构的设备上,不仅可以用于数据存储和管理,还能够结合应用程序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比如,在智能物联网(IoT)领域,嵌入式设备上的MySQL数据库可以实时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其他系统。而在移动设备上,MySQL数据库则可以作为应用程序的后端数据库,处理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 ARM架构MySQL交叉编译库的提供,极大地方便了开发人员在多种硬件平台上部署和使用MySQL数据库,同时Qt插件的加入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用户界面设计选项,使得整个开发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2025-05-03 15:39:02 112.18MB arm mysql
1
CMSDK-AHB-BusMatrix是一款专门针对ARM Cortex-M0、M3、M4微处理器架构设计的AMBA总线生成器。它是由ARM公司开发的,用于帮助硬件设计师快速、高效地构建和定制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总线系统。这款工具的核心功能在于简化复杂的片上系统(SoC)设计过程,特别是在处理多核处理器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方面。 AMBA是一种开放标准的片上互连规范,由ARM公司在1994年提出,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和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它定义了多种总线协议,包括AHB(Advanced High-performance Bus)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以及更现代的AHBLite、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等。AHB总线是AMBA规范中的主干总线,用于高性能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而APB则用于连接低速外设。 CMSDK-AHB-BusMatrix工具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包括: 1. **总线矩阵配置**:该工具允许用户自定义总线矩阵的配置,如仲裁策略、端口数量、连接关系等,以满足不同设计需求。 2. **性能优化**:通过调整总线矩阵参数,可以优化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3. **可扩展性**:支持添加新的组件或接口,方便扩展系统功能,适应未来的升级需求。 4. **代码生成**:根据配置信息,工具会自动生成相应的Verilog或VHDL代码,可以直接在硬件描述语言环境中使用。 5. **兼容性**:与ARM的Cortex-M系列处理器高度兼容,确保设计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6. **验证支持**:提供验证套件,帮助开发者验证生成的总线矩阵设计,确保其功能正确无误。 7. **设计流程集成**:可以与常见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集成,如Synopsys的VCS、Aldec的Active-HDL等,方便进行仿真和综合。 使用CMSDK-AHB-BusMatrix,工程师能够更快地完成AMBA总线的布局布线工作,减少手动编写和调试代码的时间,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它来自ARM官方,因此可以获得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更新,确保设计的最新性和最佳实践。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款工具时,设计师通常需要先理解AMBA总线协议的基本概念,然后根据项目需求在CMSDK-AHB-BusMatrix中设置合适的参数。生成的代码将作为SoC设计的一部分,与其他IP核(如处理器、存储器控制器、外设接口等)一起,通过EDA工具进行综合、布局布线和验证,最终实现完整的硬件设计方案。 CMSDK-AHB-BusMatrix是ARM生态系统中一个强大的设计工具,对于那些涉及Cortex-M系列处理器的SoC开发项目来说,它能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并保证设计质量。通过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这款工具,硬件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片上系统设计挑战。
2025-04-30 23:12:35 164KB arm
