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的“重庆山区典型车载组合导航数据(GNSS/INS)”是指在重庆市山区环境中,通过车载设备收集的一套综合导航数据,这种数据集结合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的数据。这种组合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更稳定、精确的定位、导航和时间同步服务,尤其在信号受到干扰或遮挡(如城市峡谷、隧道、地下停车场)的情况下。 描述中提到的“空旷+遮挡+隧道+地下停车场混合场景”意味着数据集包含了多种复杂环境下的导航数据。在空旷区域,GNSS信号通常较强,可以提供准确的全球定位;而在遮挡区域,如高楼林立的城市中,GNSS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此时INS的连续运动学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进入隧道或地下停车场时,GNSS信号完全消失,这时完全依赖INS来估算位置和姿态变化。 “代数律动”可能是指在处理这些数据时所采用的数学算法,特别是解决GNSS和INS数据融合问题的滤波算法,如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或者其变种,如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等。这些滤波器能有效地融合来自两种不同导航系统的不同时延、不同精度的数据,以实现最优的导航解算。 “GNSS/INS”标签明确了数据集的主要组成部分。GNSS,如GPS、GLONASS、Galileo、BeiDou等,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位置、速度和时间;而INS则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持续跟踪车辆的运动状态,即使在没有外部参考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定位信息。 从压缩包的文件名“重庆山区典型车载组合导航数据(GNSS+INS)_AlgoT1-3_Pub”来看,可能包含的是多个算法测试序列(T1到T3),可能用于评估不同算法在处理GNSS/INS融合数据时的性能,且“Pub”可能表示这些数据是公开可用的,供研究者进行算法开发和验证。 这个数据集对于研究和开发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下的导航算法优化,具有极高的价值。它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GNSS信号处理、惯性传感器数据融合、滤波算法设计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分析。通过分析和学习这样的数据,开发者可以提升车载导航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性,以适应各种实际应用场景。
2025-05-04 14:06:28 44MB 组合导航 GNSS/INS
1
Matlab领域上传的视频均有对应的完整代码,皆可运行,亲测可用,适合小白; 1、代码压缩包内容 主函数:main.m; 调用函数:其他m文件;无需运行 运行结果效果图; 2、代码运行版本 Matlab 2019b;若运行有误,根据提示修改;若不会,私信博主; 3、运行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文件放到Matlab的当前文件夹中; 步骤二:双击打开main.m文件; 步骤三:点击运行,等程序运行完得到结果; 4、仿真咨询 如需其他服务,可私信博主; 4.1 博客或资源的完整代码提供 4.2 期刊或参考文献复现 4.3 Matlab程序定制 4.4 科研合作
2025-05-03 14:16:25 3.46M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标准制定了GNSS辅助惯性系统的最小操作性能指标(MOPS),详述了卫星信号处理、时钟同步状态更新与校准参数的具体规定,并针对重力模型误差提供了模拟测试方法。 适合人群:航空航天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指导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确保飞行器导航定位满足安全性和精度要求。 其他说明:文件由特殊委员会SC-159起草并被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正式采纳生效,是政府制定法规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GNSS辅助惯性系统性能标准RTCA DO-384规范是一个由特殊委员会SC-159起草并得到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正式采纳的文档。该标准的全称为《Minimum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s (MOPS) for GNSS Aided Inertial Systems》,意即GNSS辅助惯性系统的最小操作性能标准。该文件为航空航天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性能指标和规范,旨在确保飞行器导航定位系统在安全性和精确度方面的性能。 GNSS辅助惯性系统是一种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相结合的导航技术。通过这种结合,系统能够利用卫星信号来校准和更新惯性导航系统的测量结果,从而在卫星信号不可用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导航精度。RTCA DO-384规范详细阐述了卫星信号处理、时钟同步状态更新与校准参数的具体规定,为系统设计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除此之外,RTCA DO-384规范还涉及了重力模型误差的模拟测试方法,这为系统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通过模拟测试方法,设计者可以对系统在各种模拟环境下的表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在真实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RTCA DO-384规范是由RTCA, Inc.发布的,该公司是一家非营利性的组织,旨在推进航空及航空电子系统的艺术与科学,以造福公众。RTCA通过开发基于共识的推荐方案,来应对当代航空问题,包括制定最低操作性能标准(MOPS)以支持航空的电子系统和设备。RTCA的活动不仅帮助政府和工业界在他们的共同目标和责任上达成一致,而且也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提供技术材料,其推荐意见常被作为政府和私营部门决策的依据。 这份文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被采纳为正式标准,而且在于它为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具体而全面的指导。