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安装SDK软件包、Eclipse软件、EditPlus编辑软件的方法。 2.掌握设置程序运行环境的方法。 3.掌握编写与运行程序的方法。 4.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1.继续熟悉Eclipse的使用并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Applet程序。 2.学习并参考程序结构进行Applet代码编写。 1、用while循环语句,计算1--200之间的所有3的倍数之和。 2、利用switch语句实现判断某年的某个月份有几天的程序。  3、通过循环,判断100-999之间所有的数字,符合水仙花数条件的数字。 4、已知 XYZ + YZZ = 532,其中X、Y和Z为数字,编程求出X、Y和Z的值。  5、编程实现“百钱买百鸡”问题。 6、一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则该数也能被9整除。验证这个定理的正确性。 1. 通过编写程序学习抽象类、继承和接口的概念,并在实现过程中总结体会。 2. 通过观察提供的程序,学习成员变量的继承与隐藏,方法的覆盖与重载。 1. 学习使用GUI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2. 学习使用BorderLayout布局嵌套和Gridlayout布局3. 学习制作jar包
2025-09-17 13:21:17 22.78MB java Eclipse 山东大学 实验报告
1
电器控制与PLC控制技术实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该实验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基本使用方法与编程技巧。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PLC基本指令编程练习、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验以及喷泉与舞台灯光的模拟控制实验。 在PLC基本指令编程练习部分,学生首先需要熟悉PLC实验装置以及S7-200系列编程控制器的外部接线方法,并了解编程软件STEP7的编程环境及使用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与、或、非等逻辑功能的实验,学生能够掌握PLC编程的基础指令,并通过实验结果观察输出指示灯Q0.1、Q0.2、Q0.3是否符合预期的逻辑结果。 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验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正确编程方法,并学会如何对PLC的运行进行监控。SIMATIC定时器分为接通延时定时器(TON)、有记忆的接通延时定时器(TONR)和断开延时定时器(TOF)。计数器则分为递增计数器(CTU)、递减计数器(CTD)和递增/递减计数器(CTUD)。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编程软件对定时器和计数器进行扩展操作,以适应更大范围的设定值。 喷泉与舞台灯光的模拟控制实验则更进一步,要求学生用PLC来构建控制系统。在喷泉控制实验中,学生需要编写程序来实现喷泉灯光的隔灯闪烁控制,即灯光按一定顺序依次点亮和熄灭。学生需要理解梯形图的逻辑并根据图示输入相应的程序代码,进行调试并运行程序。在舞台灯光控制实验中,学生则需要根据要求编写程序,用PLC实现舞台灯光的模拟控制。 实验报告中还包含实验的I/O分配信息,这有助于学生了解PLC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方式。实验过程中的梯形图参考程序和控制语句表是学生理解PLC工作原理和编程逻辑的重要资料。 整个实验过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PLC的编程,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电器控制与PLC控制技术的理解,为未来的电气工程设计和自动化控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9-13 15:28:45 919KB
1
【实用信号源实验报告】 本实验报告主要围绕信号源的设计与制作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信号源是电子工程中的基础工具,它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电信号,如正弦波和方波,供测试和调试其他电路使用。在本实验中,学生将基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背景,利用面包板搭建实验电路,并通过连接示波器观察产生的信号波形。 **1. 实验要求** 实验的核心任务是设计一个能在15V电源电压下工作的信号源,其应具备以下功能: - 可产生20Hz至10kHz的连续可调正弦波信号。 - 正弦波频率稳定度需优于10%,非线性失真系数小于3%。 - 可产生同样频率范围的脉冲波,上升和下降时间不超过1us,平顶斜降不超过5%,脉冲占空比可从2%到98%连续调整。 - 信号源应支持频率预置,并能在600Ω负载下提供3V的输出幅度。 **2. 技术指标和设计思路** 设计时需要考虑电路的频率响应、稳定性、失真度和输出特性。正弦波信号源通常采用振荡器电路,而方波信号源可能需要用到比较器或数字电路。选择合适的元件和参数计算是关键步骤。 **3. 参数计算** 为了满足上述技术指标,需要计算元件的参数,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等,以确保电路在目标频率范围内正常工作且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 **4. 信号发生电路** 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可能选用LC或RC振荡器,通过改变电感或电容值来调整频率。方波信号发生电路则可能采用晶体管或运算放大器配置的比较器。 **5. 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用于提升信号源的输出幅度,确保在负载下仍能保持所需电压水平。可以选择运算放大器作为增益控制单元。 **6. 计数显示电路** 计数显示电路用于设置和显示预置频率,可能需要用到数字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和译码器,配合显示器件(如LED或LCD)显示当前频率。 **7. 电路测试与问题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遇到频率调节不准确、失真过大或显示错误等问题,需要通过电路测试和分析来调试和完善电路。 **8. 试验总结**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总结设计过程中的挑战、解决方案以及电路性能,反思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项目积累经验。 **9. 总体电路图** 完成的电路图是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清晰地展示了所有组件的连接方式,有助于理解和复现实验。 本实验旨在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通过信号源的设计,加深对电子电路设计原理的理解,为后续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课程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信号源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还能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09-12 22:14:56 160KB 信号源设计
