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领域,尤其是在前端开发中,"可拖动节点树 源码"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允许用户通过鼠标操作来重新组织数据结构。这个功能常见于文件管理器、组织架构图或者任务管理等应用中,使得用户可以直观地调整元素的层次关系。以下是对该主题的详细阐述: 我们要理解“树结构”(Tree Structure)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模拟具有层级关系的数据。它由节点(Node)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形成一种分层的结构。在Web开发中,树结构通常用于展现目录、文件系统或者组织架构等。 “鼠标拖动”(Drag & Drop)是用户界面中的一种交互方式,允许用户通过鼠标选择并移动元素到另一个位置。在树结构中,实现拖放功能可以让用户更直观地进行节点的移动和重组,提高用户体验。 “可拖动节点”(Draggable Nodes)是指在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可以被选中并用鼠标拖动到树的其他位置。这种特性对于需要频繁调整节点顺序或层级的应用来说尤其重要。 “源码”(Source Code)是指编程语言原始的、未经编译或解释的代码,开发者可以通过阅读和修改源码来理解程序的工作原理,并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和扩展。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看到几个关键的文件: 1. `drag-drop-folder-tree.html`:这是主要的HTML文件,可能包含了树结构的HTML元素和JavaScript代码,实现了拖放功能的用户界面。 2. `folderTree_updateItem.php`:这可能是处理拖放操作后更新服务器端数据的PHP脚本,可能负责更新数据库中的节点关系。 3. `saveNodes.php`:此文件可能负责保存拖动后的新节点顺序或结构,可能与`folderTree_updateItem.php`一起工作,确保数据在服务器上的同步。 4. `lgpl.txt`:这是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文本,表明源码遵循LGPL协议,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但可能需要保留版权信息和开源条件。 5. `css`、`images`、`js`:这些文件夹可能分别包含了项目的样式表文件(CSS)、图像资源和JavaScript代码,其中JavaScript文件可能是实现拖放功能的核心部分。 实现这样的功能,开发者通常会使用如jQuery UI或D3.js等库来处理拖放操作,结合AJAX与后端通信,以及CSS来美化界面。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浏览器兼容性、性能优化以及错误处理等问题。 “可拖动节点树 源码”是一种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的前端技术,通过JavaScript和HTML实现,利用拖放API来处理节点的移动,并通过与后端的交互保持数据的一致性。这样的功能对于需要动态调整数据结构的Web应用程序是非常有价值的。
2025-09-28 10:19:08 30KB 可拖动节点 源码
1
内容概要:本文围绕MATLAB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基于IEEE30节点的分布式能源选址与定容问题的建模与优化实现方法。通过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如PSO、NSGA-Ⅲ等)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和容量进行协同优化,旨在提升配电网运行效率与电能质量。文中还提及多种相关技术扩展,包括微电网调度、负荷预测、网络动态重构等,并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支持,便于复现实验结果。;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能源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电力系统知识的研究生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解决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最优选址与定容问题;②开展微电网优化、配电网重构、多目标调度等研究;③复现EI期刊论文成果,支撑学术发表与项目开发;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网盘资源下载完整代码,按照文档目录顺序逐步学习,重点关注算法实现与IEEE30节点模型的构建细节,配合仿真调试加深理解。
2025-09-27 11:49:19 10KB MATLAB 分布式能源 IEEE30节点
1
在电力系统分析与研究领域中,IEEE标准测试系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模拟数据集,用于测试新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计算工具。IEEE33节点测试系统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由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提出的,包含33个节点的配电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旨在为配电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测试平台,以促进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发展和新技术的验证。 IEEE33节点配电系统通常包括各种参数,例如节点功率、线路阻抗、线路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等,这些参数对于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至关重要。研究者和工程师通常利用这些参数和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和优化配电系统的性能。例如,通过IEEE33节点系统,可以模拟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电压稳定性、可靠性分析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集成等。 “Visio”是一种流行的图表绘制软件,由微软公司开发,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绘图工具,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创建复杂的图表和流程图。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的分析中,使用Visio绘制配电网络的拓扑图是一种常见做法。拓扑图能够直观地展现配电网络的结构布局,包括各个节点的连接关系,以及线路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IEEE33节点数据及Visio图源文件是一个包含了IEEE33节点配电系统参数数据以及使用Visio软件绘制的该系统拓扑结构图的文件。该文件对于研究配电系统的电气工程师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因为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参数数据,还以图形化的方式直观展现了配电网络的结构。通过这些数据和图形,研究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测试新的配电网络架构和优化算法。 此外,IEEE33节点配电系统的数据集和Visio图表还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帮助学生和初学者理解配电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这些资源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对配电系统设计和操作复杂性的认识。 IEEE33节点数据及Visio图源文件是一个综合性的资源,它结合了IEEE33节点配电系统的详细参数数据和相应的图形化表示,对于电力系统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进行配电系统分析、教学和研究的宝贵工具。
2025-09-27 11:09:50 34KB IEEE33节点 visio图
1
机电工程安装工程细部节点做法优选(2025)
2025-09-21 20:08:25 23.02MB
1
使用公式节点实现异或校验,执行效率上不如LabVIEW的反馈节点,小数据量可以使用;数据量大建议使用我上传的反馈节点版本;abVIEW版本2020。