它确保了飞行器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满足最为严格的性能要求,从而保障飞行器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导航定位安全与精确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任何细微的导航误差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RTCA DO-384规范的制定,为确保飞行器导航系统达到既定的安全性和精度标准,提供了一套经过行业专家认可的技术标准。使用该标准进行设计和测试的导航系统,能更好地适应各种飞行任务,无论是商业航班、军事任务还是科学研究。 RTCA DO-384规范不仅为航空航天工业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性能标准,而且为确保飞行安全和提高导航精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所规定的指标和测试方法都是建立在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共识基础上的,对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04-23 18:36:16 8.05MB 惯性导航 MOPS
1
【GNSS/INS松组合导航Matlab程序】是一种在航空航天、自动驾驶、航海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导航技术,它结合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的优点,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在Matlab环境中实现这种松组合导航,能够方便地进行算法设计、仿真与验证。 我们要理解GNSS和INS的基本原理。GNSS,如GP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地面设备的位置、速度和时间。而INS则依赖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载体的运动状态,无需外部参考即可连续提供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然而,GNSS可能会受到遮挡或干扰,INS则存在累积误差问题,松组合导航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松组合导航的关键在于数据融合。在Matlab程序中,通常会先利用GNSS数据生成初始的轨迹,然后根据这个轨迹产生模拟的惯导数据,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输出。这部分涉及到了信号处理、滤波理论和随机过程的知识,比如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常被用于融合这两类传感器的数据。 接下来,这些模拟数据会被输入到惯导解算器中,进行运动状态的更新和校正。惯导解算通常涉及到牛顿-欧拉方程、四元数表示法等,用于计算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在Matlab中,可以利用内置的函数或自定义算法来实现这一过程。 仿真完成后,会使用这些模拟的GPS和INS数据进行松组合导航的实现。松组合意味着GNSS和INS系统保持相对独立,各自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信息交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一个系统的误差影响另一个系统,同时保留各自的优点。组合导航算法可能包括简单的数据融合策略,如时间同步或者更复杂的滤波算法。 在【sins + gnss】这个压缩包中,可能包含了实现上述功能的Matlab源代码文件,如初始化配置文件、数据生成脚本、滤波算法实现、结果分析工具等。用户可以通过阅读和运行这些代码,深入理解松组合导航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定制和优化。 GNSS/INS松组合导航Matlab程序是导航技术研究的重要工具,涵盖了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数据融合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对这套程序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算法,还可以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能力,对于科研和工程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2025-04-07 15:39:39 6.49MB matlab GNSS/INS
1
POWERGPS测试工具,GNSS高精度定位测试软件-NMEA 0183协议解析软件: 如 CEP DMS DOP等定位精度因子
2025-04-07 14:38:10 16.45MB 测试工具
1
### GPRS GTP隧道协议详解 #### 一、概述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作为一种在GSM网络基础上提供数据包传输的技术,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种高速的数据接入方式。其中,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是实现GPRS网络数据传输的关键协议之一,它主要负责在网络的不同节点之间建立隧道,并对通过这些隧道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 #### 二、GTP隧道协议技术规范 本规范(YD/T 1093-200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1月2日发布,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的GPRS系统,旨在规定GPRS隧道协议的技术要求,确保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能够在同一网络中互联互通。 #### 三、核心概念与术语 1. **GTP-U (GTP for User Plane):** 主要用于用户面的数据传输,负责在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和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之间建立隧道,并对数据包进行封装。 2. **GTP-C (GTP for Control Plane):** 用于控制面的信息交换,包括创建、修改和删除隧道等操作,以实现对GTP-U隧道的管理和控制。 3. **TID (Transaction Identifier):** 在GTP-C消息中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事务处理过程,确保消息的正确处理。 4. **TEID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用于唯一标识隧道的一个端点,在GTP-U和GTP-C中均有使用。 5. **NSAPI (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用于标识用户的逻辑连接,每个用户会话都有一个唯一的NSAPI值。 6. **Sequence Number (SN):** 用以确保数据包按顺序传输,以及检测和处理重复的数据包。 #### 四、传输次序和比特定义 GTP协议定义了传输层的数据格式和比特定义,确保数据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传输。例如,GTP-U消息中的TEID字段用于标识隧道两端,而Sequence Number字段则用于确保数据包的有序传输。 #### 五、GTP字头 GTP字头是GTP消息的一部分,包含了控制信息,如版本号、消息类型、长度等。GTP字头的具体结构和字段定义对于理解GTP协议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1. **版本号:** 通常指明当前使用的GTP版本,本规范中的版本号为V1。 2. **消息类型:**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GTP定义了一系列的消息类型,例如创建会话请求、更新会话请求等。 3. **长度:** 表示整个GTP消息的总长度,包括字头和可能的负载数据。 #### 六、信令平台与传输平台 1. **信令平台:** 负责处理GTP-C相关的信令消息,包括隧道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等。 2. **传输平台:** 负责GTP-U数据包的实际传输,包括数据包的封装、解封装以及错误处理等功能。 #### 七、路径协议 路径协议是指GTP中用于维护和更新隧道路径信息的一系列规则和机制。这包括如何选择最佳路径、如何应对网络拓扑变化等问题。 #### 八、差错处理 GTP协议定义了一套完整的差错处理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这包括但不限于重传机制、超时处理、错误码定义等内容。 #### 九、Gp接口上的PLMN之间的GTP通信 Gp接口是指两个不同的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众陆地移动网络)之间的接口,GTP协议在此接口上用于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 十、使用GTP的IP组网技术 GTP不仅限于传统的GSM/GPRS网络,在LTE等更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这些系统中,GTP被用来支持IP数据包的传输,从而实现了更高效的数据通信服务。 #### 十一、GTP参数 GTP协议中涉及多种参数配置,包括但不限于TEID、NSAPI、Sequence Number等,这些参数对于确保GTP协议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 十二、总结 通过对GPRS GTP隧道协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GTP作为GPRS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传输,还为后续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GTP的相关技术和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2025-04-03 16:12:52 2.18MB GTP隧道协议
1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GPRS隧道协议(GTP) 1、增强型网络服务接入点标识符(增强型NSAPI):范围[128; 255],标识某个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UE上下文。 G-PDU:是一个用户数据报文,它由一个T-PDU和一个GTP报头组成 2、GTP隧道:在GTP-U平面中为GSN中的每个PDP上下文或每个MBMS服务和/或RNC中的每个RAB定义。针对具有相同PDN连接的所有PDP上下文(对于隧道管理消息和UE特定MBMS消息),针对每个MBMS服务(针对服务特定MBMS消息)或针对每个MS(针对其他服务特定MBMS消息)定义GTP-C平面中的GTP隧道消息类型)。在每个节点中使用TEID,IP地址和UDP端口号标识GTP隧道。 GTP隧道是在外部分组数据网络和MS用户之间转发分组所必需的。 3、MBMS承载上下文:包含描述特定MBMS承载业务的所有信息。 4、MBMS UE上下文:包含与UE已加入的特定MBMS服务有关的UE特定信息。 5、MM上下文:与移动性管理(MM)相关的GPRS订户的MS和GSN中保存的信息集(请参阅MM上下文信息元素) ### 3GPP TS 29.060 V15.3.0 关键知识点解析 #### 一、概述 3GPP TS 29.060 V15.3.0 是一份详细的技术规范文档,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主要涉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及其隧道协议(GTP)。该文档旨在为3GPP系统的核心网络和终端定义一系列标准和技术要求。 #### 二、GPRS隧道协议(GTP) **1. 增强型网络服务接入点标识符(增强型NSAPI)** - **定义**: 范围为 [128; 255] 的数值,用于标识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中的用户设备(UE)上下文。 - **作用**: 这一标识符使得网络能够区分不同的MBMS服务,并为参与这些服务的UE提供适当的通信通道。 **2. GTP隧道(GTP Tunnel)** - **定义**: 在GTP-U平面中为GSN(GPRS支持节点)中的每个PDP上下文或每个MBMS服务以及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中的每个RAB(无线接入承载)定义的一种逻辑通道。 - **类型**: - 针对具有相同PDN连接的所有PDP上下文(用于隧道管理和UE特定MBMS消息)。 - 针对每个MBMS服务(用于服务特定MBMS消息)。 - 针对每个MS(用于其他服务特定MBMS消息)。 - **标识**: 使用TEID(隧道端点标识符)、IP地址和UDP端口号来唯一标识一个GTP隧道。 - **功能**: GTP隧道是实现外部包数据网络与MS(移动站)之间的分组转发所必需的逻辑结构。 **3. MBMS承载上下文** - **定义**: 包含描述特定MBMS承载服务的所有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服务质量参数、承载标识符等信息。 - **作用**: 支持MBMS服务的有效传输,确保服务质量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4. MBMS UE上下文** - **定义**: 存储与UE已加入的特定MBMS服务相关的UE特定信息。 - **作用**: 使网络能够识别哪些UE已经加入到某个MBMS服务中,从而能够有效地向这些UE发送MBMS数据。 **5. MM上下文** - **定义**: 与移动性管理(MM)相关的GPRS订阅者的信息集,这些信息保存在MS(移动站)和GSN(GPRS支持节点)中。 - **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位置区信息、路由区信息、IMSI、IMEI等相关数据。 - **作用**: 支持用户的移动性和位置管理功能,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无缝通信体验。 #### 三、GTP报文格式 **G-PDU(GTP协议数据单元)** - **定义**: 由一个T-PDU(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和一个GTP报头组成的用户数据报文。 - **功能**: 用于封装用户数据并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 四、技术背景 **平面** - 指的是GTP在不同层面的工作方式。