1
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实验报告的知识点涵盖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领域,主要围绕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以下是对实验报告内容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IIR滤波器设计原理及方法: 1. 双线性变换法是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主流方法,它包括将给定的数字滤波器规格转换为过渡模拟滤波器规格,设计过渡模拟滤波器,并最终转换成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2. 使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中的滤波器设计函数(如butter、cheby1、cheby2和ellip)可以直接设计出巴特沃斯、切比雪夫以及椭圆滤波器。 3. 滤波器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滤波器的指标参数,包括通带截止频率、阻带截止频率、通带最大衰减以及阻带最小衰减等。 滤波器设计的具体步骤: 1. 分析信号并确定需要设计的滤波器类型(低通、带通、高通)。 2. 使用MATLAB的滤波器设计分析工具fdatool或相关函数(如ellipord和ellip)来设计滤波器。 3. 设计完成后,通过绘图显示滤波器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确保设计满足规格要求。 实验过程中的信号处理: 1. 利用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一个由三路不同载波频率调幅信号组合成的复合信号。 2. 利用MATLAB绘图显示该复合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性,分析频谱特性以确定各个调幅信号的频率成分。 3. 根据频谱特性,确定滤波器的参数,以分离出复合信号中的各个调幅信号。 4. 使用filter函数对复合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分离出各个独立的调幅信号,并绘制其时域波形以观察分离效果。 实验报告中提及的具体信号及其特性: 1. 克制作载波单频调幅信号,其数学表达式和频谱特性,以及如何通过频谱分析来设计滤波器。 2. 通过信号产生函数mstg产生的复合信号st,其长度、采样频率、载波频率和调制信号频率的详细数值。 3. 信号中包含的具体载波频率为250Hz、500Hz和1000Hz的三个调幅信号,以及它们的调制信号频率。 MATLAB工具在实验中的应用: 1. 使用MATLAB的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设计滤波器并分析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2. 运用MATLAB进行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包括绘制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可以了解到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如何应用数学原理和计算机软件来设计有效的滤波器,实现信号的有效分离和处理。此外,该报告还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工具箱进行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证分析,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2025-09-10 02:51:05 124KB
1
【Python4Delphi演示源程序】是一套示例代码,旨在展示如何在Delphi集成环境中与Python进行交互。这个项目不仅展示了如何从Delphi应用程序中调用Python脚本,同时也演示了如何反向操作,即从Python代码中调用Delphi编写的函数,实现了两种编程语言之间的无缝对接。 我们要理解Python4Delphi(P4D)是一个开源项目,它提供了一个桥梁,让Delphi开发者可以利用Python的强大功能,同时保持Delphi的高效性能和直观的面向对象编程模型。P4D通过Python C API创建了一个接口,使得Delphi可以调用Python解释器,并执行Python代码。 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我们有以下几个关键文件: 1. `uMainForm.dfm`:这是Delphi中的用户界面(UI)定义文件,包含了主窗体的设计布局,比如按钮、文本框等控件。在这个例子中,可能包含了用于触发Python脚本执行的控件。 2. `Primes_Demo.dpr`:这是Delphi项目的主文件,通常包含项目启动点和全局设置,例如程序入口点、使用的单元等。 3. `Primes_Demo.dproj`:这是Delphi项目的配置文件,包含了编译、链接选项以及版本控制信息。 4. `Primes_Demo.identcache`:这是一个内部使用的文件,用于Delphi的组件识别缓存,帮助提高开发环境的性能。 5. `Primes_Demo.dproj.local`:这可能是项目特定的本地设置,如编译器选项,只在当前机器上生效。 6. `uMainForm.pas`:这是Delphi的源代码文件,包含了`uMainForm`的逻辑,其中可能会有调用Python的代码,比如通过P4D库加载Python脚本,执行计算任务或处理其他业务逻辑。 7. `Primes_Demo.res`:这是资源文件,包含了程序的图标、字符串和其他非代码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Python4Delphi,Delphi程序可以灵活地利用Python的科学计算库(如NumPy、SciPy)、数据处理库(如Pandas)或者网络请求库(如requests)。同时,Python也可以调用Delphi的高性能图形处理、数据库访问或系统级操作函数,从而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例如,在`uMainForm.pas`文件中,可能有一个事件处理函数,当用户点击按钮时,会通过P4D接口加载并执行一个Python脚本,该脚本计算素数。Python脚本完成计算后,将结果返回给Delphi,然后在界面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Delphi的原生代码也可能定义了一些自定义函数,供Python代码调用,例如用于数据解析或硬件控制。 【Python4Delphi演示源程序】是一个教育性的实践案例,它展示了跨语言编程的潜力,使开发者能够利用Delphi的强类型、面向对象的特性与Python的动态性和丰富的库资源相结合,实现更复杂、更高效的软件解决方案。