2025-09-20 21:04:30 15KB 异或校验 LabVIEW编程 LabVIEW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IEEE9节点电力系统的基础模型及其扩展应用。首先,文章讲解了基础建模步骤,包括正确设置各元件参数如母线电压、发电机模型、输电线路参数等,并强调了参数设置的重要性。接着,通过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验证,确保模型准确性。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暂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如引入三相短路故障、调整负载参数等,展示了如何利用Simulink内置工具和Matlab脚本进行复杂仿真。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将模型导出为FMU文件、使用可变步长求解器提高精度等。 适用人群:适用于具有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技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IEEE9节点系统的基本建模流程,理解潮流计算原理,学会进行暂态和静态稳定性分析,从而能够独立完成类似电力系统的仿真研究。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操作指导和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所学内容。同时提醒读者注意常见错误,避免因参数设置不当导致仿真失败。
2025-09-17 16:31:19 224KB
1
【MATLAB一维PCHE微通道热器模型】 【能源工质系统相关研究本科毕设】 1. 可根据系统中设计得到的PCHE进出口节点温度参数来计算PCHE长度以及热量 2. PCHE运用湍流型长直半圆通道Gnielinki方程计算流动热的努塞尔数 3.MATLAB调用Refprop物性库求解流动的普朗特数 ,MATLAB; PCHE微通道换热器模型; 湍流型长直半圆通道Gnielinki方程; 努塞尔数计算; Refprop物性库。,MATLAB模型在能源工质系统中的应用:PCHE微通道换热器研究
2025-09-15 18:59:37 1.02MB 数据结构
1
【基于AT91RM9200的CAN智能节点设计】是现代工业测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应用,反映了从传统集中式系统向网络化集散控制系统的转变。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标准化,基于这种技术的开放式集散测控系统逐渐成为主流。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作为一种高效支持分布式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通过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形成网络系统。 在这样的背景下,CAN智能节点设计显得尤为关键。智能节点既是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接口,也是与上位机通信的桥梁。它们需要能够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同时根据系统需求执行测量和控制任务。本文将详细阐述一种利用ARM9处理器AT91RM9200和CAN控制器MCP2510构建的CAN智能节点设计方案。 硬件设计方面,AT91RM9200是Atmel公司生产的嵌入式处理器,基于ARM920T内核,拥有丰富的外设和接口,适用于低功耗、低成本且高性能的应用。MCP2510则是Microchip Technology公司的CAN协议控制器,支持CAN V2.0A/B规范,具备高速通信能力和报文管理功能,通过SPI接口与主控器交互。PCA82C250是Philips半导体的CAN收发器,用于物理层的信号转换,可在不同速率下稳定传输数据。 设计原理中,AT91RM9200的第二个SPI接口与MCP2510的SPI接口连接,通过共享的信号线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利用片选信号实现选通。MCP2510的中断输出与AT91RM9200的中断输入相连,确保中断事件能够被处理器及时响应。在物理层,MCP2510通过光耦与PCA82C250通信,实现电气隔离,但光耦的选择需考虑到不同速率下传播延迟的影响。PCA82C250的RS引脚外接电阻,可以调整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斜率模式下降低电磁辐射。 软件设计部分,通常涉及到CAN驱动程序的编写,包括初始化、报文发送与接收、错误处理等功能。AT91RM9200的中断服务程序需要处理来自MCP2510的各种中断事件,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可能还需要实现上位机通信协议,如TCP/IP或者特定的串行通信协议,以实现智能节点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 调试过程中,除了常规的逻辑分析和通信测试外,还需要关注CAN网络的稳定性、抗干扰性以及报文的正确性。可能需要进行环回测试、错误帧检测、总线负载模拟等步骤,以确保智能节点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基于AT91RM9200的CAN智能节点设计是一个融合了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系统集成的复杂过程。这个设计不仅考虑了通信性能,还兼顾了功耗、成本和兼容性等因素,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2025-09-13 14:28:47 231KB AT91RM9200 CAN 智能节点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可以在任意版本MATLAB中使用的IEEE33节点配电网Simulink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了详细的节点和支路参数,而且提供了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方法。文中介绍了模型加载、支路参数调整、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数据抓取的具体实现方式,并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此外,还讨论了模型的关键算法如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支路拓扑处理和三相不平衡处理等。 适用人群:主要面向从事配电网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需要快速构建和测试配电网仿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并运行IEEE33节点配电网模型;②提供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方法,便于进行相关研究;③通过提供的实用技巧提高仿真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说明:该模型来源于经典文献,经过验证能够稳定运行,并且附带完整的文档和支持材料,非常适合用于教学和科研项目。
2025-09-09 09:54:03 2.5MB
1
一个基于IEEE 33节点配电网的Simulink模型,涵盖了从建模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首先,文中解释了如何利用Simulink平台搭建符合IEEE标准的配电网模型,包括节点和支路的具体参数设定。接着,阐述了如何通过仿真获得关键电气量(如电压、电流)的数据,进而执行潮流计算,评估电力传输效率和网络稳定性。最后,讨论了在此基础上引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可能性,研究它们接入电网后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关注配电网优化和新能源整合领域的学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作为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仿真的基本技能;②为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在智能电网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接入方面。 其他说明:文中引用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确保所有使用的数据和方法都有据可依,增强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2025-09-09 09:51:24 1.12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