1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微控制器如 ARM 和 FPGA 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ARM 通过 SPI 协议与 FPGA 进行通信的细节,包括管脚分配、依赖性、中断处理以及 SPI 寄存器的配置。 1. SPI 背景知识 SPI 是一个同步串行接口,由主机(Master)控制数据传输速率和时序,从机(Slave)按照主机的指令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SPI 协议通常包含四个信号线:MISO(主机输入/从机输出)、MOSI(主机输出/从机输入)、SCK(时钟)和 SS(片选信号),在某些配置中可能还包括额外的 CS(芯片选择)信号。 2. ARM 的 SPI 功能设计 在 ARM 设备中,SPI 功能通常集成在片上系统(SoC)中,允许与外部设备(如 FPGA)建立通信。以下是关键的设计方面: 2.1 管脚分配 在实现 SPI 通信时,需要正确地分配 ARM 的 SPI 端口到相应的 I/O 引脚。例如,MISO、MOSI、SCK 和 SS 需要连接到 FPGA 上相应的 SPI 接口。 2.2 与其他组件的依赖性 2.2.1 I/O 线 确保 I/O 线路正确配置,具有正确的电平转换和驱动能力,以适应 FPGA 的接口要求。 2.2.2 能量管理 SPI 通信可能受制于 ARM 内部电源管理策略,如低功耗模式或时钟门控,需要确保在通信过程中供电和时钟是激活的。 2.2.3 中断 中断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当传输完成或出现错误时,ARM 可以通过中断通知处理器进行后续处理。 2.3 SPI 寄存器详解 SPI 控制寄存器(SPI_CR)、模式寄存器(SPI_MR)、传输数据寄存器(SPI_TDR)、片选寄存器(SPI_CSR)和外围时钟使能寄存器(PMC_PCER)等是用来配置和控制 SPI 模块的。 2.3.1 SPI Control Register(SPI_CR) SPI_CR 用于启动或停止 SPI 传输,设置传输模式,以及处理其他控制功能。 2.3.2 Mode Register(SPI_MR) SPI_MR 用来设置 SPI 工作模式,如主模式或从模式,数据宽度,时钟极性和相位等。 2.3.3 Transmit Data Register(SPI_TDR) SPI_TDR 用于写入待发送的数据,并在传输完成后自动清空。 2.3.4 Chip Select Register 0(SPI_CSR0) SPI_CSR0 用于配置特定从机的片选信号,如延迟时间、数据校验等。 2.3.5 Peripheral Clock Enable Register(PMC_PCER) PMC_PCER 用于启用或禁用 SPI 模块的时钟,确保在操作前 SPI 接口已激活。 2.4 SPI 寄存器配置 2.4.1 管脚复用 配置 ARM 的 GPIO 管脚为 SPI 功能,可能需要在系统级的配置寄存器中设定。 2.4.2 SPI 使能 在 SPI 控制寄存器中设置适当的标志来启用 SPI 接口。 2.4.3 时钟 通过模式寄存器设置 SPI 时钟的速度和相位,以匹配 FPGA 的时序要求。 调试 SPI 通信时,需关注信号的同步性、数据完整性、时钟速度匹配以及片选信号的正确管理。通过理解并精确配置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建立 ARM 与 FPGA 之间的 SPI 通信链路,从而实现高效的双向数据传输。
2025-04-30 16:54:05 1.13MB arm fpga开发 网络
1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软件的保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飞天诚信作为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佼佼者,其Rockey-ARM系列母锁在保护软件与提供管理便利方面表现出色。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安全性的提升,飞天诚信针对Rockey-ARM系列母锁进行了制作升级,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一升级过程。 制作过程的起点是唯一化锁的操作。在此步骤中,需要创建一个种子码文本文件——seed.txt。这个文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其中包含的种子码要求既独特又复杂,它用于生成产品ID和管理员密码,确保了每把母锁的身份具有不可复制性。为了获取这一关键信息,使用RyARMTool.exe工具记录并保存硬件ID(HID),此硬件ID是每一个加密锁的唯一标识符。一旦有了硬件ID,接下来就是将种子码导入系统中,生成产品ID和管理员密码,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务必妥善保管。 进入制作母锁的环节,就要退出当前的管理界面,并用新生成的管理员密码重新登录。此时,管理员会进入“文件管理”模块,创建RSA私钥文件,并细致地设定调用权限和密钥位数。私钥文件的创建是为了后续子锁的初始化准备的。在母锁制作过程中,需要设定一个文件ID,这不仅是为了识别母锁自身,更关键的是为了子锁的识别和管理。系统随后会生成公私钥对,母锁将提取出私钥并将其写入子锁,这一步骤确保了母锁对子锁的管理和控制。当种子码设置完成后,管理员需要导入私钥,并通过点击“生成母锁”按钮,将锁的状态正式转变为母锁状态。 子锁的初始化则需要使用RyARMInitSon.exe工具。这一过程十分简单,只需将空子锁插入并运行工具,系统会自动完成初始化,将子锁的状态转变为可使用的状态。在这一环节中,子锁将被赋予特定的功能和权限,确保子锁能够顺利地与母锁配合,共同完成安全保护的任务。 远程升级是Rockey-ARM母锁机制中的另一大亮点。它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管理的灵活性。通过插入母锁,选择“远程升级”菜单,管理员可以配置升级文件。升级配置包括创建新文件、写入文件、删除文件、调整权限、修改种子码调用次数、添加可执行文件、设置用户PIN码,以及针对时钟锁设置使用期限等。如果升级包需要针对特定硬件使用,还可以绑定硬件ID。配置完成后,管理员可以保存这些配置,以便日后快速生成相同功能的升级包。对于子锁用户而言,他们只需导入升级包并执行升级,即可在不需要管理员密码的情况下更新锁内数据,这大大简化了升级过程。 这一整个流程涉及到多项IT核心概念,包括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权限管理以及远程更新。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不仅确保了软件的版权得到保护,还提供了便捷的管理和升级功能。通过Rockey-ARM系列母锁,软件开发商能更有效地管理其软件产品,而用户也能享有高效且安全的使用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飞天诚信公司也会继续针对Rockey-ARM系列母锁进行更新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新需求。