2025-09-08 16:42:02 78KB python Python4Delphi
1
标题中的“电调源程序&固件、原理图&PCB”指的是电子调速器(ESC,Electric Speed Controller)的相关设计资源,包括源代码、固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文件。电调是无人机、遥控飞机、电动车等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它负责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关键知识点: 1. **电子调速器(ESC)**:电子调速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接收飞控系统或遥控器的信号,然后根据这些信号调整电机的转速。它通常包括驱动电机的功率电路、控制电路以及通信接口。 2. **Altium Designer 6**:这是一款广泛使用的电路设计软件,提供了从电路原理图设计到PCB布局的完整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在此软件中绘制电路图,进行元件库管理,并完成PCB布线工作。 3. **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图是电路设计的基础,它用图形符号表示各个元器件及其相互连接,描述电路的工作原理。在电调的设计中,原理图通常会包含电机驱动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控制逻辑电路以及各种接口电路。 4. **PCB布局**:印刷电路板(PCB)布局是将电路原理图中的元器件放置并布线在实际电路板上的过程。Altium Designer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优化PCB布局,确保电路的高效运行,同时考虑散热、电磁兼容性(EMC)和信号完整性等因素。 5. **源程序**:电调的源程序通常是用C/C++或其他编程语言编写的,它控制电调的内部逻辑,包括信号处理、PID控制算法、电机控制算法等。源程序可能包含驱动电机的实时控制代码,以及与上位机通信的协议实现。 6. **固件**:固件是存储在电调内部微控制器(如MCU)中的软件,它实现了源程序的功能。固件可以通过编程器烧录到MCU中,或者通过USB、蓝牙或无线方式在线更新。 7. **PID控制**:在电调中,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常用的控制算法,用于精确调节电机速度。它通过连续调整输出来减小误差,使电机速度接近设定值。 8. **接口电路**:电调通常需要与电池、电机、遥控器以及飞控系统进行通信。因此,它会包含多种接口,如PWM(脉宽调制)、PPM(多脉冲并行)、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等。 9. **电源管理**:电调需要高效地管理输入电源,通常涉及电压转换和电流检测,以保护电路和电机不受过压或过流的影响。 10. **调试与测试**:设计完成后,开发者需要通过仿真和实物测试来验证电调的性能,包括电机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稳定性以及功耗等指标。 以上就是关于电调源程序、固件、原理图和PCB设计的基本介绍。这些文件对于理解和改进电调设计至关重要,也是电子工程领域常见的开发资源。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电调的制作技术和优化方法。
2025-09-06 21:55:31 1.65MB
1
通用软件无线电实验报告知识点总结 一、实验目的与设备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 TD-LTE CRC 校验和码块分割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实验设备包括安装有 MATLAB R2017A 和 Code Composer Studio 软件的 PC 机和实验箱。 二、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包括四个部分: 1. 借助课程 PDF 和协议文件,基本掌握算法原理。 2. 在 MATLAB 中编程,简单实现算法。 3. 在 Code Composer Studio 编程,编译下载到实验箱中。 4. 检查结果,进行验证,并且验收。 三、实验概要设计/算法描述 实验中涉及到两个主要算法:CRC 校验和码块分割。 1. CRC 校验: CRC 校验的原理是将待发送的数据块添加 r 个 0,生成多项式 G(x),然后用 G(x)去模 2除数据块,求得余数 R(x),即 CRC 校验码。 2. 码块分割: 码块分割的输入序列表示为:0121,,,...,,B0Bb b bb ->。如果 B 大于最大码块长度 Z(Z=6144),需要对输入序列进行码块分割,并且在每一个编码块的后面添加长度为 L = 24 的 CRC 检验序列。 四、实验源代码 实验源代码包括四个部分: 1. CRC 校验流程图和码块分割流程图 2. 自定义数据类型(结构),包括 IQData、Kparam 和 subblockInterParam 等 3. 全局变量/状态变量定义与更新规则,包括 InterweaveData、OriginalBuffer、CodeBlockBit、G 和 Kcodeblock 等 4. 源代码文件 CRCAdd.c,包括添加 CRC 序列的功能。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包括 CRC 校验和码块分割的实现结果,验证了实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 TD-LTE CRC 校验和码块分割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了对通用软件无线电和移动通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5-09-03 20:15:22 489KB
1