例如,GTP-C平面处理控制信息,而GTP-U平面处理用户数据。 **网络协议** - 包括了如TCP/IP协议栈等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集。 **蜂窝网络** - 指的是使用无线电波在地理区域内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的无线通信网络。 **3G** -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 五、总结 3GPP TS 29.060 V15.3.0 中详细规定了GPRS隧道协议(GTP)的各种关键组件和机制,包括增强型NSAPI、GTP隧道、MBMS承载上下文、MBMS UE上下文以及MM上下文等内容。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支持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的基础架构,确保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服务质量。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可以帮助网络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设计和维护支持MBMS服务的网络架构。
2025-04-03 15:46:33 807KB 网络协议 蜂窝网络 GPRS
1
GNSS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简称GNSScheck)用于RINEX标准格式的GNSS数据质量检查,便于快速的了解所测点位的GNSS数据有效率、周跳比、丢失历元个数以及多路径影响,软件支持批量GNSS数据检查。 GNSScheck软件无需安装,绿色,具备Windows和Linux两个操作系统版本,均在终端下运行,无需设置、无需交互操作。 一、软件程序 GNSScheck软件由2个文件组成,Windows版本见图1所示,其主程序为“GNSScheck.exe”;Linux版本见图2所示,其主程序为“GNSScheck”。 二、程序运行 Windows和Linux版本的GNSScheck软件均在命令终端下运行,在Linux下执行需要提前把GNSScheck和anubis.linux增加可执行属性,例如: chmod +x GNSScheck anubis.linux
2024-11-14 23:34:06 10.28MB linux gnss 数据质量检查
1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与FPGA的便携式GNSS导航信号采集回放系统。该系统可采集复杂情况下的导航卫星信号,并且增益可控,为导航接收机测试提供了特定的信号源。系统将导航卫星信号经射频电路转换为数字中频信号,通过FPGA处理后保存至SATA硬盘。ARM处理器作为监控端发送指令至FPGA,控制FPGA进行数据采集与回放,同时接收监控接收机串口发送的报文,提取载噪比信息,并绘制载噪比柱状图。该系统ARM端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采用Qt4设计用户图形界面,可扩展及可移植性强,为系统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保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信号质量满足要求,ARM监控端数据处理时间在200 ms~500 ms之间,实时性良好。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和FPGA的便携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信号采集回放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为导航接收机的测试提供一个灵活可控的信号源,尤其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信号采集。 系统设计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射频模块和基带模块。射频模块主要任务是接收和处理射频信号。它使用MAX2769B芯片来实现多模导航信号的下变频,支持GPS、北斗、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等卫星导航系统。此外,通过HMC472LP4数控衰减器实现增益控制,确保信号增益的精确调节。射频模块还包括C8051F230单片机和ATGM332D监控接收机,用于配置参数和监控信号质量。 基带模块由FPGA模块、ARM模块和基带底板组成。FPGA(Xilinx XC7K325TFFG900-2)处理来自射频模块的数字中频信号,并通过SATA接口将数据存储在固态硬盘(SSD)中。ARM处理器(Atmel SAMA5D31,基于Cortex-A5架构)作为系统监控端,通过SMC总线与FPGA通信,控制数据采集和回放,同时处理来自监控接收机的串口报文,提取载噪比信息并生成柱状图。ARM处理器运行嵌入式Linux系统,并利用Qt4框架构建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软件设计方面,FPGA程序主要负责数据流的管理和控制,而ARM端的软件则包含了系统控制、用户界面和数据分析功能。嵌入式Linux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SMC总线驱动使得ARM与FPGA之间的通信高效可靠。此外,基带底板的电源和时钟设计也是关键,确保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满足信号质量要求,ARM端的数据处理时间在200毫秒到500毫秒之间,具备良好的实时性。这一设计为导航接收机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实用、灵活的测试工具,有助于提升接收机的性能验证和优化。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这样的系统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11-14 23:29:32 348KB GNSS
1
本程序是仿照仿照严老师的MATLAB程序编写的低成本组合导航系统,具体的描述和MATLAB程序请看我的博客!! MATLAB程序: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38364548/87380141 具体描述:https://blog.csdn.net/qq_38364548/article/details/128655225 对于标准Kalman滤波,其中增益计算式(5.3-29c)涉及矩阵的求逆运算,当量测维数较高时,计算量很大。序贯滤波(sequential Kalman filter)是一种将高维数量测更新降低为多个低维数量测更新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矩阵的求逆计算量。 利用序贯滤波,在滤波增益计算中的矩阵求逆问题将转化为标量的倒数运算,有利于减少滤波计算量和增强数值计算的稳定性。 如果量测方差阵Rk不是对角矩阵,通过三角变换的变换方法,可实现对角化处理,再利用序贯滤波。特别地,如果量测噪声方差阵Rk是常值阵,则只需在滤波初始化时作一次三角分解即可。
2024-10-23 17:41:00 3.06MB 组合导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