2025-04-30 11:39:44 1.01MB arm
1
《Keil for ARM以及C51:嵌入式开发的基石》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Keil是一款备受推崇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链支持,适用于ARM架构和8051(C51)单片机的编程。本文将深入探讨Keil的两个主要组件——C51和MDK(Microcontroller Development Kit),以及它们与STM32F4的关系。 C51是Keil公司为80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专用编译器。8051单片机因其高效能和广泛应用而闻名,尤其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中。C51编译器提供了对C语言的全面支持,使得开发者能够用高级语言进行8051程序编写,提高开发效率。C51的956版本意味着这是一个经过长期迭代和优化的稳定版本,拥有丰富的库函数和优化功能,能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各种功能。 接下来,MDK是Keil针对ARM架构微控制器开发的工具套件。MDK523版包含了一整套开发工具,如编译器、调试器、模拟器和性能分析工具等。ARM架构是目前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微处理器架构之一,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STM32F4系列是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高性能微控制器,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生产。它以其高速处理能力、浮点运算单元以及丰富的外设接口著称。在MDK中,开发者可以轻松配置和调试STM32F4的代码,实现复杂的实时控制任务。 Keil MDK不仅提供基础的编译和调试功能,还包含了RealView Debugger(RVD)和RealView Performance Analyzer(RVPA),这些工具使得开发者能够在硬件级别深入理解代码运行情况,进行性能优化。此外,MDK还集成了USB、CAN、以太网等通信协议栈,方便开发者构建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嵌入式系统。 在Keil的使用过程中,开发者需要注意的是,尽管C51和MDK都是Keil的产品,但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处理器架构。C51主要用于8位的8051单片机,而MDK则服务于32位的ARM微控制器,包括STM32F4。因此,在选择工具时,应根据项目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开发环境。 总结来说,Keil for ARM以及C51为嵌入式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开发工具,无论是传统的8051单片机还是现代的ARM架构,Keil都能提供高效、便捷的开发环境。通过持续的版本更新和优化,Keil保持了其在嵌入式软件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工程师们值得信赖的伙伴。
2025-04-30 11:37:51 511.13MB stm32 keil
1
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是一个强大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包含了众多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算法。在这个特定的32位ARM版本的OpenCV-3.4.12动态库中,开发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功能来实现各种图像和视频分析任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版本是通过交叉编译生成的,因此可能不包含GUI(图形用户界面)功能。 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32位ARM架构。AR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的处理器架构。与64位系统相比,32位系统处理的数据宽度更窄,但对内存需求较小,适合资源有限的设备。这个动态库是专门为这样的环境设计的。 OpenCV-3.4.12是OpenCV的一个稳定版本,提供了大量的优化和新特性。其中的关键功能包括: 1. 图像处理:如滤波、直方图均衡化、边缘检测(如Canny、Sobel、Laplacian等)、色彩空间转换(RGB到HSV、灰度转换等)。 2. 物体检测:包括Haar级联分类器、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以及深度学习模型(如SSD、YOLO)等,可以用于人脸检测、行人检测等任务。 