EDA技术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它涵盖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自动完成电子系统设计的整个流程。在本实验报告中,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学习和实践EDA的基本概念,使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硬件设计,并通过EDA开发软件实现电路设计、仿真、综合及验证。 实验一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全加器电路。全加器是数字电路中的基础组件,能够完成带进位的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在实验中,学生使用拨码开关作为输入信号,LED灯作为输出显示,通过Verilog HDL编写代码来实现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并通过仿真波形和门级列表图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全加器的逻辑功能通过真值表来定义,实验结果显示输出端口的波形图与真值表一致,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实验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四选一的数据选择器。数据选择器是一个根据选择信号将多个输入信号中某一个信号传递到输出端的数字电路。学生利用Verilog HDL实现了一个四输入的数据选择器,通过仿真波形和门级列表图来验证设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数据选择器能够根据输入的选择信号正确地将对应的输入信号传递到输出端。 实验三关注的是设计一个三人或多人表决器电路。表决器是一种逻辑电路,它根据多数输入信号的状态来决定输出信号的状态。在本实验中,学生编写了表决器的Verilog代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功能。当参与表决的人中有多数同意时,LED灯亮起表示表决通过;反之,则熄灭表示表决未通过。 实验四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EDA,并使用Verilog HDL来实现一个流水灯设计。流水灯是一个简单的循环灯光效果,通常用于电子设备的指示或装饰。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循环灯光效果,并通过EDA软件进行仿真测试。 总体来看,报告中的每个实验环节都是对EDA设计流程的详细演示,从理论学习、编码实现、仿真验证到硬件测试,都体现了学生对EDA工具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EDA概念的理解,也提高了使用Verilog HDL进行硬件设计的能力,同时对EDA开发软件的使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025-09-03 11:28:15 3.25MB
1
空调自控系统恒温恒湿控制:西门子PLC与MCGSpro触摸屏源代码解析与实践项目,空调自控系统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西门子Smart200 PLC与MCGSpro触摸屏源程序实战项目分享,空调自控系统恒温恒湿控制系统PLC程序,西门子smart200PLC 源程序,MCGSpro 触摸屏源程序 项目无密码 实际应用 可以联系参考学习,取长补短。 ,空调自控系统; 恒温恒湿控制; PLC程序; 西门子smart200PLC; MCGSpro触摸屏源程序; 项目无密码; 实际应用; 参考学习; 取长补短。,无密码智能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源程序分享:西门子Smart200PLC与MCGSpro触摸屏联调实例
2025-08-27 10:16:11 2.39MB css3
1
**椭圆加密算法** 椭圆加密(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学的公钥加密技术。与传统的RSA等加密算法相比,ECC在安全性相当的情况下,所需密钥长度更短,计算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小,特别适合于资源有限的设备如物联网设备或移动设备。 **C语言实现** 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具有高效、灵活和跨平台的特点,是编写底层系统软件和嵌入式程序的常用选择。本程序是用C语言编写的椭圆加密解密源代码,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直接在各种操作系统上编译和运行,包括Windows、Linux、Unix等。 **椭圆曲线的数学基础** 椭圆曲线加密依赖于椭圆曲线上的点群运算,包括加法和乘法。一个基本的公式是:对于椭圆曲线方程y^2 = x^3 + ax + b(mod p),其中p是一个大素数,a和b是常数,两个点P和Q可以通过特定算法进行相加得到第三个点R。此外,椭圆曲线上的点乘以一个非零整数k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点,这个过程是计算密集型的,为加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加密与解密过程** 在ECC中,加密过程通常涉及发送者选择一个私钥,然后使用椭圆曲线上的点乘法计算出对应的公钥。公钥可以公开,而私钥则需要保密。发送者使用接收者的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接收者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这个过程利用了椭圆曲线点运算的不可逆性。 **ECC的优势** 1. **更高的安全性**:ECC使用较短的密钥长度就能提供与RSA等传统算法相同的安全级别。 2. **更快的运算速度**:ECC的加密和解密操作通常比RSA快得多,因为所需的计算步骤较少。 3. **资源效率**:在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中,ECC可以节省宝贵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 **源代码结构** 在名为"ecc"的压缩包中,可能包含以下部分: 1. `ecc.h` - 定义了椭圆曲线加密解密的相关结构体和函数声明。 2. `ecc.c` - 实现了椭圆曲线的点运算、密钥生成、加密和解密等核心功能的源代码。 3. `main.c` - 示例程序,展示如何使用ECC库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4. `Makefile` - 用于编译和链接程序的脚本。 5. `README` - 可能包含有关如何构建和使用该库的说明。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源代码,开发者可以理解ECC的实现细节,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项目中,为信息安全提供强大的保障。同时,对于想要学习椭圆曲线密码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和学习资源。
2025-08-26 15:38:03 50KB 椭圆加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