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7660/ 7662 是一种变极性DC - DC变换器。它静态电流小、转换效率高、外围电路简单。文 中介绍了ICL7660/ 7662 芯片的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它的多种应用电路。
2022-05-25 14:34:13 34KB ICL7660_7662 DC_DC 变换器
1
3 其他均流法   有源法如外加控制器法、平均法和主从法,这些方法均需要均流母线,均流母线的存在对系统稳定性有影响且加大了控制回路的设计。解决的途径有2 种,一种是采用无均流线控制,另一种则是改善均流信号获取方法。   运用无均流线控制方法的并联电源系统中,各模块输出端并接在一起给负载供电,除了输入输出的连接线之外,模块之间没有连接线,且各个模块控制电路不需要连接线(即均流母线)。与有均流线的电路相比,这种控制方法简单。鉴于此,符赞宣等[24]提出了1种无均流线控制方法,它将参与并联的模块直接并联,通过输出端上叠加的高频交流信号来传递输出电流的信息,实现均流控制。实验证明这种均流控制方法有
1
2.1.4 外加控制器法   每一个模块电源控制部分都是由1 个均流控制器完成,通过检测每个单元的输出电流产生反馈信号来调节每个模块的电流,从而达到各单元平均分配输出电流的目的。这种控制方法均流效果好,但每个单元拥有1 个均流控制器,将使整个并联电源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更加复杂。文献[8]中分析了“最小主从模式脉宽调制”和“平均模式滞环”2 种均流控制器,采用这2 种均流控制器的系统中,均流接口电路均流效果均良好。   2.2 均流母线形成方法   2.2.1 平均电流法   平均电流法是指均流环参考电压为各模块电流的平均值,其值反映在均流母线b 的电压上,如图3 所示。R 为均流电阻,
1
摘要:开关电源多模块并联系统发挥了分布式电源供电大容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同时提高了整个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实现平均分配各模块负载电流的并联均流技术是开关电源模块并联的关键技术之一。常用DC/DC并联均流技术有无源法与有源法,有源法依据输出电压调节方式和均流母线产生方式不同而有多种组合控制方法。对目前电源并联均流技术原理、主要均流方法进行分析,综述无主模块均流控制和无均流线控制等新型均流策略,指出并联均流技术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电子设备需要安全、可靠、大容量的电源供电,单电源难以实现这方面的需求。分布式电源系统具有大容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
1
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储能技术的发展,车载电源的优化也越来越受关注。此设计通过采用DC/DC变换器和DC/AC逆变器两级结构, 移相控制方式逆变器,以及对 DSP2812芯片采用软件编程,使产生SPWM移相控制信号作为电路驱动,结合适当的保护电路,将较市场常见车载逆变电路效率提升25%左右。通过MULTISIM,MATLAB仿真和实物测试,实现了提供车载220 V电压的功能。
1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的行业标准,2008年发布的,待审
2022-05-14 20:54:44 251KB 电动汽车 DC-DC 行业标准
1
桥式拓扑广泛用于直流供电电压高于晶体管的安全耐压值的离线式变换器中,针对双闭环反馈控制半桥DC-DC变换器电路,为了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电流输出,采用电压闭环回路和电流闭环回路的反馈放大最终实现对半桥开关PWM波信号的控制,进而影响半桥变换器的轮流导通MOS开关管的导通占空比的方法,通过闭环网络仿真实验和硬件电路功率实验,验证了双闭环反馈控制可以满足半桥电路3.6 kW功率输出的要求。
1
这是一个开环的三端口DC-DC变换器,模型比较简单,工作电压为48V
1
摘要:介绍了多电池组储能系统中常用几种电池充放电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并对与电池连接的双向DC-DC 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台由3 路双向DC-DC 变换器和1 路双向PWM 变流器构成的电池充放电系统,功率为120 kW,能满足3 路电池的独立充放电要求。在锂电池储能系统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双向DC-DC 变换器,具有电池充电、电池放电、孤岛运行和电池互充放电等多种功能,而且充电电流纹波电流小于0.5%,波形平滑,可适用于多组,宽范围电压的电池组的充放电要求。   0 引言   在当今全球绿色能源、节能减排战略中,不仅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发电和核能发电技
1