3. 特征匹配:如SIFT、SURF、ORB等,用于图像间的特征对应,常用于图像拼接、物体识别等。 4.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支持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如SVM、决策树),并集成了深度神经网络模块(DNN),可以加载预训练的模型如TensorFlow、Caffe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 5. 视频处理:帧处理、运动估计、背景减除等,适用于视频分析和处理。 由于是动态库,这些功能在应用程序运行时会链接到OpenCV库,减少了程序的体积,便于分发和更新。 然而,"未包含GUI功能"意味着这个版本可能没有提供用于创建和显示窗口、控件的模块,如highgui模块。开发者如果需要在32位ARM设备上实现GUI,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库,例如Qt。Qt是一个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库,可以很好地与OpenCV结合,用于显示图像、视频,创建交互式的可视化应用。 为了在32位ARM设备上使用这个动态库,开发者需要确保他们的项目配置正确,链接到正确的库路径,并且处理好依赖关系。此外,如果需要使用GUI功能,需要在代码中集成Qt的相关API,同时确保Qt库也已适配32位ARM环境。 这个32位ARM版的OpenCV-3.4.12动态库为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的图像和视频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但开发者需要额外考虑如何在没有内置GUI的情况下实现用户界面。结合Qt或其他类似的库,可以在保持高效性的同时,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2025-04-30 10:16:51 10.67MB opencv
1
文件结构: ——上机实验 ——pic:实验结果截图 ——src:实验源码 ——资料:课程实验资料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一 ARM开发基础 1.了解“EMSBC2410实验平台”的基本硬件组成 2.初步学会使用 μVision3 IDE for ARM 开发环境及ARM 软件模拟器 3.通过实验掌握简单 ARM 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 基本接口实验 1.掌握S3C2410X 芯片的I/O 控制寄存器的配置 2.通过实验掌握ARM 芯片使用I/O 口控制LED 显示 3.了解ARM 芯片中复用I/O 口的使用方法 4.通过实验掌握键盘控制与设计方法 5.熟练编写 ARM 核处理器S3C2410X 中断处理程序。 实验三 人机接口实验 1.掌握液晶屏的使用及其电路设计、EMSBC24 LCD 控制器的使用及液晶显示文本及图形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2.通过实验掌握触摸屏(TSP)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实验四 μC/OS-II系统原理实验 实验五 简易计算器设计 1.理解任务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µCOS-II中任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2.掌握µCOS-II中任务间通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025-04-28 17:55:48 809.05MB arm
1
**ARM学习报告一二三**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架构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服务器等领域的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这份“ARM学习报告”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ARM处理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基于ARM的开发工作。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标记为001、002、003,涵盖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开发应用的广泛内容。 **001:ARM基础** 这部分主要介绍ARM的历史、特点以及在市场上的地位。ARM架构以其低功耗、高性能和灵活性闻名,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从微控制器到超级计算机。它介绍了ARM指令集的结构,包括寄存器布局、指令编码以及操作模式。此外,还会讨论不同系列的ARM处理器,如Cortex-A、Cortex-R和Cortex-M,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002:开发环境搭建与编程** 这一部分详细讲解如何设置ARM开发环境,包括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链,如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以及安装集成开发环境(IDE),如Keil uVision或Eclipse。读者将学习如何编写、编译和调试ARM汇编代码和C/C++代码。同时,还会涉及连接器、加载器的概念,以及如何生成可执行文件。 **003:在开发板上的实践** 这部分以实际的开发板为例,如BeagleBone、Raspberry Pi或STM32开发板,讲解如何进行硬件连接、固件烧录和系统启动过程。读者将学习如何使用串口通信工具进行调试,理解bootloader的作用,以及操作系统(如Linux或RTOS)在ARM上的运行机制。此外,还会涉及到驱动程序的编写和设备树配置,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学习资源的利用** 本报告提供的学习资源不仅限于理论知识,还包括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动手能力。通过学习这份报告,无论是对ARM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增强对ARM体系结构的理解,提高开发效率,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来说,"ARM学习报告一二三"是一份全面且深入的学习资料,涵盖了ARM从基础到高级的各个方面,是想要在嵌入式系统领域或者ARM开发上提升自己的人的宝贵财富。通过深入学习并实践报告中的内容,你将能够更好地掌握ARM技术,自如地应对各种开发挑战。
2025-04-28 10:48:09 8.65MB ARM 学习报告
1
《IAR工具链详解——基于EW8051-EV-Web-8101的嵌入式开发实践》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IAR Systems公司提供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是一款广受欢迎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支持多种微控制器架构,包括ARM、AVR、MSP430以及MCS51等。本文将围绕“EW8051-EV-Web-8101, IAR kegen(ARM V6.21、AVR V5.51、MSP430 V5.30、MCS51 V8.10)”这一主题,深入探讨IAR工具链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1. **IAR Embedded Workbench简介** IAR Embedded Workbench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包括编译器、调试器、项目管理器等组件,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其强大的代码优化能力、高效的调试功能和广泛的硬件支持,使其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 2. **IAR工具链的组成** - **编译器**:IAR的编译器以其高效的代码生成而著称,例如,ARM V6.21、AVR V5.51、MSP430 V5.30和MCS51 V8.10,分别对应ARM、AVR、MSP430和MCS51架构的编译器版本。每个编译器都针对特定的微控制器架构进行了优化,确保生成的代码既小又快。 - **链接器/定位器**:负责将编译后的对象文件连接成可执行文件,可以进行符号解析、内存分配等操作。 - **调试器**:如IAR J-Link Debugger或IAR J-Trace,提供了强大的源码级调试功能,包括断点设置、变量查看、内存查看等。 - **集成开发环境(IDE)**:提供了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方便项目管理、编辑、编译和调试。 3. ** EW8051-EV-Web-8101开发板** EW8051-EV-Web-8101是基于8051微控制器的开发板,常用于8051系列MCU的实验和开发。它通常配备了各种接口和外设,如串行通信、模拟输入/输出、数字输入/输出等,便于开发者进行硬件验证和原型设计。 4. **Kegen工具** "kegen"可能是指IAR的Key Generator工具,用于生成编译器和IDE的许可证密钥。这些密钥确保用户能够使用特定版本的IAR工具链进行开发工作。 5. **实战应用与技巧** - **项目配置**:理解如何在IDE中创建和管理项目,设置编译器选项以优化代码性能,以及配置链接器参数以满足特定的存储需求。 - **调试技巧**:掌握如何利用调试器进行高效的问题定位,如使用条件断点、查看寄存器状态和内存映像等。 - **代码移植**:了解不同架构间的代码迁移策略,如从AVR到ARM的移植,需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适配。 - **外设驱动开发**:针对特定的硬件外设,编写对应的驱动程序,以便在应用程序中控制它们。 6. **持续更新与支持** IAR Systems定期发布新版本的工具链,以支持新的处理器架构和技术标准。保持工具链的更新对于利用最新的硬件特性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IAR Embedded Workbench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且全面的嵌入式开发环境,尤其在8051、ARM、AVR和MSP430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IAR工具链,开发者可以高效地完成从项目初始化到最终产品开发的全过程。
2025-04-27 13:34:41 99.31MB  IAR 8051
1
可以直接下载 在arm平台上运行
2025-04-26 22:17:05 10.15MB opencv arm ffm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